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基于“新基建”情境的大数据中心:意义、困境和进路

发布时间:2020-10-28 10:30:14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
导读: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成为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带动疫后经济复苏、推动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引擎,受到各行各业的热烈关注。大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的七大领域之一,缘何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成为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带动疫后经济复苏、推动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引擎,受到各行各业的热烈关注。大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的七大领域之一,缘何成为“新基建”?冷静辨析大数据中心成为“新基建”的缘由,剖析大数据中心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基础条件,提出推动大数据中心发展的对策建议,对充分发挥大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运行的基础作用,推动大数据中心稳妥有序发展意义重大。

数据中心软件定义网络SDN(pixabay免费)

大数据中心成为“新基建”的内在根源

(一)大数据中心是承载“新基建”有序运行的基础保障

“新基建”作为立足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数据是贯穿其中的生命线,所有“新基建”都面临着数据“存在哪”“如何存”“怎么管”“怎么用”的问题,大数据中心正是解决数据存储、分析、应用等一揽子问题的最佳选择。随着大数据中心的不断演变发展,其内涵已由传统的机房延伸扩展,成为以数据为基本管理对象,融合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简称IDC)、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于一体,[1]成为集数据、算力、算法三大要素于一身的数字基础设施,在“新基建”中发挥着数字底座的关键作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2]首先,大数据中心是海量数据的“图书馆”,为“新基建”运行提供海量数据存储管理服务。其次,大数据中心是海量算力的“发动机”,为“新基建”运行提供数据计算处理服务。再次,大数据中心是海量服务的“发射器”,为“新基建”各类场景优化提供数据应用服务。一言以蔽之,大数据中心既是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粮仓”,自身又是 “新基建”,更是其他领域“新基建”的运行基石。

(二)大数据中心是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建设大数据中心,既是应对疫情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是发展数字产业带动经济复苏的重要举措,[3]更是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激活数据价值的必由之路。产业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大数据中心建设的“助推器”。受疫情影响,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提速,[4]云上办公、数字娱乐、生鲜电商、在线教育、无人配送、无人餐厅等新业态加速涌现,为大数据中心发展提供新需求新空间。[5]如,腾讯云为加大在线办公支持力度,仅2020年1月29日至2月6日就扩容超过10万台云主机,投入的计算资源超过100万核。大数据中心是拉动新兴数字产业高速发展的“加速器”。一方面,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加速发展,尤其是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网络、光模块、海量数据管理系统等软硬件产品以及IaaS、SaaS、PaaS等云计算服务需求量将大幅提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云数据中心资源总体供给规模近年来复合增长率在30%以上,全球500强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中32%来自中国,2022 年我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1979亿元。另一方面,大数据中心的建设也将带动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6]据毕马威估算,5G市场潜在价值高达4.3万亿美元。大数据中心是激发数据要素新活力的“赋能器”。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创造的过程,[7]必将带来数据大规模、大范围跨域跨境流通,这些都离不开大数据中心的承载与支持。随着数据要素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勃兴,无形中将对大数据中心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大数据中心是加速智慧社会高效治理的关键支撑

建设大数据中心,既是应对疫情和经济下行的有效手段,也是对以往社会治理能力建设不足的补课,更是开启了智慧社会的数字时代。从社会治理能力来看,我国虽然有500个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但这些城市大数据中心之间相互分离尚未连接,致使疫情期间不同城市间数据无法互通,很多跨域协同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数据支持。例如,全国大部分省份推出了本地“健康码”,为疫情期间居民出行和政府管理带来很大便利。但是各地健康码都基于各自大数据中心研发,使得健康码跨地区互认困难,为跨地区出行带来不便。同样,数据是构建智慧社会的关键资源,[8]数据在不同数据中心间的无障碍共享流通是打造智慧社会的基本前提。[9]从短期来看,准确把握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并行的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重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10]促进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实现社会治理更加优化、更加科学、更加智慧,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从长远来看,构建全国一体化国家大数据中心体系尤为必要。[11]通过加快数据治理创新,实现数据泛在融通共享、平台服务资源集聚开放、新技术应用场景持续创新,解决信息碎片化、应用条块化、服务割裂化等问题,[12]并通过场景应用的交互与反馈,形成良性循环,加速社会的智慧化运转。

大数据中心发展趋势展望

近年来,我国对大数据中心发展日益重视,政府部门纷纷作出重要部署,大数据中心发展的政策标准环境日趋优化。从国家部委来看,大数据中心的主管部门涉及工信部、发改委、国土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主要通过市场准入、布局指导、资金支持、产业政策等方式稳步推进数据中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国家相关部委出台大数据中心相关政策15项。总体来讲,大数据中心在政策驱动和技术发展的引导下,正朝着高端化、定制化、协同化发展。

(一)融合性技术创新驱动大数据中心高端化发展

目前大数据中心建设正改变在原有数据中心基础上迭加设备数量和规模的“数字地产”模式,更多地与高密度、模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新技术相融合,实现对传统数据中心的全面升级或全新替代。一是从建设模式看,模块化技术将大数据中心硬件和系统功能封装在独立模块中,按需部署、快速组装、即插即用,能够缩短50%的建设周期、节约30%的建设成本、减少50%占地面积,实现大数据中心动态可调整、弹性可扩展。二是从运维模式看,AI 解决方案正逐步介入大数据中心的设备管理、环境控制、现场运维、安全保障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改变大数据中心完全依赖人工运维的传统,实现大数据中心资源的最佳利用。三是从建设规模看,GPU、FPGA、ASIC等专用芯片算力增强,服务器功率密度、计算密度大幅提升,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向高密度、超大规模化方向演进。近年来,我国数据中心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许多地区的超大型数据中心,规划建设规模甚至达数十万平方米。四是从市场接受度来看,用户更愿意选择技术力量雄厚、机房良好、服务体系上佳的大型服务商。数据中心行业正在进行洗牌,规模较小、服务低劣的数据中心厂商将逐步被市场淘汰。大型服务商整合市场已成定局,下一代数据中心将朝着全球化、国际化方向规模化发展。五是从建设内容来看,虚拟化技术促使传统数据中心云端迁移。[13]传统数据中心之间,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数据库资源等都是相互独立的,彼此间毫无关联。虚拟化技术改变了不同数据中心间资源互不相关的状态,通过虚拟化资源设计,将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进行虚拟化,使不同数据中心之间的资源实现了连接,用户可以远程调用所需的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数据库资源等。随着虚拟化技术的深入应用,服务器虚拟化已由理念走向实践,慢慢向应用程序领域拓展延伸,未来将有更多的应用程序向云端迁移。六是从能耗上来看,不断上涨的能源成本和不断增长的计算需求,使得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14]“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将成为下一代数据中心的主题词,全生命周期低碳运营的理念,将贯穿数据中心规划设计、设备材料选型、建设实施、运维管理各个环节,从技术和管理上综合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同时,面向通信机房、数据机房、基站机房等传统数据中心的节能减排改造将变成重点,网络技术演进和高能耗设备退网改造步伐加快,以有效控制能耗过快增长。在高密度、模块化、智能化技术融合应用下,大数据中心低能耗、低PUE成效日益突出,按照《关于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的“2022年全国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的PUE(电能使用效率)值不得高于1.4”,我国大数据中心能耗水平将快速向欧美国家看齐。

(二)多样性场景应用牵引大数据中心定制化发展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