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海康威视2020年半年度业绩说明电话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2020-07-26 17:29:37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海康威视|0
导读:一、公司经营情况说明 2020年上半年,公司国内外业务都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中美之间的冲突也给公司的经营带来多方面压力。报告期内,公司审慎、灵活的开展各方面工作,积极应对挑战,实现营业收入242.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在做这个工作的过程当中,海康威视还是有比较明显的优势。首先在感知的技术层面,我们从可见光到非可见光,我们的红外、毫米波雷达等等,我们的感知技术类别比较丰富,我们感知的手段比较完整。在产品这个层面,我们的产品大而全,有各个细分场景的各种类型的产品。在解决方案这个层面,从大的行业到细分的领域,我们可以就个性化方案进行定制。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依托统一软件架构平台,能够产生一些规模化的效应,所以现在呈现出来是海康这几年布局的结果,谢谢。

  Q:二季度国内的政府业务开始同比转正了,SMBG虽然还没转正,但是后面看可能也会增长回来。如果排除掉红外的影响,您方便就国内的三个BG下半年的发展进行一个展望吗?比如说三四季度我们能看到增速还是会持续的往上走,还是有不确定性?

  A:现在来看不确定性比较大。就目前来说,国内的环境相对海外会更好一些,各方面都回到比较正常的一个状态。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我们对下半年是有一个上行的预期,但是现在也还不能完全这么断言。另外一个方面是中美关系的影响,这个方面的不确定性还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也在观望,谢谢。

  Q:我们上半年海外的毛利率提升还是比较多的,我想可能是跟红外产品毛利率比较高有关,但是国内这边毛利率提升相对来讲没有海外这么明显,请问这个原因主要是什么导致的呢?

  A:第一是由于国内业务本身的基数比较大,单纯就红外产品的影响来说,影响还是有限的。第二是因为一二季度产品的收入结构也因为疫情的影响,销售的产品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我们上半年会议平板的销售收入是大幅增长的,这一类产品相对来说毛利率要低一些。整个海康的毛利率是一个大杂烩,是通过不同产品收入结构的组合,不断呈现出不一样的毛利率水平。

  Q:我们卖到海外的红外产品是否相对更高端一点,国内卖的是相对于价值上低一点的产品,例如手持类的产品?毛利率是否和这个有关?

  A: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在海外渠道当中分销类型的产品卖的更多一些,在国内项目类的产品相对卖得比较多,不能说海外卖的产品一定更高端,谢谢。

  Q:EBG上半年有20%的增长,请问红外产品在PBG和EBG是哪边采购会更多一些呢?是政府采购更多一些,还是企业采购红外更多一些?

  A:我可能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因为红外在疫情期间,对企业的复产复工帮助是很大的,例如企业的正常入园管理。但在一些政府部门开展工作的时候,也要对人群进行管理,包括像机场、车站这种大人流大客流的地方也都需要这样的产品,所以很难讲EBG多一点还是PBG多一点,我也没有这方面的数据。

  Q:EBG我们上半年做到了23%,因上半年疫情对国内运行影响最大,是不是可以认为下半年肯定要比20%还要高?

  A:这个不太好说,我相信你们会看到更全面的整个国内的宏观经济情况,就目前来看,疫情虽然缓解了,但实际上经济建设的压力仍然是很大的。希望下半年不仅是像安防这样的产业转好,更多的产业都有向好的趋势,那么整个经济才可以比较快速的恢复过来。目前来看短时间内可能还是要保持观望的状态。

  Q:我看到机器人业务增长也还不错,其实它跟工业企业也是相关性很高的,我想了解一下这个主要驱动力原因是什么?

  A:其实机器人帮助工业企业做工业自动化,这个也有点类似于我们帮助头部企业做数字化转型,内在的诉求都是比较接近的,就是降本增效,尤其在经济大环境不是太好的情况下,降本或者降费用从而提高能效这样的诉求反而也会更加突出。

  Q:我看咱们上半年的费用,尤其是二季度的费用增长接近20%,不知道公司是怎样考虑的?

  A:我们过去讲费用增长一般来说大头都是指人力成本,今年海康的人力成本基本上还是可控的,因为我们员工人数的增长不是太明显。这个费用的增长其中有一块跟股权激励的费用有关系,上半年有一笔股权激励的费用统计在里面。正常的股权激励费用是按会计的周期进行摊销的,由于我们上半年对2018年的限制性股票的兑现条件做了一些调整,在调整前和调整后,经历了19年和20年的会计年度,所以原本在19年冲回的费用在今年上半年重新做了确认,所以这个费用可能会跟正常的同比例摊销会有点不一样,相比会多一些。

  Q:能否讲一下咱们在AI赋能这一块业务里面有没有一些代表性的案例或者爆品的案例,他们的商业模式究竟是怎么样的?

  A:海康反复在提AI开放平台,实际上跟我刚才介绍的我们EBG业务的增长也是息息相关的,因为越是进入到细分的行业和业务领域,AI怎么应用,就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我们过去讲的人脸识别、车辆识别,都是一些通用化的算法,因为这些是AI的应用大场景,除了人脸和车辆车牌识别这两个应用大场景之外,其他场景没有这么大的体量,可能就谈不上所谓的爆品应用。剩下的都是一些小场景碎片化的应用,比如工程现场的安全帽识别,小区垃圾桶有没有溢出的识别,如果单单就某一个物业公司园区来说,它其实是小场景;但这个需求如果放在全国的物业场景当中,它是一个大场景,背后有规模化应用的空间。

  小场景的AI算法需要AI开放平台,我们的AI开放平台入门的速度是特别快的,它支持小样本的算法训练,用少量的数据就可以生成比较高性能的场景化算法,它背后实际上是有一个累加训练的技术在里面。比如说现在我看到的是A公司的训练需求,但实际上过往可能B公司、C公司就相同领域都训练过类似的算法,那么这个算法的提升是可以累加进步的。第二个是我们的 AI开放平台技术门槛也比较低,操作也非常简单。第三个是我们提供云端调用API和设备端的一个部署能力,训练好的算法跟我们的硬件可以比较快速的衔接起来。所以基于这样一个目标的设定,用户用我们的AI开放平台,可以比较简单的就能够训练想要的算法,最后能够用得起来,所以对我们做AI产品的推广、AI算法的推广上面有比较大的帮助。

  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爆品,而是追求更加宽泛的AI能力的应用。

  Q:咱们AI这一块的商业模式是否会从以前的项目类型转向更多的偏重服务收费或者年化收费的模式?

  A:就AI开放平台来说是免费的,我们的业务收入还是在我们的产品和技术服务这一块。你说到的年化或者按时间来收费,是跟我们的萤石云平台对接的一块业务,比如远程巡检,我们提供设备,用我们的萤石云服务,这个可以按路数或者是按时间来收费。

  Q:按路数或者按时间收费这一块收入的比例是否在这种新的项目里面有明显的提升的趋势?

  A:我现在没有可披露的数据,但据我所知是有提升的,只是这个规模跟海康的体量相比较而言比较小。

  Q:我们看到在5月底两会开完以后,整个6月的招投标情况非常不错,不知道海康有没有相应看到商机数量的增长,尤其PBG这一块。公司对下半年或者明后年政府端业务的增长怎么看?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