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赚科技高振刚:企业微信会成为未来商业的底层操作系统
易赚科技高振刚: 首先,每个企业要有研究组、话术组、互动组,来研究和执行我说的这整套东西。研究组是站在专业的角度,把真正的价值做出来。话术组是根据研究组挖掘的核心价值,研究怎么匹配贴心的话术。互动组就专门坐电脑前聊天,他们不用怎么思考这个事,只需要按照具体情况发出特定话术。 连贯起来就是:研究组得来的专业有价值的结论,通过话术组的整理变成整个公司统一的知识库,然后未来的销售互动组通过各种场景收获好友关系,售前建立信任,售中通过对话的专业性让用户付款,还有售后交付服务等。 私域运营指南:现在市场上确实有这种标准化和流程型的营销转化策略了。 易赚科技高振刚: 是的,不过现在很多商家机构在这个过程中对套路依赖更多一些,比如一个群里面很多自己安排的托,而我们在企业微信上的模式原则还是会更基于底层价值,尽量去通过专业化价值获客,尽量去减少群聊中的套路。 私域运营指南:但是不可能所有商家都成为知名品牌,这部分继续保持用个人微信做私域流量怎么样? 易赚科技高振刚: 作为商家,短期内你依靠维持一个超近关系来生存是可以的,比如你的专业服务还行,你的亲戚朋友会看面子购买你的服务。但是当这个行业开始标准化,专业化,哪怕各种关系很近的人,也会考虑说要不要去购买专业服务。因为这些专业机构将来会有最专业的的研究组、最专业的的话术组、最专业的的互动组等,而个人这边,去研究专业可能就没多少时间去研究怎么说了。 就比如说站在一九九几年去判断街边小卖铺,简直是不可替代,但是放在今天,你可能只有路过它时才会去买。所以如果想看的更清晰的话,需要站在未来的时间看现在。 私域运营指南:如果企微不能看到用户的朋友圈,如何做用户画像呢? 易赚科技高振刚: 这个还是属于站在早期看后期的情况,因为我们现在服务的客户他有很清晰的线下场景,所以对于给用户打标签还有很多其他方式,比如假设咱们现在待的这个店,它有一个智能摄像头,它把我们今天聊天的整个场景录了下来,放到它的标签库,这种标签库就是为将来的互动和转化存在的。 私域运营指南:在私域流量的未来长期发展中,个人微信和企业微信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格局? 易赚科技高振刚: 针对这个我觉得可以再次阐释有温度的服务是什么?这是张小龙的话,“有温度的服务”,但是他并没有把这句话说明白,很多人并不知道有温度的服务是什么。 有温度的服务是以信任为基础的,提供价值交互的一个关系。在过去个人微信里面是情感型的强关系占主导,而未来在公司层面是以价值、专业化为驱动。比如有一个企业微信和你聊天回应得很及时,和你说的每一句话都让你很舒服,并且很专业。 还有一种是跟你关系很好,专业也还不错能给你提供价值,但是你问他,他也不准时,回答说不好意思我今天忙了,明天回你之类,或者有一些概率的错误。 强关系和专业化的竞争,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价值层面的竞争。当能把自己的服务专业化到个人号达不到的程度,最后个人号的强关系就会失败。有些时候你之所以把你的钱存到银行而不是存到你的朋友那,是因为银行有一系列规则来保证你资产的安全,你购买的是专业服务,这个不是关系好的朋友就可以解决的。 但是在早期现在专业化的服务还没有到来,所以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个微还有强大的吸引力,还有很大空间。但是一旦最后专业化的服务成熟了,很多目前的个微模式都会被替代掉。 四、腾讯ToB基因:两强三弱 私域运营指南:怎么看腾讯的ToB机会? 易赚科技高振刚: 我们认为腾讯在B端的基因叫做“两强三弱”。 在服务企业方面,他的两强首先网络力是最强的。它的生态里天然就有以公众号、个人号组建的局部的各种网络,比如产业网络、职业网络、地域网络,媒体圈子、创业圈子等。或者比如说某一个公众号可能把某一个产业的人都给圈起来了。 另外,组建产业网络需要用户时间的保证。这方面钉钉和微博都已经不再是主阵地,而微信还是会每天打开去看,所以组网的潜力在微信生态里。 第二强是产品力。毕竟两个公司主体或者网络之间需要链接起来,而论IM的沟通潜力和承载这种业务体验的形式,腾讯生态都是最丰富的,所以链接的能力、链接的潜力,和将来服务的稳定性,这些从产品角度讲,腾讯还是属于最强的。 这两强决定了将来产业互联网的的整个基础会发生在微信生态,这也是我们坚定看好企业微信的原因。 而三弱也是腾讯过去被忽视的一个原因。 很多人原来会diss说腾讯对B端的服务态度不好,这其实只是一个表象。 腾讯的“三弱”我们是这样理解的,第一他没有占领B端先进经营理论的制高点。关于产业互联网,腾讯没能描绘出未来智能商业的样子。当我们用一套新理论去重新解释企业微信,比如先是私域流量最佳载体之争,再是CRM和OA之争,大家对它的整个态度就变化了,但这个阶段产品本身没啥新功能,还是这个产品。 这说明腾讯在B端需要有专家帮他去解构生态并摇旗呐喊。它目前并没有把B端媒体做好,甚至自己内部宣传部门都没有解释好自己的产品,或者说想象力完全没有打开,他要做什么也没说清楚。 B端不是个人,而是一个组织,有统一的认知和意识。所以想说服B端,情绪性的这种信任肯定不行,必须基于价值理智型。为什么阿里、马云不停地去说新零售,就是因为他们很早就清楚,必须得不停地影响你,相反,腾讯在这块不够“作为”,导致在B端话语权太弱,所以B端背后的关键决策人没有形成共识,不买账,媒体也天天吐槽。 B端老板对于决策是理性的,但对于机会又极其灵敏和冲动,所以要从价值和机会两个维度去不断的影响和撬动B端。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