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基建”情境的大数据中心:意义、困境和进路
多年来,大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规模不断叠加翻倍,从机房不断演变集成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多种新一代信息技术,由数据的存储演化为数据加工应用分析的“母机”,成长为整个经济社会数字化运行的基础底座,任何行业的数字化发展都离不开大数据中心的承载与支撑。在疫情突发事件的影响下,大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承载着经济复苏和社会稳定发展的新使命。未来,随着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建设推进,大数据中心的“母机”作用将愈发凸显,必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在为经济社会运行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中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 参 考 文 献 ] [1]李迅雷,徐驰.以“新基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5). [2]谢富胜,吴越,王生升. 平台经济全球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 2019(12). [3]廖茂林,张明源.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4). [4]陈冬梅,王俐珍,陈安霓. 数字化与战略管理理论——回顾、挑战与展望[J].管理世界, 2020(5). [5]曾宇.大数据与区域经济发展[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4). [6]《中国科技论坛》编辑部.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双轮驱动智慧城市建设[J].中国科技论坛, 2017(12). [7]江小涓,罗立彬.网络时代的服务全球化——新引擎、加速度和大国竞争力[J].中国社会科学, 2019(2). [8]汪雷, 程小飞. 安徽省社区信息化信息采集与共享机制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5(11). [9]马长山.智慧社会建设中的“众创”式制度变革——基于“网约车”合法化进程的法理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 2019(4). [10]陈国青,曾大军,卫强,等.大数据环境下的决策范式转变与使能创新[J].管理世界, 2020(2). [11]薛卫双.国家大数据中心战略构建研究[J]. 图书馆, 2019(5). [12]张楠,赵雪娇.理解基于区块链的政府跨部门数据共享:从协作共识到智能合约[J].中国行政管理, 2020(1). [13]解林超,石佳, 王仲锋.大数据时代对传统数据中心的影响及思考[J].中国新通信, 2014(2). [14]袁景凌,钟珞, 杨光.绿色数据中心不完备能耗大数据填补及分类算法研究[J].计算机学报, 2015(12). [15]何哲.国家数字治理的宏观架构[J].电子政务, 2019(1). [16]王欣亮,任弢,刘飞. 基于精准治理的大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 2019(12). [17]肖成俊, 许玉镇.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泄露及其多中心治理[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7(2). [18]刘业政, 孙见山,姜元春等. 大数据的价值发现:4C模型[J].管理世界, 2020(2). [19]杨萍.我国构建一体化国家大数据中心治理路径设置[J].河南社会科学, 2020(4). [20]于施洋,王建冬,郭巧敏.我国构建数据新型要素市场体系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河南社会科学, 2020(3). [21]贾一苇. 全国一体化国家大数据中心体系研究[J].电子政务, 2017(6). [22]王勇旗.公共数据法律内涵及其规范应用路径[J].数字图书馆论坛, 2019(8).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