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海康威视2020年半年度业绩说明电话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2020-07-26 17:29:37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海康威视|0
导读:一、公司经营情况说明 2020年上半年,公司国内外业务都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中美之间的冲突也给公司的经营带来多方面压力。报告期内,公司审慎、灵活的开展各方面工作,积极应对挑战,实现营业收入242.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A:关于业务的利润率,其实过去几年也持续在跟大家交流,公司一般希望保持40%以上的毛利润,低于40%我们不太能接受,但是高于40%,无论是41%、45%还是48%我们都觉得合理。因为海康本身的产品种类非常丰富,业务由不同的产品组合而成。毛利率高的产品多销一点,公司整体的毛利率就往上走,如果低毛利的产品多销一点,毛利率就往下走。但是毛利率高不代表最后的净利润率高。高毛利的业务高费用,低毛利的业务低费用,这是比较普遍的市场规律。高毛利的产品销售之后,后台服务、技术支持、项目系统运维这些服务的支出会相对多一些。比如说我们渠道销售的产品,眼前来看可能毛利率相对低一些,但是产品标准化程度比较高,所以它最后的净利润率还是很不错的。所以不同类型的业务,最终对公司的影响,并没有那么的差异化。

  关于数字化转型对三五年的影响,说实在的不是太好判断,就公司定位的业务来说,毛利率还是不错的,毕竟市场也碎片化、领域越细分,相对来说投入都是要大一些。那么投入越大,也就意味着这个业务得有一些比较好的毛利,否则无法支撑起这样的投入的。

  Q:公司的具体产品拆分里面,往年前端后端的增速基本上都是比较匹配的。然而今年后端产品是有25%左右的下滑,前端产品有6%以上的增长。是否可以理解为,前端产品的增长主要来自红外的贡献?包括毛利率这边,我看后端也是有非常小幅度的下滑,但是前端其实是有八九个点的增长,是不是同样受红外产品推动?

  A:红外产品的确会分在前端产品类目当中,前后端分拆对比看,可以 作为判断的参考。

  Q:请问一下研发费用,刚才讲到费用因为股权激励的因素影响在上半年确认的比较多,您估计这个因素影响有多大?是不是下半年往后这一块的影响会比较小,带来费用后续的增长放缓的趋势?

  A:上半年的股权激励费用是特殊时段的影响,后面就是正常分摊的问题,还是按照规则去做分摊。

  Q:后端下滑幅度超越了公司整体的下滑,也超越了公司实际业务下滑的幅度,请问这里有没有行业性的趋势?

  A:我们按照BG的业务分法,是有用户场景、业务逻辑在里面的,所以会议开始先跟大家介绍了一下三个BG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况。但今天大家特别关注产品的分类,实际上分类特别难讲,因为这是海康上市之后就做的产品分类,当时并不体现解决方案和业务的行业属性,只是把产品分类放在这里。这个分法确实难以讲明白,为什么后端降了,前端又涨了。因为这里本身没有什么可比较的逻辑,就像卖产品的时候,和配单的用户需求有关系,用户需要多装前端,那前端就多卖一点。

  还有一个可能的影响是PBG确实上半年的增长不太理想,尽管二季度已经回正。大型的项目中,比如后台中控业务可能会因为系统化会多一些。现在来看,可能会有PBG的一点因素,但又不完全是这一个原因导致的。所以这个问题比较难解释。

  Q:可不可以简单的理解,EBG增速比较快,是不是EBG后端的占比会比PBG要低一些的?

  A:看不同的业务中用户的需求。比如园区数字化项目,可能需要建一个大的系统,需要配置大量后端;也可能只是增补,在已有系统的项目中,如果需要在前端增加不同角度、不同路段的一些探头,那就可能设备只加在前端上。所以每一个用户的不同需求,会产生不同的配单效果。

  Q:EBG增速较多,更多是因为开发新客户,还是因为老客户的采购额在往上走?

  A:两种情况都存在,就是老客户体量的放大和新客户的增加,这两种情况都是同时存在的。

  举个例子,比如过去我们在某个房产公司可能一年只做几十万的生意,但当我们系统化的来看整个联网系统的物业管理需求,形成定制化的物业管理解决方案。在这个解决方案下,这个公司给我们带来的收入可能就达到了千万的级别。所以同样的一个老客户,业务的定位以及需求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关于新客户拓展,海康过去的业务主要在安防,即安全防范这个领域。说的更简单一点,就是园区安保,就安保本身的投入来说,是比较边缘化、比较辅助性的功能。但我们现在的业务慢慢进入到企业的业务管理、进入到业务的主流程当中,这种投入跟园区的安保投入差异就比较大。所以客户的交易情况跟我们的业务变化、业务定位有很大的关系。

  Q:企业数字信息化渗透率现在还比较低,具体到了什么阶段,后续可持续性如何?尤其是EBG,如果不是因为疫情,是否会有一个加速的阶段?

  A:现在还处于早期阶段,因为还在头部用户做推广、应用的阶段,头部用户对整个行业来说有示范效应,能对整个行业有一个带动的效果。我们也希望通过做头部,能够做出典型的行业应用案例,然后打磨好我们的行业解决方案,这样希望后续的规模效应能在这个行业产生出来。

  Q:大家比较关心毛利率,觉得红外对前端拉动比较大。请问一下排除这个因素之外,比如过去底层开发的系统、做应用化的产品开发,对毛利率的拉动从这两年来看比较明显了,未来的趋势怎么样?排除掉一次性的因素,毛利率是否还会进一步往上?

  A:从大的方向性来说,对毛利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技术创新,海康过去这10来年的业务开拓,主要是靠技术创新来引领的。有一些现在业内通用或必备的产品功能、性能,比如我们的黑光、星光产品,过去我们可见光的产品,到了夜晚其实拍摄效果不太好,大家看老的产品,晚上就看不太清楚。我们星光产品出来后有了较大的改善,等到黑光产品出来时,晚上和白天对摄像机来说基本没什么差别。这样的产品是需要多年不断的创新、迭代、改善的,技术上有一个发展的曲线。我们比其他友商更早的让这样的产品进到行业中,这些产品的利润率会更好一些。

  这样的产品如果增多,就能带领整个公司的毛利率保持一个比较好的水平。实际上安防类产品和电子类产品售价都是往下走的,这个趋势是一致的。但海康这么多年还能保持相对比较稳定的毛利率,也主要得益于海康的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的比较多,所以我们能够一代又一代的推出新功能、新性能的产品。未来我们还会继续保持以技术创新引领来满足用户需求的经营方式。所以对毛利率的保持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谢谢!

  Q:创新业务上半年的增长非常的亮丽,里面包含很多的子公司,请问能不能按增量的从大到小大概分享一下,即哪些子公司可能对增量的贡献最大?新成立的消防公司,现在的规模如何?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