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成为不了中国的 YouTube
到后来,移动互联网崛起,由于没有了 Peering 的加持,YouTube 在北美的移动端总流量中一直占据 30% 以上 [ 7 ] ,这才是这个量级的网站该有的带宽成本。然后,Google 就搞出了移动虚拟运营商 Google Fi,试图复制这套把典型运营商管道化的策略,但由于移动网络涉及的基站建设比固网建设更复杂,至今它还没有取得足够的成绩。 无疑,没有像 Google Peering 这样为 YouTube 提供的免费带宽(或者说对运营商议价能力)," 成为中国的 YouTube" 无异于痴人说梦。 因为,对运营商议价能力,改变的不只是成本,还有视频网站的竞争模式。在将刚性的运营成本降到几乎免费之后,YouTube 成为了那个 " 免带宽的百度网盘 " 。 YouTube 的 PUGC 业务本质不是孵化那些有潜力的明星,而是豢养无限只打字的猴子——你只要想在网络上分享视频,无论是专业创作者,还是小镇青年随手拍的高糊视频,YouTube 都给你提供高清、高码率、高通达的视频托管服务。 这里面总会有一些猴子误打误撞的成为了莎士比亚,为 YouTube 和视频创作者带来高额的商业价值。而国内只有短视频能采用这个模式,长视频网站做这种豢养无限猴子的 UGC 模式连服务器带宽成本都打不平。 在用低成本高服务击垮竞争对手之后,YouTube 对内容创作者是纯粹的后付费。 Youtube 几乎不会出现国内视频网站那样,跳过按数据成的创作者分成计划直接为 Youtuber 支付高额签约费。(这种事情只出现在 YouTube Red Camera 等极少数频道。) 除了 Google Peering 节省带宽成本之外,YouTube 在存储和计算领域还可以充分利用 Google Cloud 的闲置资源,冲抵云计算业务的库存成本。另外,YouTube 那套精准的广告推荐也是复用了 Google Ads 的研发和数据收集成本。 这部分头条和腾讯可能是有的,但不一定能复用的这么好,B 站和爱奇艺肯定是没有的。 当然,非要做也不是不行,只是做得越像 YouTube,死的越快罢了。 参考资料: [ 1 ] 《优酷吃土豆能否 " 吃 " 出视频甜头》,https://m.nbd.com.cn/articles/2012-03-14/640767.html [ 2 ] 《中国网络视频市场 " 三雄争霸 "》,https://lmtw.com/mzw/content/detail/id/66547/keyword_id/-1 [ 3 ] Google wants 'dark fiber', https://www.cnet.com/news/google-wants-dark-fiber/ [ 4 ] Why Google Fiber Is High-Speed Internet ’ s Most Successful Failure, https://hbr.org/2018/09/why-google-fiber-is-high-speed-internets-most-successful-failure [ 5 ] YouTube sucks on French ISP Free, and French regulators want to know why, https://gigaom.com/2013/01/02/youtube-sucks-on-french-isp-free-french-regulators-want-to-know-why/ [ 6 ] 《报告称 YouTube 带宽成本几乎为零》,http://tech.sina.com.cn/i/2009-10-17/10583515309.shtml [ 7 ] 历年的 Sandvine Global Internet Phenomena Report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