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Keep发布单车直播课,会成为中国版Peloton么?
一个新的产品模式在成长早期确实需要大量的费用和时间成本去教育用户和市场。苹果有可能切入健身设备+内容的市场吗?从Apple Watch来看,苹果在可穿戴设备及健康相关领域是有野心的,苹果也有更多的供应链、品牌效应的优势。但目前看来可能性不大。
4.中国家庭健身市场的现状 中美之间的健身文化有很大的差异 ,发展历史也差了好几个身位。对于中国有没有机会诞生一家Peloton级别的公司,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市场层面的问题:
首先就是国内的健身的人口和渗透率,不同的数据报告和统计略有出入,大约是在2-3%左右的范围。
根据《2018IHRSA亚太健身俱乐部报告》显示大陆前十大城市会员渗透率仅在1%左右,低于邻国韩国7.3%和日本3.3%。《2018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中国大陆地区的健身人口数量是4327万,总人口占比仅有3.1%。而美国的健身人口数量是6648万,占比高达20.3%。
渗透率低归低,对受限物理空间的线下健身房来说影响更大。从健身总人口的角度和发展潜力去考虑,中国也依然存在一个巨大的家庭健身市场,尤其是这个领域目前还处于头部企业缺位的现状。
其次是用户健身习惯和偏好,这块就真的差了不是一点半点了。
以cycling举例,知名的动感单车品牌soulcycle引领和教育了美国健身用户的运动偏好,奠定了新一代group training class的课程基调,培养了一批优质的单车教练和忠实的cycling的用户。从2006年成立至今,已经有14年的时间,还催生了一批追随者如flywheel等。
国内,以精品团课为代表的超级猩猩、SPACE等发展时间均在5年左右。大部分用户还是处于刚接触团课训练的阶段,用户偏好和习惯仍在培养和教育中。
最后是关于物理条件的质疑,人均居住面积和休闲时间不够。
但从我在ins上搜到的Peloton的网图还有Keep单车实际体验来说,这个质疑不太成立。实际体验了下,单车占地大约就0.5平米左右。以深圳举例,大部分身边的白领朋友住所的物理空间完全具备条件,中产以上的话就更不用说了。
再说休闲时间,深圳的确算是全国加班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但家庭健身因为节省了交通等时间,反而更适合加班频繁的白领和居住在非CBD地区的家庭。
中国家庭健身赛道的选手背景 整个健身行业链路可以粗略分为上游的资源供给(健身器械、教练培训、课程研发,中游的健身服务(线下健身中心、O2O平台、健身类APP),还有下游的后端服务(运动周边、社交平台、数据管理等)。
信息来源:美团点评《2018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 上中下游都有很大的机会做成家庭健身服务,且各有优势。
以国内A股上市的三家健身器械品牌来看,金陵体育、英派斯、舒华体育的年营业额都在亿元以上级别。健身器材商本身庞大的出货量和成熟的供应链可以帮助品牌更快的找到目标用户。
健身房如超级猩猩、乐刻、SPACE、威尔士、一兆韦德、PURE等品牌依托自身大量的优质教练、课程把控能力、高粘性的会员,也有很大的潜力做成家庭健身版块。
运动服饰品牌则通过更为强大的资金实力,自己成立或者收购相应的家庭健身创业公司,直接并入到自身的数字化业务版图,和运动服饰的业务互相促进。
而健身APP庞大的下载用户,本身就非常成熟的线上录播课程产品力以及作为移动端应用,可以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等优势,会更自然的迁移到家庭健身场景中。
本次报告就将结合最近一系列新闻,重点以国内的健身APP头部品牌Keep为案例,研究中国家庭健身业务的发展趋势和突破口。
5.Keep 发力家庭健身市场 Keep的品牌历程 Keep正式上线是在2015年。与Peloton不同,Keep从内容起家,起初是创始人王宁发现网上杂乱的健身知识无从选择,不会科学地安排健身计划,也没有同伴的相互鼓励,萌生了做一款移动健身App的想法。所以最早期的Keep是以免费的健身教学内容在互联网打天下。
依靠成套的运动课程,Keep 的用户增长,从0到1000万,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截止至目前,Keep的用户数已超过2亿,成为国内最大的运动平台。
除了沿袭此前优势,提供线上运动课程和活动为主的App,如今Keep还有覆盖 “吃穿用练”全链路的运动消费品,以及线下操课健身房,并在今年5月完成了E轮融资,估值突破十亿美元。
线上优质内容延伸至线下,确实在这几年间帮助 Keep 网罗了更多领域的用户。2亿用户数,已经甩开运动领域其他APP多个身位。
然而,在经历过诸多业务线的横线探索之后,Keep也意识到,多线竞争势必决定了在不同领域与成熟玩家甚至巨头进行抗衡。比起持续横向拓展的策略,目前更好的业务发力点不是在用户流量上,而是在服务质量上。
所以从今年年初开始,Keep将自身业务进行了收敛,业务重点着重聚焦家庭场景,围绕那些对于“在家运动”有显著需求的人,想深度挖掘最核心用户的深层价值,从而能帮助他们解决家庭健身的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
几乎没有人会质疑家庭健身的未来发展。但核心问题在于,聚焦家庭场景之后,怎样为在家训练的人群提供“更好的服务”?
单车+直播,解决家庭场景用户更深层需求 从录播课到直播课
8月初,Keep正式推出了单车直播订阅课。在推出前,有近千人完成了单车直播课程公测。此外,Keep发布了招募令,吸引资深的单车及团课教练,加入Keep来做线上直播课。
Keep之前的内容几乎全部是录播课程,比如徒手训练的燃脂、塑形,瑜伽、健身舞蹈类课程,分不同的训练等级和训练目标。
直播在每个行业都有,比如游戏行业、购物等等,在运动领域,虽然载体依然都在线上,但直播课和录播课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
从录播课到直播课,线上健身课程内容经过了3种形式的迭代。
录播课程可以理解为1.0版本,即单纯的健身内容,用户看就完了,也可以做非即时性的评论、弹幕等互动操作。
通过社交媒体或线上会议工具等app渠道完成教练和用户之间沟通的直播课程可以理解为2.0的课程,即教练和用户可实时互动的健身内容。
3.0的课程就是像前文提到的Peloton一样,构建了教练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轻社交关系的社群。
轻社交关系,不是朋友关系。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