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滴滴单量猛跌,共享单车涨价,瓜子资金承压,所有人等待反弹

发布时间:2020-02-28 07:05:12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36氪
导读:来源:36氪 文 | 杨林 牛耕 邱晓芬 在过去一年,出行和二手车行业挑战重重,而新冠肺炎又给新一年的行情蒙上了种种不确定性。 首先是头部玩家单量减少了。受政府要求疫情期间减少出行的影响,用户用车需求也大幅下降。根据极光发布《2020 年春节移动互联网

来源:36氪

文 | 杨林 牛耕 邱晓芬

在过去一年,出行和二手车行业挑战重重,而新冠肺炎又给新一年的行情蒙上了种种不确定性。

首先是头部玩家单量减少了。受政府要求疫情期间减少出行的影响,用户用车需求也大幅下降。根据极光发布《2020 年春节移动互联网行业热点观察研究报告》显示,为防控疫情的接触扩散,餐饮停业、出行减少致使美团、滴滴等平台日活跃用户数量阶段性下降 50% 左右。

其次是一些小企业面临生死关头。那些没有充分考虑市场容量,莽撞冲进市场的玩家,难以承受订单持续走低的考验,在这个领域的探索极有可能被画上休止符。随之而来的,是一大批司机将 " 被失业 "。

还有一些不为人所知的变化,36 氪了解到,一些网约车公司原本打算推出新业务,但是在保证现金流、活下去的现实下,这些还在秘密进行中的新部门可能要无限期推迟 " 萌芽 "。

而在出行行业的上游,汽车交易市场,则要面临新的变量。受到收入波动和疫情影响,一二线城市的新车销量下滑,汽车保有量更低的三四线城市由于对封闭空间的追求,销量可能会上升,但是总体交易量缩减的趋势已不可避免。另外,优质二手车主要的发源地又是一二线城市,相对应的是,二手优质车源会越来越少。

很多公司不得不调整年前制定的计划,甚至要压缩业务和裁员了。而那些用户基数大、需求价值高的企业,则在疫情之后,会将损失均摊到市场上,例如涨价。

在出行行业的困境愈发凸显下,一定程度上,也会促使行业加速洗牌,回归良性发展。新的一年,出行行业从拼速度规模,到拼安全、品质、服务等标准的趋势也将会更加明显,而且能否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更多的价值,也将成为未来网约车市场竞争的关键。

降本增效、开源节流会是 2020 年出行领域的新命题。当然,有市场就有竞争,这个领域永远都不会缺少暗流涌动、商业模式迭代,以及新的商机。

打车:滴滴单量锐减但会反弹,合规化和上市才是难题

刚刚从 2018 年顺风车事件中缓过一口气的滴滴,又正面临一段 " 水逆 " ——直面疫情所带来的单量下滑。

整个春节以及接下来的 2 月份,疫情让人们都无法出门。据滴滴内部人士对 36 氪透露,在一些主要的二线城市,滴滴快车 2 月的单量每天只有十几万单,不足疫情之前的五分之一。而且可以预见的是,这样的情况在短期之内并不会有明显缓解。

受疫情影响,很多司机也开始陆续退租了,上述人士称,一些城市的司机退租率高达近四成,而车子一旦空置,就意味着租赁公司每个月要承担巨额的损失。而这些损失最终也将摊到滴滴的头上。今年 2 月 15 日,滴滴出行在一份官方公告中称,将推出新的帮扶方案,其中涉及车辆租金、车辆保险、租赁公司的金融扶持以及疫情专项保障四大方面。

当然,滴滴并不缺钱,一定能活着熬过疫情。而且疫情逐渐缓解后,网约车行业可能会迎来反弹式爆发增长。一方面,于乘客而言,相较地铁、公交车等大型公共交通,网约车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出行安全。另一方面,于政府而言,网约车是当前 " 战疫 " 中最值得鼓励的交通工具之一。

但无法避免的是,2020 年的春天,以及接下来的第二季度,滴滴可能并不好过。去年年初这家公司曾被爆出令人咋舌的 2018 年亏损 109 亿新闻,一年之后,亏损的数字可能更不乐观。

而一名交通行业内部人士认为,借着这次疫情管理,各地方的相关部门可能会进一步加强网约车合规化控制,政策会越来越严苛。

虽然网约车合规化一直在提,新政颁布也已经超过三年,不过在过去,因为市场供不应求的需求属性,很多不合规的司机依旧还在滴滴上接单,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双方之间处于 " 你提你的禁令,我做我的生意 " 的微妙关系。据 2019 年 12 月 27 日交通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国内目前仅发放 150 多家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证、86 万张网约车车辆运输证和 185 万张网约车驾驶员证。全国近 3000 万网约车司机,仅有不到 200 万人合规,比例不足 10%。

所以在 2020 年,合规化这个长期匝在滴滴头上的紧箍咒,可能会越来越紧。

疫情以及出行市场的合规化趋势,这倒是给一些平台更大的机会。那些有国资背景、自己有车子以及资金雄厚的公司,或可趁这个机会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影响力。

从政策的角度来说,新能源车辆更受青睐。目前已经有部分城市明确要求新注册网约车必须为纯电动车,绝大多数省市都明确表示鼓励新能源车申请网约车。部分城市通过限牌、限行政策间接鼓励网约车新能源化。

不过,与加速合规、头部聚集相对应的趋势是尾部小公司、小平台面临倒闭,加快行业洗牌。在这次疫情冲击下,这些企业首先面临零收入冲击,现金流遭受挑战。

而对于滴滴这这种头部型公司而言,可能接下来要考虑的是,一些原本准备上马的新业务是否还能做,以及怎么做。疫情之下,目前各大公司都在准备开源节流,去年年初曾经历过裁员、对非主要业务关停并转的滴滴,可能不得不重新梳理自己的业务线条。那些重要性靠后、短期内无法带来利润的业务,接下来可能会被按下暂停键。

至于上市进程也会受到拖累。2019 年底,多位接近滴滴人士向 36 氪透露,滴滴内部的上市启动计划表是 2020 年下半年,虽然官方一再回应称," 并没有类似的计划表 "。不过无论今年是否上市,做大估值、提升单量,乃至发展一些新业务都本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现在看来,各种变量无疑将滴滴上市的难度提升了。

共享单车:疫情后涨价是必然

虽然对于绝大多数的出行行业而言,这个春天难过了一点,但一些业务的 " 拐点 " 却可能会提前出现,例如共享单车和电单车。出于对疫情的考虑,很多不愿意乘坐公共交通,也不信任网约车的人,则会将目光放在共享单车和助力车上。

原本只是作为一种针对短途的补充性交通工具,共享单车用户基数大,但在人们出行的选择上,其重要性显然不如公共交通和网约车。疫情之下,这个需求被唤醒了。

当单车对于一些人来说成为唯一的选择时,这也意味着人们骑行的距离增加,付出的价格也会更高。哈啰出行方面对 36 氪称,在疫情和返乡潮期间,骑行里程超过 10 公里,骑行时间超过 1 小时的订单不在少数。从 1 月 8 日疫情爆发以来,武汉市内的求医出行单车需求相比疫情爆发前增长 5 个百分点左右,其他城市相应增幅在 1-2 个百分点左右。其中,武汉市内 3km 以上的长程骑行订单呈 3 倍增长,之后持续保持高位。

这些都稍微弥补了因为人们不出门所带来的单量严重下滑的的态势。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