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挡不住国产半导体崛起!一季度五大板块真实表现出炉
利润数据:2020Q1 设备板块企业的总利润收入为 1.96 亿元,同比下降 25.47%,主要受到至纯科技净利润的影响,行业龙头北方华创净利润实现 27.59%的增长,长川科技也实现825.32%的高增长。半导体设备是边际变化最显著的细分行业,鉴于设备制造的高门槛壁垒和投资规模需求,需求的结构性变化仍然是短中长期的投资主线。中国制造的产业趋势转移未变,国内晶圆厂建设带来的边际订单增长带来的设备企业景气状态不会发生重大变化,设备行业利润有望实现增长。 营收数据:与之对应的是设备企业总体营收规模继续快速增长,2020Q1 设备企业总营收规模为22.70亿元,同比增长16.67%,季节性因素和疫情影响是增速回落的原因。随着疫情得到控制,需求回暖和国产替代加速,设备行业将受益于增量+结构性机会双轮驱动,进入快速/加速上行通道。 盈利能力:设备企业毛利率水平通常处于细分行业的顶端区间,净利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表现为Q1和Q4平淡、Q2-Q3变强。2020年Q1平均销售毛利率为48.10%,净利率为9.21%,毛利率整体波动不高,净利率主要是至纯科技和精测电子下降较多。 存货周转天数:设备行业属于高技术密度企业,从收到订单到研发过程周期较长,存货周期天数相对其他子行业更高,供应较高技术制程的设备制造企业出货周期尤为漫长,近年来如北方华创的平均设备周转天数超过 400 天,而存货边际上的增长在国内需求拉动下是正向反馈的积极信号。 ▲设备板块营业收入数据(亿元) ▲设备板块净利润数据(亿元) ▲主要设备企业的 DOI(天) ▲主要设备企业的平均存货周转天数(DOI,单位:天) ▲主要设备企业的平均毛利率(%)、净利率(%) 04、材料板块 报告统计了 10 家国内材料板块企业:南大光电,上海新阳,江化微,雅克科技,江丰电子,华特气特,安集科技,沪硅产业,晶瑞股份,鼎龙股份。 ▲7 家国内半导体材料板块上市企业信息汇总(亿元) 营收数据:2020 年 Q1 主要的半导体材料公司总营收规模为 22.03 亿元,同比增速为13.17%,在增速上有所提升。一季度受疫情影响,随着国产替代和下游晶圆厂扩张带来的需求驱动,上游硅片价格进入复苏阶段,营收有望进一步提升。 利润数据:主要半导体材料公司的 2020Q1 净利润为 2.03 亿元,同比上升 56.90%,增速显著,2019Q2 上海新阳因为将上海新昇的股权置换,使净利润大幅上涨,如果去除这部分(2.62 亿)影响,且 2020Q1 中净利润包含了沪硅产业,如果去掉沪硅产业,那 2020Q1 净利润创历史新高。半导体材料壁垒高,国内企业市场占比低,处于成长突破阶段,产品一旦满足下游需求,即可持续导入大规模放量,届时盈利会加速增长。 盈利能力:材料企业盈利能力稳定,毛利率从 2016 年 Q1 后在 32%-37%之间波动,2020Q1 期间毛利率为 33.26%,净利率约为 11.24%。 存货周转天数:材料企业的存货周转天数在 2019Q2 开始持续下降,2020Q1 降低到116 天。随着行业周期的逐步回暖,下游晶圆厂建设+国产替代进程加速,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快速发展及 Sic 功率器件的广泛应用等,催生上游材料的需求较为刚性,材料公司会充分受益于本轮向上周期。 ▲主要材料板块企业营业收入数据(亿元) ▲主要材料板块企业净利润数据(亿元) ▲主要材料企业的平均存货周转天数(DOI,单位:天) ▲主要材料企业的最近季度存货周转天数(DOI,单位:天) ▲主要材料企业的平均毛利率(%)、净利率(%) 05、IDM 板块 报告统计了 7 家国内 IDM 板块企业:斯达半导,华润微,扬杰科技,闻泰科技,捷捷微电,华微电子,台基股份。 ▲7 家国内半导体 IDM 上市企业信息汇总(亿元) 营收数据:2020 年 Q1 主要的 IDM 公司总营收规模为 139.28亿元,同比增速为 93.41%。其中闻泰科技同比增长 132.06%。随着“供给侧改革”、“节能环保”、“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国家政策的强化、深入和落地,未来国内功率半导体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