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之夜”后,蚂蚁走向何方?
也有观点认为,不用将《办法》对蚂蚁集团的影响放大。“蚂蚁完全可以转消金公司和网商银行,就像微粒贷是依托微众银行一般,但其他的小贷公司恐怕就很难过了,毕竟很多都是只有一张或者以上的网络小贷牌照去做联合贷款。”某持牌金融机构人士直言。 此外,王蓬博告诉《财经》记者,《办法》本身对蚂蚁集团的影响并非全然负面。“如果按《办法》规定,今后很多中小网贷机构运营门槛被抬高,但需求还存在,这部分需求只能由蚂蚁这种被规范以后仍有资金能力的机构来操作,这反而有利于市场集中。”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前中信证券互联网首席分析师张孝荣同样认为,对于蚂蚁集团而言,新网贷办法并非全然都是利空。“一些不满足新网贷条件的小公司,就没法玩了,行业会进一步集中,出现几个寡头。有金融牌照的,资金体量大的,公司实力雄厚的,会存留下来。” “对于蚂蚁们而言,新网贷中的一组数字对于他们是很致命的。”张孝荣对《财经》记者表示。张孝荣所指的致命数字,来自新网贷规定:在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 他进一步分析,蚂蚁集团主要是依靠联合贷款以及助贷模式。今年六月已经达到2.15万亿元的贷款规模。有市场观点称,这里面属于蚂蚁集团的表内贷款占比只有2%,其余的98%都是由合作金融机构发放或者证券化了。那么,如果按照新网贷办法中规定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的要求,这就意味着2.15万亿元规模,蚂蚁集团的资本金将要补充到6450亿元。“这个数字会让蚂蚁们感觉到沉重的压力。不仅会大大压缩其发放贷款的空间,也会压缩其利润空间。” 张孝荣表示,未来,蚂蚁们要像银行一样有注册资本,上交存款准备金等等。 一位观察者指出,监管前所未有的对一家机构密集发声,看似是针对蚂蚁,但其作为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的旗舰企业,监管的发声也强有力地指明了金融创新与监管的规则,明确了金融科技行业的方向。 本刊记者杨秀红、张欣培、实习生周青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