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海康威视2020年半年度业绩说明电话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2020-07-26 17:29:37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海康威视|0
导读:一、公司经营情况说明 2020年上半年,公司国内外业务都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中美之间的冲突也给公司的经营带来多方面压力。报告期内,公司审慎、灵活的开展各方面工作,积极应对挑战,实现营业收入242.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A:招投标数据之前也有投资者和分析师分享给我,确实在呈现当下的业务进度上是比较直观的。但是就未来商机来说还是比较难预测,因为商机是往未来看。目前来说PBG的业务时间维度都比较长,很多项目都是以年度为单位开展的,所以我们现在比较难做出预测。就国内现在整体的经济状况以及政府政策的牵引来说,我们还是对国内的发展抱有比较乐观的态度。

  Q:最近我在公司公众号上看到很多各个地级市的一把手过来海康调研,这是否意味着公司后面会对接更多大颗粒的项目,比如智慧城市级别的一些项目?

  A:这个是我们品宣的活动,过去也比较多,不只是现在。因为5月份海康三期新展厅开馆了,所以也欢迎包括政府在内的各个行业的用户和投资者来海康看一看。我们新展厅呈现的技术和产品内容跟过去有比较大的变化。关于对未来的预测我们暂时还不好判断,我们会根据后续企业业务的发展情况再及时跟大家交流。

  Q:想问一下制裁方面的影响。关于公司在原材料储备或者说替代产品的性能上面是怎么的状况?在库存的消耗和芯片的替代上面是否有遇到问题,毕竟海外疫情可能也会对制裁的进度有一定影响。

  A:关于制裁,目前来看海康应对的还算比较得当。制裁发生前有一个比较长的铺垫周期,从去年10月制裁实施到现在经历了大半年的时间,总体来说海康的产品供应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也要特别感谢我们的研发团队,他们付出了特别大的努力,在正常的业务之外,替代工作产生了很多额外的工作量,大家也可以从我们研发投入费用的提升上面看到一些端倪,会有一些成本上的影响。

  从结果上看公司各方面都比较平稳,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从储备和原材料这一端来说,公司目前不断地在买入和消耗,储备池目前还是很有必要的,不会主动去库存。因为后续是否能稳定下来还很难预测,所以先再过渡一段时间看看,谢谢。

  Q:目前公司的库存能持续支撑到年底或者明年上半年吗?

  A:不同品类的物料,我们有不同的策略安排,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同时也要看我们自己产品迭代的情况。相信公司有这样的一个调节计划的能力。目前这个储备池大家不需要把它当做一个静态的池子来看,虽然说总量基本保持不变,但是里面进进出出的物料其实每天都在变化,非常动态。我们每天都在根据产线、订单的情况还有研发的进度做动态的调整。制裁对于海康来说,从研发到供应链,实际上有一个非常大的动态调整,大家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Q:我是否可以理解为目前招投标有改善,预期下半年PBG这一块有持续改善。EBG的成长势头也可以延续,主要的影响还是在海外的不确定性跟SMBG这块的恢复情况?如果这两块的下降可以收窄的话,是不是我们就可以预测下半年的情况比上半年有所改善,只是没有办法预测到比较确定的成长幅度?

  A:是的,就现在的形势来说,一家企业的业务做的怎么样,可能公司自己的努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比如说今年上半年的疫情,海康能够有这样的表现,我们自己也觉得非常的不容易,全体员工都付出了非常多努力。但就对未来的预测来说,除了我们自己的努力之外,整体大环境的影响因素太多也太复杂了。国内相对来说有企稳复苏的迹象,但是就海外来说,因为海外国家和地区很多,每个国家和地区政府的策略也都完全不同。所以关于对公司的影响,我们很难做一些结论性的判断。不过您刚才分享的观点,我觉得还是比较接近的。

  Q:前阵子国家跟印度这边的冲突,会影响公司在印度这一块市场的发展?

  A:当前印度受疫情的影响,整个社会还处于比较大的停摆状态。所以尽管中间又发生了中印边境的冲突,但因为大背景是本身受疫情影响,社会活动很少,所以这两者叠加在一块,边境冲突对于海康没有带来特别多额外的影响。

  企业都是在国家比较友好的关系当中才能比较好的开展经营活动。如果印度疫情恢复正常后,国家之间的冲突对企业还是会有一些影响的。我们在印度本地的公司是中印合资的,由印度人负责经营,所以压力相对来说会缓解一些。我们后续也会观望事态的发展,希望有一个比较好的经营环境。

  Q:请问公司硬件软件工程师的大概比例是怎么样的?还有总部和下沉到分公司的工程师的占比,能否帮忙拆分一下。

  A:之前有个数据,我们研发人员里面大概有百分之八十是软件工程师,包括做平台软件,嵌入式软件等等。研发下沉的人员数据,我现在很难给出这个具体数据,但大量的研发人员肯定是集中在总部,毕竟区域下沉是用来解决一些定制化的现场问题的,人员规模不会太大。

  Q:关于PBG这块,我们是直接卖AI前端摄像头更多还是卖传统摄像头,主要靠我们后端的一些软件和算法去帮助企业实现功能更多呢?

  A:这个很难以BG的角度来切分。因为就项目来说,主要还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来配置我们产品解决方案。比如园区考勤的项目,我们一般建议是把考勤的算法放在人脸识别的前端,放在前端的好处是网络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可以快速的允许授权人员通行,不会出现排队等候的情况。也有一些对时间诉求没有那么强烈的项目,从节约成本的角度会放在后端。整个还是以用户需求为基础,并不是海康想卖什么。

  Q:前端AI摄像头芯片现在相对普通的摄像头还是比较贵,所以如果EBG可以通过普通摄像头+结构化分析就能实现的话,那么EBG的数字化转型方案的进程是否会比PBG这边铺的面要稍微更广一些,您觉得是这样吗?

  A:以我目前对智能化芯片的了解,数字化转型方案的进程不会太受限于价格的问题。因为现在能够供应这一类芯片的公司已经越来越多,从不同的性能定位上来说,门类也非常丰富,所以完全可以挑一个性价比更合理的芯片去做方案。我们前端其实也不断在推出性价比比较好的智能化设备,所以应该不太存在前端芯片贵这个原因。

  Q:您觉得从一个中长期比如说3~5年这种长度的时间去看的话,咱们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对于我们公司的利润率和费用率,咱们中长期有一个什么样的展望?人员扩张已经阶段性结束了,费用大概能下降到什么程度。PBG和EBG其实方案比较成熟,公司在跟客户谈项目的利润率这块大概会在什么水平?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