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效应——可能是最好的SaaS商业模式之一
在诺信创联创始人阮伟看来,诺信创联之所以能抓住这个契机,主要是因为商业模式的差异化。相较于给药企做广告,收取广告费和服务费,诺信创联一直强调「对结果负责」。两者的区别可以理解为,一种是在央视打广告,一种是让薇娅「带货」,后者的收益与销售额是挂钩的。 「一开始很多客户(药企)觉得觉得我们路子特别野,带量采购之后它们压力都很大,就觉得我们的方式特别好」,阮伟说。 利润被打掉一大块之后,药企需要通过做更大的量,以获得更高的收入。于是,从 2018 年下半年开始,难啃的下沉市场,成了广大药企们的目光所向。也是在那个时间点,诺信创联开始加速在下沉市场的布局。与此同时,一个可以追溯到 1980 年的探索——分级诊疗制度开始发挥作用,有效地重塑基层市场,也给诺信创联带来了新机遇。 ▍持续进行的分级诊疗,激发了下沉市场的机会 分级诊疗的目标是90% 的病人留在县域内诊治、大病不出县。中国县级医院服务覆盖人口超过 9 亿,占全国居民总数 90 %以上,基层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基数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基层医疗诊疗需求,将带动药品的销售。IQVIA 发布的《2019年中国医院用药市场回顾》报告显示,在中国医院药品市场,三线城市及其他城市的 3 年(2017 年到 2019 年)复合增长率为 7%,高于一线城市 3% 的复合增长率。 因而,基层市场以及其所在的下沉市场,作为一个增量市场,对药企来说越来越重要。 不过,这块市场没那么好啃。 主要原因有三个: 基层医疗机构规模小且分散,这意味着药品的出口变得极为分散。即便在地推为王的时代,也没有几家企业真的能做到完全覆盖; 现在即便药企们都看到了机会,却无法轻易增加人力(伴随着上文提到的反腐与平药价等政策执行得越来越严格),不论是谁,都越来越难用大规模地推的方式来把药推广下去; 近几年新崛起的新药研发企业,受限于自身的规模与成本,面对下沉市场更束手无策。 换句话说,所有药企都得找一个相对效率高的方法,去触达基层市场的医生,并努力影响他们。诺信创联过去几年积累的医生网络(包含基层)开始发挥作用,成为帮助药企切入下沉市场的利器。 总体而言,受政策影响,医药流通行业的存量市场在过去 5 年里经历了价值链的重塑,传统药企营销方式经历阵痛;与此同时,伴随着分级诊疗等新政的落实,基层医疗市场的盘子逐渐增大,这块新的市场亟待被开发。诺信创联这类新型的、在药企与医生之间建桥的商业模式,开始收获更多市场认可与份额。 / 03/ 从诺信创联身上,我们从学到的 ▍做长期趋势上正确的事情,最后的价值会得到证明 吃药这件事,一定能变得便宜又专业,这是医药流通领域的长期大趋势。那么,朝着让药尽量便宜这个政策方向去做的,就是顺势而为。 围绕降药价,可以有很多方式,其中最核心的一点是价值匹配的效率。在双边市场里,尤其如此。 传统的医药代表通过「带金拜访」来影响医生开药的方式,显然是与趋势相悖的,它增加流通环节,还增加了金钱的投入,最终这些投入都会反映到药价上,由终端消费者即患者来承担。 相反,类似诺信创联这种通过线上直接联系医药企业与医生的通道,能够提高价值匹配的效率。即便正着做,也是步履维艰的,因为原有的利益链条太牢固。诺信创联之所以能坚持到被市场认可的阶段,主要是因为 5 年来医改政策的助推。这些政策其实是我们初次做投资判断时没法去预见的。 一方面,针对药企的医药分开、两票制、带量采购等政策,不断挤压药品流通领域中的毛利,同时有效地降低了药价并大幅削减了药企的收入与利润。因此,在存量市场里,药企需要更高效率、低成本的营销方式与渠道来做医生教育。深耕行业多年的诺信创联,自然成了选择之一。 另一方面,伴随着针对患者与医生的分级诊疗政策初显成效,下沉市场成了医药企业的新战场。面对这部分增量市场,受限于其本身庞大、分散的特性,任何一家药企都很难做完全的覆盖,这给了类似诺信创联这样能在医生与药企之间架桥的商业模式。 此外,在医药创新国产替代政策的驱使下,新药研发企业崛起,它们亟需教育市场赢得发展空间,这也是诺信创联开拓边界的新契机。 所以,我们不要低估政策的长期指导意义。 ▍SaaS软件也可以有网络效应,有网络效应的SaaS是好的商业模式 在移动互联网爆发的时代,to C 类企业的成功常常是得益于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是指,随着每一个用户人数的增加,一种产品或者服务本身的价值也会增加。简而言之是,越大越好,越好越大。评估网络效应是否形成的标准是,看其他人用相似或者不同的办法,从零开始,没办法达到同样的规模;或者说其他人即便能够复制,也可能因为成本效率不够,最后被 PK 掉。 SaaS 软件在中国形成网络效应,却不太常见,因为涉及到很多的本地部署、定制开发,它往往更像是软件服务的在线,而非网络化。与 to C 类企业相比,SaaS 企业的网络效应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但好处是,一旦形成,就有了护城河。 以诺信创联为例,它最开始三年做的苦活儿抓住药企与医生——通过给药企提供营销服务,织起了一个小范围的以中国基层医生为主的线上网络。目前,诺信创联覆盖了全国除西藏外各大省市超过 2 万家医疗机构 12 万名基层医生。 这个不断扩大的医生网络,在药企们寻求更高效、更合规的介质来连接医生时,就开始起作用。从 2019 年开始,营销之外,诺信创联开始承接一部分销售功能。这是诺信创联形成网络效应的自然结果。也是它近一年来在资本市场上开始变得值钱的重要理由。 这个网络的复用性很高。它不是针对特定病种的药,SKU 可以足够多,能够产生的交叉销售也足够多。它的合作对象很广泛,可以是国外药企,也可以是中国新药研发企业。目前,诺信创联已经与辉瑞、拜耳、武田、西安杨森、诺和诺德等 20 多家顶级药企建立合作。 未来,如果诺信能建成一个对于全中国 100 万区县级医生都颇有影响的网络,它的商业价值会非常大。基于这个网络,诺信能在下沉市场更好地「对结果负责」,很多商业模式也会必然发生。 理由是,有了足够多的医生,能给药企提供的营销或者销售结果就越好,药企就越愿意合作。从另一个角度,平台上的药企足够多,平台与药企协作,能给医生输出的专业价值就更多,医生就越能留下。 正是因为这个网络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也不是其他人能轻易复制的。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效应的实现,建立在对上游和下游强整合能力的基础上,也就是网络与上下游的关系都得是强连接。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