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通信可深度参与!湖北印发数字政府三年总体规划
完善升级政务协同工作平台,持续提升政务工作的集约化、高效化、个性化、移动化水平。完善公文交换标准规范,通过应用电子印章,推进电子文件在重点领域范围应用,使办公信息全程记录、全程留痕,实现快速验证识别与交换。强化个性化推送能力,构建数据获取、挖掘和分析体系,按职能分工和权限,实现快速获取和精准推送。拓展移动办公能力,实现政务信息实时提醒、非涉密政务工作便捷处理、跨区域跨部门的政务协同办公新模式,提升政府工作效能。 12.科学决策应用。 利用数据关联分析、数学建模、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数据交叉比对、关联挖掘和趋势预判,进行模块化分析和政策模拟,为党政智库、社科院智库、党校(行政学院)智库等党委、政府所属智库单位开展决策咨询服务和政府开展督办督查、宏观经济监测调控、应急指挥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及科学依据。 (1)实时“互联网+督查”。 完善“互联网+督查”信息化平台,为省、市、县、乡四级政府机构各类督办督查任务提供在线系统支撑。建立全程监控和流程控制机制,并结合多种形式的政务工作平台,实现督查工作随时审核、随时签收、随时反馈。 (2)科学决策“驾驶舱”。 搭建数据来源广泛、逻辑关联、时效性强的省可视化平台,推进新一代技术与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深度融合,提升实时分析、即时分析能力,实现对现实世界的感知与信息捕捉,形成以大数据为支撑的个性化、科学化、精准化决策“驾驶舱”。集中展现我省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积累的政务数据总量、专题数据汇聚情况、物联监测实景、特定业务场景数据分析视图等。接入省直各部门的业务管理、指挥中心平台,实现一屏全览的综合展示,实现端到端的实时信息获取、监控。实现符合不同需求的定制化展示,为决策提供科学、精准支撑。 推进新一代技术与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深度融合,提升实时分析、即时分析能力,实现对现实世界的感知与信息捕捉,构建多维融合的数字湖北,实现数字政府运行仿真和智能高效决策,打造科学决策“驾驶舱”。 (3)应急指挥决策系统。 基于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科学、全面、开放、先进的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业务深度融合,促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业务流程再造和工作模式创新,全面支撑具有系统化、扁平化、立体化、智能化、人性化特征的现代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建成覆盖重点风险领域的感知网络、多手段融合的通信网络,应急管理业务信息化应用全面覆盖各类业务,并在突发事件的事前、事发、事中、事后阶段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4)宏观经济科学决策。 编制省产业发展数字地图,实现全省产业发展态势“一图展示”,重点防范和破解重大金融风险。推进省产业发展态势平台建设,对全省宏观经济发展中进出口、物价、就业、金融交易等信息进行统计监测和风险防控,智能反映全省宏观经济发展情况,为政府宏观决策、微观研判提供参考依据。重点突破金融领域,通过整合互联网舆情信息、政府行政资源数据、银行资金数据三大类数据进行大数据监测预警,运用先进的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绘制全景动态呈现的风险区域分布图,对非法金融风险行为进行监管。 五、实施路径 (一)数字化转型。 推进我省、市、县级政府部门数字化转型,各地各部门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设立数字化转型专员岗位,根据机构的性质特征,将数字化思维与该部门的运行机制融合,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政府管理的各个方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公众互动,提升部门效率,运用数字技术促进创新和科学决策。各部门将数字技术与政府履职深度融合,实现办公、财务、资产、业务、服务等的基础数字化转型,在此基础上整合部门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推动业务流程优化和再造,实现整体的数字化转型。 (二)数据化驱动。 各部门对履职过程中收集、产生的数据进行记录、分析和重组,实现数据的查询回溯、智能分析,通过与大数据能力平台对接,实现数据驱动下的治理与协同。强化数据资源统筹规划、分类管理、整合共享,实现公共数据资源一体化管理,为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开展大数据分析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充分发挥大数据能力平台的作用,预测政策需求和对未来作出规划,把数据作为驱动创新和引领发展的先导力量,作为应对危机、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工具。对数据进行资产化管理,实现数据有规律地跨组织边界流动,使部门之间更容易进行交互和提供更好的服务,专注于设计和实现以数据为中心的策略和流程。 (三)智能化应用。 由发改、经信等部门牵头,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机器人、区块链等相关数字产业的发展,完成重要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提高数字经济占比,进一步增强对我省数字政府建设的能动作用,开发适应宏观经济、生态保护、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智能化应用。政务服务实现供给侧为主向供给侧和需求侧并重转变,以人民群众需求为起点,通过智能化应用不断创新政务服务模式,充分了解使用服务的群体需求,构建更有效的、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体系,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等支撑平台,以用户为中心设计提供服务和业务流程,使得政府工作人员更有效地履行职责,公众能够更快、更好地获得智能的、自主的、自动化的服务。 (四)智慧化治理。 大力推进公共安全、精准脱贫、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数字化应用,构建创新驱动的政务新机制、新平台、新渠道,全面提升政府履职能力,推动我省政府治理模式由分散向整体转变、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由单向被动向双向互动转变、由单部门办理向多部门协同转变,最终实现智慧化治理。以公众需求为治理导向,以协调、整合和责任为治理机制,对治理层级、功能、公私部门关系及信息系统等碎片化问题进行有机协调和整合,不断提升公共服务高效化、社会治理精准化、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数字创新过程深深扎根于整个政府,通过数字治理、数字服务和数字创新推进我省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在省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统筹推进各级数字政府建设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数字政府建设工作,建立主要领导负责制,构建统一领导、上下衔接、责任明确、运转顺畅的全省政务信息化组织体系和各地各部门协同联动的一盘棋工作格局。进一步强化“一办、一中心、一平台、一专家委员会”职责。省政务办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要求,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工作,加强对省直部门信息化项目的集约化、共享化管理,加强对市(州)数字政府建设的业务指导和管理;省大数据中心负责对市(州)及县(市、区)数字政府建设的技术路线、数据共享、省市对接、标准规范等进行指导和监督;充分发挥省政务云平台的统筹支撑作用,形成集约共享、灵活高效、安全可靠的统一数字政府技术支撑体系;充分依托省专家委员会,成立实体化的数字政府研究机构,对数字政府建设提供咨询和建议,提升决策科学化水平。 (二)机制保障。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