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指纹解锁到刷脸支付,生物识别改变的九大场景
其中一个在近年取得较多进展的研究方向是步态识别。对比已经被人们广泛知晓的人脸识别技术,步态识别通过捕捉人类行走模式进行身份识别,即使是在换装、换场景、面部遮挡等情境下,也可以准确识别对象,其在刑侦安防、医疗康复等领域具备很强的应用性。 结合人脸识别,步态识别在智慧园区、平安城市的视频监控场景中可以提供更好的识别体验。 根据公开报道,一家名为“银河水滴”的中国初创公司已经可以提供步态识别产品:2019 年,银河水滴正式发布全球首个步态识别互联系统“水滴慧眼”,该系统依托于步态识别技术、集步态建库、步态识别、步态检索、大范围追踪等功能于一体,实现海量摄像机下步态识别的实时智能互联,支持事前预警、事中报警和事后追踪,支持地图布控及地图轨迹追踪等。 2 从刷脸入住到指纹权限,生物识别改变的九大场景 除以上提到的使用指纹或人脸解锁手机外,生物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以下重点介绍应用程度较高的几个领域。 01 虹膜、指纹扫描或成汽车标配 生物识别技术正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汽车技术开发中,以保证驾驶安全及人身安全。 根据 CB Insights 的 Industry Analyst Consensus 研究,到 2024 年,全球汽车生物识别技术的市场预计将达到 3.03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 17%。 来源:TechSci Research 虹膜或指纹扫描仪等可能会成为锁定、解锁和启动车辆的“标配”。尽管许多潜在的车载生物识别技术仍在开发中,但现代汽车(Hyundai)已在两款面向中国市场的车型内集成了指纹扫描功能,用来解锁和启动汽车。 其他公司也在开发车载生物识别技术。如保时捷(Porsche)与计算机软件开发商 FogHorn 合作开发了一个多重元素认证系统的原型,可以实时进行人脸识别及使用手机进行其他身份验证,使驾驶员无需钥匙扣即可进入汽车。 此外,许多初创公司和汽车供应商也利用如人脸识别和眼睛跟踪等技术,来防止驾驶员分心和疲劳。如 Affectiva 已经开发了一款驾驶员监控软件,根据驾驶员的生理状况判断其是否专注于路面情况。 中国的虹膜识别企业,如中科虹霸等也在构建小型化成像系统,在车载设备等上集成虹膜识别功能。 02“刷脸”支付的普及 随着金融服务变得越来越数字化,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正采用更严格的身份识别协议来打击欺诈,提高交易安全性并增强客户体验。 毕马威(KPMG)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银行业欺诈日益猖獗:2018 年,约有 60% 的银行表示客户欺诈的总金额和数量较 2017 年上升,主要包括网络诈骗、身份盗窃和数据盗窃。 因此,对于信用卡、ATM 机和门户网站等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金融服务平台来说,生物识别技术已成为一大战略需求。另外,据万事达卡(MasterCard)的数据,超 9 成的消费者相对密码更喜欢生物识别技术。 来源:Mastercard via Medium 生物识别正在市场中发挥着效用。截至 2019 年 6 月,已有 20 个非接触式卡试点采用了 Fingerprints 的指纹传感器。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也在进行非接触式卡试点,一旦交易金额超过 30 英镑(约合 272 元人民币),就会对消费者启用指纹验证。 而在中国,支付宝等支付平台也开始支持“刷脸”支付。各大银行网点,也支持通过人脸识别办理部分业务。作为这一市场背后的技术和方案提供商之一,旷视科技为支付宝客户端提供人脸识别登录功能支持,同时为一些互联网金融公司及商业银行提供人脸识别服务。 03 辅助远程医疗 医疗保健系统的各个方面,也都在从生物识别中受益。 如生物识别能在紧急情况下更快速识别患者,还能有助于防范医疗业内常见的患者欺诈和处方错误等。纽约的 Northwell Health 就采用虹膜扫描来解决这一问题。 生物识别还可以用来保护患者隐私,只有获得许可才能访问患者的健康信息。经过授权的医生可通过快速虹膜或指纹扫描来验证其身份。 近几年兴起的人脸识别,也从医疗行业中找到了市场。中国北京的一些医院,已经开始尝试人脸识别来管理通行权限。医生、病人、医药代表、外来人员等的通行都会设置不同权限。 另外,将面部识别或指纹作为多因素综合身份验证的一部分,还可以通过准确的患者身份识别及允许主治医师对患者信息的数字访问来推进远程医疗。这也是未来值得关注的一个方向之一。 04 在餐饮业,生物识别正帮助提高安全性和效率 餐饮工厂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生物识别的加入,可以使这些工厂远程监控员工的访问级别和权限。限制了员工进入某些生产线,可以最大程度降低交叉污染风险。此外,生物识别系统还能防止未经授权的人进入生产车间。如可口可乐使用指纹系统,追踪每个进入罐装车间的卡车司机的活动。 就面向消费者而言,许多餐饮公司都在使用面部识别技术来创造更好的客户体验。如肯德基允许中国客户使用阿里巴巴提供的人脸识别支付系统来付款。 各大餐厅也开始使用生物识别来记住顾客的订餐偏好。如位于达拉斯的 BurgerFi 和 Malibu Poke 使用面部识别功能,通过提供客户喜欢的选项加快订购过程。 05 酒店刷脸入住和智能点单 作为一种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新方法,从即时入住到基于身份的个性化首选服务,酒店行业的人脸识别正日趋流行。 万豪国际集团已在中国的两家酒店对其人脸识别登记亭进行了测试,整个入住办理过程可以缩短至不到一分钟。 06 零售业用户偏好追踪及广告 零售业的大公司已在尝试使用生物识别系统进行支付,以及进行从而更精准地的进行定位目标人群促销促和减少盗窃。 亚马逊在零售生物识别支付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它正在测试一种扫描仪,使用计算机视觉加上深度数据来识别人的手,从而完成购物过程中的付款。这家零售巨头计划到 2020 年初在美国部分 Whole Foods 商店推出非接触式手动扫描付款系统,如果成功,将布设到美国所有 Whole Foods 商店。 来源:The Verge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