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克传》的作者,讲了一段乔布斯造电脑的故事
1984 年那年,苹果主要有 4 个产品团队,分别为 Apple II、Apple III、Lisa 和麦金塔,原本 Lisa 是乔布斯的主意(这是他女儿的名字),但管理层认为乔布斯的性格并不适合把控大型开发团队,乔布斯便转至麦金塔项目中。 很显然,麦金塔电脑是一款成功的产品,全新的图形界面、合理的定价,还有那部经典的《1984》广告片所宣扬的个人自由气息,以及乔布斯在舞台上展现出别人所不具备的演讲魅力,都让麦金塔在此后数年令人回味悠长。 但如果让当时的苹果员工来评价乔布斯,他们或许更愿意用几个关键词来总结——叛逆、固执己见及喜欢掌控一切。 控制欲是乔布斯的个性之一,在麦金塔生产过程中,他甚至会要求工厂内的机械设备都涂成明亮多彩的色调,以贴合当时苹果的彩虹条纹 logo。 但是,由于乔布斯在颜色选择上花了太多时间,时任苹果生产总监的马特·卡特(MattCarter)决定用回米色和灰色,这段内容在《乔布斯传》中也有所记载。 之后,乔布斯去工厂参观时注意到了颜色的变化,又下令让机器重新喷涂成他想要的多彩色调。但卡特表示反对,认为重新喷涂可能会对精密仪器造成问题。 事实上卡特也说得没错,当时有一台苹果最昂贵的机械设备被涂成了亮蓝色,然后就宕机了,被人戏称为是「Steve’s folly」(史蒂夫的愚作)。 为了不再陷入和乔布斯的争执,卡特之后选择了辞职。他在《乔布斯传》中回忆道: 「和他(乔布斯)抗争太费精力了,而且常常是为一些毫无意义的东西,我受够了。」 卡特离职后,乔布斯找来了麦金塔团队的财务主管黛比·科尔曼(Debi Coleman)接替这个岗位,但这种「奇思妙想」并未停止。 当时,苹果艺术总监克莱门特·莫克(Clement Mok)曾和科尔曼说,乔布斯想要把工厂的墙壁都刷成「纯白色」,但科尔曼表示反对,说「你是想看到满墙的灰尘和脏东西吗?」 但莫克又回应道:「对乔布斯来说,多白都不过分。」 最后科尔曼还是任凭乔布斯折腾了,工厂也变成了乔布斯想要的样子——白色的墙壁,多彩的机械仪器,四周都一尘不染,这让科尔曼十分不解。 但在回应《乔布斯传》的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时,乔布斯这样解释说,日本的生产自动化、团队精神和纪律意识对他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他认为这是苹果所欠缺的一环,也是保证产品品质的关键部分。 此外,对工厂细节的重视,也是乔布斯保持对「追求完美」激情的一种方式。 但不可否认,当时乔布斯任性肆意的管理方式惹恼了不少人,伴随着麦金塔电脑销售额的下滑,这种控制欲更进一步激化了他与苹果管理层、董事会的矛盾,也成了他与苹果决裂的催化剂。 转战 NeXT 1985 年 9 月,乔布斯从苹果公司辞职,创办了一家名为 NeXT 的公司。和面向大众用户的麦金塔电脑不同,NeXT 的电脑的定位更类似于个人工作站,目标是销售给各大高校。 最初,乔布斯还打算将 NeXT 电脑零部件生产外包出去,公司主要负责最后的组装和测试环节。 但到了 1986 年,追求完美主义的乔布斯又开始展现出他对产品的苛刻要求,尤其是当他发现自己在 NeXT 公司不用听其他人约束,更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比如说,他下令让 NeXT 计算机的外壳必须是一个完美的立方体,且每个角都是 90 度,这意味着计算机内部的电路板必须重新配置,还让工程师自己设计定制芯片。 而在生产方面,乔布斯也没有放弃对自动化产线的渴求,加上想要实现「美国本土制造」的目标,他最终放弃了外包,并在加州的弗里蒙特建造了一座占地 4 万平房英尺的工厂,据说这座工厂和当初那座麦金塔电脑工厂距离很近。 可当时的惠普、IBM 等电脑厂商,都已经将产线承包给亚洲各国的大型工厂,比如台湾、韩国和日本,就和现在承包给中国一样。 乔布斯对工厂的要求也和以前一样,还是会像强迫症一样不断修改着各种机械设备的配色,墙壁也一如既往地刷成了他喜欢的白色,如果机器颜色不对,还会被要求重新打磨和粉刷。 当时《新闻周刊》便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文章称,乔布斯要求 NeXT 工厂所有组装设备都得涂上灰黑色的混合色调,以至于两名顶级工程师整个周末都在产线上给机器喷漆,并来回重复了四次,才让乔布斯满意。 他甚至还想实现这样的点子——将 NeXT 工厂变成一个可供用户来参观的「景点」。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