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度认知社曹升:新零售战略的底层逻辑
背景:目前疫情对零售业造成巨大影响,阶段性消费被抑制,线下流量断崖式下滑,导致现金流危机。90%的上下游企业不能正常开工,不得不降薪减员,今年就业压力会比较大。 一、新零售主要特征 1.传统零售与新零售 从商家视角来看,传统零售是一种大批量买进小批量卖出的商业业态。 我讲的新零售跟别人不一样,不站在商家视角,也不站在渠道视角,而是站在客户视角。 对客户来说,从重度决策降维到轻度决策就叫新零售。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2C跟2B之分。 2.重度决策与轻度决策 什么叫重度决策?什么叫轻度决策? 大概分成这5个维度:是不是刚需?是不是高频?贵不贵?决策流程是不是复杂?竞争是否激烈?等等。 只要能把重度决策降维到轻度决策,就是新零售。反之把轻度决策抬到重度决策,变得跟2B一样,决策流程特别复杂,那就不是新零售。 3.人场货逻辑变迁 人的逻辑变了: 传统零售是单纯消费者+低维一元流量。新零售是商业合作者+高维多元流量。 以前是掏钱就行了,现在即使不掏钱,你也是我的商业合作者,比如美团、拼多多的拼团。 场的逻辑变了: 传统零售是购物型门店,导购式销售。新零售是文案即终端,场景即门店。 以前不到店里面来,就没办法消费。 现在文案即终端,文案跟导购是一样的。不在购物场景下,照样可以卖东西。客户有可能看到一个文案就下单了。 货的逻辑变了: 传统零售是功能消费+品牌消费。新零售是功能消费+情感消费+内容消费+服务消费。 以前买东西要么认功能,要么认牌子。现在不一样,年轻人喜欢内容消费和服务消费,情感消费颗粒度比以前更细。 二、企业战略自救选择组合一 我不太喜欢提自救,这个概念不对。准确地说疫情只是企业面对的重大困难之一: 自救本质上是面对重大困难时的自我突破。 第一组:需求导向型和竞争导向型 需求导向和竞争导向是相对的。一般来说,你要是需求导向,就难以做竞争导向。 1.需求导向型—增量竞争 需求导向是增量竞争,始终在增量的方向上走。 企业面向客户的需求有三种: 第1种,满足需求。这一层同质化竞争特别严重。 第2种,创造需求。客户有需求,但是还没完全表达出来。我创造这个需求,竞争就稍微少一点。 第3种,引领需求。乔布斯说,我是不做任何市场调研的。为什么呢?因为苹果是引领需求的,一直是增量竞争。 2.竞争导向型-存量竞争 竞争导向是存量竞争。 我们两家面向的是同一群消费者,他们的购买决策点都差不多。只不过在某一点上我比你强,我就向消费者不断地宣传,在这方面替代你。你死我活,这是存量竞争。 第二组:成本领先型和解决方案型 3.成本领先型-运营竞争 成本领先就是运营竞争。同样干这件事情,我能比你干得好,成本比你低,你玩不转。 7-11作为产业路由器,一边连接小店,另一边连接小供货商,整体降低了运营成本。网络效益发挥得好,还是能赚钱的。 4.解决方案型-技术竞争 解决方案型往往是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有技术性抓手,可替代性小。这是一个大技术概念的竞争,包含技术专利、管理团队本身的商业智慧、运营的竞争、战略的竞争等。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案例。 案例1:阿利茄汁面(需求导向型-增量竞争) 河南省是面食大省,主要以区域、工艺为驱动,有烩面、卤面等,在河南做面馆是很难的。 销售有三大痛点: 第一,目标客户是谁?不要说我做的是面向全民的,国民级商品现在几乎找不到。 第二,客户为什么买你?为什么买是个决策点,客户怎么决策的? 第三,客户买的是什么?这是消费内容,客户究竟消费了什么? 阿利茄汁面创始人一开始卖的是米粉,结果同质化竞争严重,目标客户也不明确,没赚到什么钱。要破这个局应该怎么办? 需求有三种,引领消费、创造消费和满足消费。阿利茄汁面就想创造消费者,用需求导向法来思考: 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有消费需求,但是现在还没有被满足。 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希望他们付费能力强一点,可能是年轻人。 年轻人有什么需求?有没有对健康+时尚感兴趣的年轻人,我们给他生产一款面条。 到健康里面去找元素,怎么找呢?还是很容易的。 无论中餐西餐都认可番茄的营养价值。大家都有拿蕃茄酱来调味的习惯。番茄既有健康的元素,又有调味的元素。中国人认可这么一个东西,用户认知成本低。 因为是给河南省的年轻人生产一款健康时尚的面条,给它起个新品类,叫阿利茄汁面。这是一个偏南方的时尚型品牌标识名。 后来阿利茄汁面为了做大规模,到河南省地市级一线商圈去开店,渐渐打开局面,很多年轻人认可它。 中国传统零售业一般按照三个标准来决策: 第一,按地域,你是哪个地方的? 第二,你是经过什么工艺做成的? 第三,你的原材料是不是有独特性? 阿利茄汁面跳出来,按照用户需求进行决策。年轻人喜欢健康时尚的面条,我来给你生产。 所以有人会说,中国所有的行业都值得重新再做一遍。其实,底层逻辑是说,我们要跳出传统零售的三个决策标准。 一流企业做标准,做什么标准?不是做生产标准,而是要做一个颠覆性的用户决策标准,但凡能做到这点的,都会有大成功。 江小白也是颠覆用户决策标准,跳出传统白酒的三大决策维度,创立了新品类——小镇青年聚会用酒。道理是相通的。 回到阿利茄汁面这里来,它2018年开到二十几个店时,又出问题了。收入增长,利润下降。开得越多,利润降得越快。 很多中国企业都出现这个问题。 我认识一些老板非常有意思: 收入一个亿,毛利很好。毛利50%,净利润30%。哇,很牛。 收入两个亿,糟糕了,利润不涨,毛利从50%降到30%。 收入三个亿,毛利降到15%,越做越亏。这是什么原因? 这个局也要破,阿利茄汁面还是沿着需求方向走。 我是为谁服务的?我是为年轻人服务的,要满足年轻人的不同场景下的消费需求。 于是2019年它改变了策略,投资了有井有田。有井有田是2C社区电商,覆盖了河南省许多社区,它俩服务的是同一群人。 以前是按照专业化来进行分工的,两个领域做的事情不一样就是异业。现在只要服务同一个客户群就算是同业。 年轻人愿意出来吃健康时尚的面条,也愿意在家里吃新鲜的蔬菜、鸡和肉。阿利茄汁面和社区零售服务的是同一类客户群。 从异业变成同业,还是围绕着用户需求走。把以前用户没想到,或者想到但找不到一个成规模渠道实现的事情做成了。 案例2:哈啰单车(需求导向型+成本领先型) 自救是每当我面临重大困难的时候,怎么自我突破。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