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营销心理学,用户心智7大底层逻辑深度剖析!
产品在配方上,核心部件上,含有别人不具有的成分,这种成分消费者可能并不熟悉,但是听起来让人感觉新奇,神秘,有价值。 比如, 云南白药创可贴通过“云南白药创可贴,有药好的更快些”的诉求,宣传自己是“含有云南白药成分”的创可贴,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了第二大创可贴品牌,抢走了邦迪近一半的市场份额。 3、产品技术差异化 产品通过创新(可能只是微创新),开创了一种新型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显示出品牌的差异化价值; 南孚电池通过独特的”聚能环技术”,强化了给消费者的利益,宣称“聚能环,锁住更多电量,一节更比六节强”让人感觉更持久耐用。 4、制作工艺差异化; 通过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工艺上的独特点,来突出差异化价值。比如,乐百氏的“27层过滤”,劳斯莱斯的“纯手工打造”……” 5、产品包装的差异化 在产品本身没有任何差异化的情况下,仅通过与众不同的产品包装,就能使产品脱颖而出。 比如洋河的蓝色经典,中国的白酒都是用暖色调,红色的、黄色的、金色的、宫廷色的,它突然用了一个中国白酒不会用的比较现代、科技、理性的蓝色,与其他白酒一下子区别开来。 类似的还有江小白,最直观的就是它的产品包装,通过有趣好玩的文案,形成独特的语录体包装。 6、产品服务的差异化服务是产品概念中的“周边产品”,通过在服务上做到与众不同,也可以打造品牌的差异化价值。比如:小狗电器,无条件全免费保修; 七、心智倚重反馈律 人们在对外发出一个信号后,心智渴望得到回应,而且这种回应越快越好,如果没得到回应,人们就会寝食难安,辗转难眠。 心智倚重反馈律带来的营销启示1、建立客户反馈系统;对核心客户群体建立反馈系统,对客户问题给出回应,与他们形成互动,让他们深度参与到产品研发或品牌宣传中。 比如,小米跟核心米粉就形成了较好的反馈与互动,详见《参与感》一书。建立反馈系统有三个要点,分别是: 1)、反馈要及时; 游戏为什么会让人欲罢不能?就是因为即时反馈,游戏中人物随你左右,任你摆布,随时按照你的指令马上实现,给人一种极强的控制感。 这启示我们在营销中对客户的需求也要及时回应。比如,淘宝购物,店小二一般都会很快回复用户问题,如果回复不及时,客户购买欲就会下降。 2)、反馈要精准; 对于客户的需求或渴望得到的信息,给出的反馈结果是高度匹配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 比如,淘宝上买一双休闲皮鞋,如果给出的是一大堆各种皮鞋,就会让客户失去耐心,但如果上传一张参考款式图,给出的都是极其接近的商品,更容易让客户满意; 3)、反馈要超预期;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们会对得到的反馈有个一般预期。 如给到的反馈超出客户预期,容易达成好口碑。比如,在网上买了坚果会得到包装好的几袋坚果,这是一般预期。如果,还附带有吃坚果的工具、分类垃圾袋、积分卡、小礼物,这就是超预期,客户感知就会好很多,三只松鼠就是这么做的。 2、利用认知闭合需求; 认知闭合需求是心理学的概念,当人们面对一个未知问题时,一定会要问题找到明确答案,这其实就是心智注重反馈的反应。 比如,古人不知道为什么打雷下雨,这个认知没有闭合,让人很难受。所以古人就想象了雷公、电母、龙王等人物给出解释。 在营销上也有很多应用这种心理的设计,比如,给小孩子玩的启智蛋,在蛋壳上写上问题“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泰山、黄山、珠穆朗玛峰……?”打开蛋壳,在里面可以看到答案. 3、营销游戏化;腾讯最赚钱的业务是游戏,游戏让人沉迷其中,欲罢不能,因为游戏有很好的互动即时反馈系统,如果能将营销设计的像游戏一样,会赚的彭满钵满。 现在游戏化的营销设计无处不在,比如,淘宝购物支付完后,会给免费轮盘抽奖机会,比如,微信的摇一摇、漂流瓶…… 本文小结:影响顾客认知及购买决策的7大心智规律 一、心智容量有限律 二、心智厌恶混乱律 三、心智分类处理律 四、心智拒绝改变律 五、心智追求安全律 六、心智关注差异律 七、心智倚重反馈律 文章转自公众号:刘国强拆营销(ID:sslj36),作者刘国强1984。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