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开放、协作、共生 程武首次完整阐述腾讯新文创历程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9-11-04 22:26:46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站长网
导读:新文创是以IP构建为核心的文化生产方式,在各大企业纷纷投入与经营之下,通过新文创生态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已经是当下IP构建的主流及必然趋势。但至今却未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支撑新文创的发展,如何快速、持续、稳定的践行新文创战略?

笼统来看,有强形象表达型,非常典型的就是hello kitty,还有最近很火的熊本熊,它们的故事和世界观很弱,甚至没有,但很符号化,容易识别和记忆;第二类是强人设表达型,有特征明显、极具魅力的人设,世界观和故事服务于角色的塑造,这在商业化和创作难度上平衡较好,漫威就偏这类;第三类是强故事类IP,许多网络小说都是这样,洋洋洒洒,剧情扣人心弦,但它这个非常依赖于故事持续的演绎,或者同期做其他开发;最后还有就是强世界观的IP,比如“权利的游戏”、“魔兽”等,世界观很严密,创作难度很大,束缚也很大,受众往往也更垂直。

价值观、个性、故事、世界观各维度都很强的自然完美,但其实往往很少有完美的IP,更多时候还是有侧重。因此,要培育和开发各类IP,就需要文学、动漫、影视、游戏等创作形态的针对性搭配,用符合IP特质的路径来推动用户情感的增值和扩容,也就是前面说的多领域共生。

泛娱乐生态下,腾讯的业务布局思路

 

也正是基于对IP这样的理解,我们逐步构建起了包含游戏、网络动漫、网络文学、影视、电竞在内的泛娱乐业务矩阵,而且发展势头也都不错,许多业务已经取得了国内,甚至国际领先的位置,构成了腾讯在数字文化领域布局的基础能力。

事实上,也只有战略性的布局才有今天的成绩。如果单看某个业务,可能2012年根本不敢在前途渺茫的动漫上做投入,可能也未必敢于开始搭建网络文学业务,也就不会抓住合并盛大文学组建阅文集团的机会,甚至也包括不敢轻易进入门槛很高、风险很大的影视领域。我想,这也正是一个公司,需要有长期战略的原因,它可以让我们有不一样的价值判定。

image.png

具体来讲,为什么当我们在2011年提出泛娱乐时,最早是从动漫开始?为什么不是文学、影视?

首先,当时影视是敢都不敢想的。八九年前,影视和互联网的结合还比较弱。我们也清楚知道,在内部是很难快速培养出像陆川导演、黄磊老师这样优秀的编剧和导演,影视离我们还很遥远。

而文学和动漫,作为IP的源头,可以低成本、快速地验证故事和IP,从美国和日本的经验来看,目前那些在全球有着巨大影响力的IP,主要的来源,也是小说和漫画。

但在2011年的时候,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盛大文学正如日中天,当时已经准备去纽交所上市。当时腾讯虽然有一个QQ阅读板块,但考虑到到当时市场的这个情况,我们还是选择了动漫,作为核心的切入口。所以大家会看到,我们这些不同业务的布局规划,既有一定的主动思考,也有一定的特殊情况。

回到八九年前,当时的中国动漫产业,大而不强,头部的就是喜羊羊、熊出没这样的作品,与互联网也没有紧密结合。当时的网络漫画,也没有什么版权意识,用户基本上看的都是盗版。也没有什么国漫的创作氛围,当时的年轻人看的都是像《火影忍者》、《海贼王》这样的日本动漫作品。

我记得在做2012年的商业计划时,我与Mark一起向Pony和Martin汇报,决定在游戏之外还要做动漫,也给了老板一个不小的惊吓。他问了我们两个问题,一个是有没有空间,中国动漫产业有未来吗?二是,即便有未来,我们的团队有这个能力和基因吗?我们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也举了很多日本和美国例子,我们也相信,随着版权意识的增强,尤其是将来便捷支付的快速发展,这样的情况一定会改善,年轻用户也会越来越多,所以一定要去做。

最终我们也成功说服了老板,而这一点,其实也是腾讯非常难得的一点,它始终是一家持续迭代的公司,是可以让一线团队不断尝试的公司。

事实上,现在回头再看,动漫在构建IP上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与文学相比,动漫有更直观的角色和美术等视觉元素;与电影电视剧相比,它的创制门槛又比较低,相比于真人演员有更稳定的形象与版权,也不会受天气、场景、演员和导演档期的限制。

后面再进入网络文学,是因为在硬性创作条件上,文学终归是门槛最低的,而且网络让有才华的人直接面向用户和市场,打破了传统出版的机制,激发了巨大的创造力,而且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网络文学必然会成为一个创作的最大洼地,成为最活跃的IP源头。

目前,仅在阅文平台上就有780万的网络作家,如此大规模的人群同时进行文学写作,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虽然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还存在内容注水、品质良莠不齐等问题,但它却在事实上,已经成为今天中国影视产业最重要的IP改编源头。

再说为什么成立腾讯影业。简单来说,影视是绝大多数IP构建中,绕不开的一环。从全球来看,影视依然是最重要的IP价值放大器,也是一种最大众化的讲故事的方式,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迪士尼、漫威不用讲了,苹果、亚马逊等国际互联网公司其实也在进入这个领域。但影视,确实又是一个协同广、难度大、投入多、风险高的业务,这一点,我想在座很多同学也都深有感触。

所以,在2015年我们成立腾讯影业时,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我也经常在劝诫团队,我们从零起步,肯定有很多坑要踩,很多课要补,我们没那么着急一定要赚多少钱,我们也不想多做一家传统的影视公司,但一定要敢于去学习,去探索,要有耐心和恒心,要有可以沉淀的方法和机制,包括我们也在做数据方面的研究,因为我们关注的不只是一部作品的得与失,而是能不能构建起一个体系化的影视生产能力。

以上简单以几个业务为例,谈了谈我们在布局业务时的考量与决策依据。概括来说,我们要构建IP,想要实现多领域共生,我们就要搭建起一个完善的业务底盘,先把产业的活力激发出来,把IP金字塔底部的“多元演绎”和“商业变现”这两个“地基”搭建起来,不然一切想法都只是空中楼阁。

新的发展引擎在哪里?

很高兴看到,在过去几年里,不仅腾讯在率先布局泛娱乐,随着泛娱乐和IP概念的普及,整个中国数字文化产业,都迎来了跨越式的发展。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