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政策 > 正文

我就是那个“做过编程又送过外卖的小哥” 来说说我知道的

发布时间:2020-09-28 05:55:23 所属栏目:政策 来源:互联网
导读:访问: 阿里云推出高校特惠专场:0元体验入门云计算 快速部署创业项目 我是从2017年年底开始送外卖,陆续送到2019年初。选择这份职业是因为当时我刚从事过快递行业,觉得可以利用对附近熟悉的路况进行“无缝连接”,可是我想多了,因为我曾经送快递的区域,

系统在派单的时候,以上说的这些情况而产生的时间差是不会考虑的,给的送餐时间都是一样的。举个例子:这个小区有三单,平台给的配送时间都是一样的35分钟,但实际情况可能会是:第一张在1栋3楼,第二张在7栋9楼,第三张在15栋13楼,那么这三张单的实际配送时间肯定不一样,第一张单和第三张单基本会差7到10分钟左右,可想而知,第三单的时间是很紧张的。所以很多时候,骑手没办法,到了小区后,先打电话给客户,询问能不能先点送达,再送上去,有些客户会理解,有些不会。不理解的,一旦迟到些就给差评;而理解的,如果等餐时间久了一些,也可能来一波差评。但实际上外卖小哥正在每栋楼,每个楼层间狂奔着。如果按照严格的先送到客户手上再点击送达的话,那么可以看出三单已经是极限,接四单肯定会有一单迟到。

而客户端不会分析这些数据,只会以点送达的时间来判断,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又是一个漏洞。

另外,还可能有两种情况:

1, 两个地方相近但实际配送时间可能很长,比如:某医院和某小区只相隔一条马路,以上面的例子来说,它们的配送时间也是一样的,但是如果同时派了两单医院,一单小区的单子,那么就更赶了,因为要算上两次锁车,开锁时间+过马路的时间的话,又要多个几分钟,这些系统是不会知道的。

2,还有就是客户因为手机信号不好,或者玩游戏而开启的免打扰模式而造成的因素。如果是最后一张单子,还可以多等几分钟,可是如果是第一张单,那就很犹豫了,送下一张单吧,要是半路打电话过来,是送回还是先不送?不送,差评,送,又要折返,要耗费时间。

当然,这种情况可以先向系统报备,但耗时2-3分钟是肯定的,因为平台规定,至少要拨打客户三次电话,每个电话间格30秒,那么一分半钟过去了,然后截图上报系统,系统会反馈给商家,商家就会先拨打客户电话,确认客户电话确实是无人接听或是无信号等异常情况,才会同意延长配送时间(如果期间客户有联系商家或打回给骑手,那么这张单要在报备开始的30分内,送回给客户),整个过程都要3分钟左右,而客户有时候依然不理解,差评也是很正常。这种情况对于骑手对下一张单的时间规划是很有影响的。

从以上所列举的情况来看,当配送的时间在不断地压缩(好听点叫优化)的情况下,对于突发情况的包容度越来越低,骑手越来越铤而走险的情况就会出现,所以在我看来,算法不切实际“优化”,产品经理与程序员都有一定的责任。

这些情况在两个平台都有,但是相对来说,某团的吃相就难看得多,某了么没有那么激进,这也许和市场的份额有关。某团的市场份额高,所以顺路单多,单位时间内赚的钱比某了么多,加上某团“众包”的结算速度快,第二天就能到帐,而某了么的结算一般要两到五天,有时甚至要一个星期,所以虽然某团的客单价相对某了么较低,每天(只要当天你跑完第一张单,都会扣保险)扣的保险费也比某了么要多1元,但还是有很多骑手选择某团。

而某了么也许是因为旗下的平台多:某我达,某鸟配送,某马鲜生等,在分担了订单的同时,也分担了风险,所以订单比较稳定,客单价比某团高0.5至2元,吃相也没那么难看(当然,每个地区可能不同,这与市场份额有关)。

对于商家抽成这一块,我不是很了解,网上有这方面的数据。我只说说我与商家聊天所知道的一些数据:

商家抽成有三种模式:

自配送,抽6个点(就是6%,下同),像麦当劳,肯德基,尊宝披萨,和一些小店等,原本有专门的人员配送的,就会选择这种模式。

众包,抽15个点左右,这是17年的数据,到了现在,已经抽到20个点以上了,而且如果说一单的抽点价没有达到一定金额的,会按照固定金额抽成,举个例子:一单快餐是15元,加上餐盒费1元,加上配送费3元,客单价共:15+1+3=19元,那么按抽成比例是19*0.2=3.8元,但实际上不是收你3.8元,而是收4(也可能是5,6元等,具体现在的价格不清楚,但计算原理就是这样)元,这个价格是规定的,如果这单是22元,那么就按实际抽成算:22*0.2=4.4元,即:如果抽成达不到所规定的数的,按规定数收,如果超过规定数的,就按抽成比例数收。

专送,抽点在25及以上,如果是连锁品牌餐饮店,可以和站长谈,拿到低于众包的抽成也是可以的,但要保证每周或每月的总单量,一般不是连锁店的就没有这种待遇。

途中,还有类似淘宝和京东的二选一之争,也就是如果你两个平台都加入,那么两个平台的抽成都会提高,如果只选一个,那么可以给相对较低的抽成,但因为之前被爆光后,现在也不敢这么做。

这里还说一下,每个地方的配送单价都不一样。比如说,广州这边3公里以内的单价可以达到4.5到5元,可是在佛山的某些区域才3元左右,但依然有很多人抢,原因就在于佛山那里配送比较集中,都是送到小厂或者工业区比较多,写字楼少,加上限摩没那么严重,很多摩的师傅兼职做骑手,在高峰期做骑手,低谷期做回摩的,所以佛山的外卖竞争激烈,不愁没人做,所以客单价低也照样有人接。

还有广西的专送价格和广东的专送价格也不一样,之前说的广东专送的价格可以达到6到9元一单,但广西某些地区的价格只有3-5元,因为和当地的消费水平低和订单数少,无限摩(用摩托车跑速度会快一些)等因素有关,承包商要维持一定的成本,所以给骑手的单价就会低一些。

还有就是一般系统的里程数,都会低于第三方地图的实际里程数,比如说系统显示的从商家到客户的里程数是4.5公里,而当我们用百度或高德地图导航的时候,显示的里程数是5.2公里,那么按照距离算,系统少算了一个段位的价格,也许不是很多,可能差个0.5元一单,但是你要知道,全国的量,每天每月的量加起来,是个惊人的数字,而我们却是实实在在的消耗着电力,油钱和时间这些成本,这些加起来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数据。

大概的情况就是这样,当我看到平台给予的时间和单价越来越低的时候,加上广州开始严格执行限制五类车的法规后,就退出了外卖,以上写得比较杂乱,一段一段回忆慢慢拼成的,请见谅。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