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政策 > 正文

Uber、WeWork等共享经济代表,是否最终将昙花一现?

发布时间:2019-11-05 15:40:35 所属栏目:政策 来源:腾讯科技
导读:自从互联网出现以来,企业家们就一直被鼓励大处着想、小处着手、快速壮大。这句口头禅尤其是最后一部分是由资本充裕的风投公司推动的,得到了商业媒体的喝彩,也得到了华尔街银行家的进一步认可他们越来越倾向于承销营收和亏损都在迅速扩大的公司的IPO。难

WeWork的基本商业模式本质上是有风险的,因为它利用数十年的长期租赁承诺进行套利,以为客户提供灵活的短期租赁(通常只有一个月)。WeWork的押注在牛市中可能会得到回报,但它至今还没有实现盈利,尽管自WeWork推出以来,人们对灵活办公空间的需求每年都在增长。

WeWork的入住率在2018年有所下降,这或许是未来两年全球市场状况将变得更加疲软的一个先兆。

我们已从与WeWork最接近的同类公司IWG(在Regus品牌名称下经营)中见证了这一领域很容易受繁荣/萧条周期的影响。Regus于20世纪80年代末成立,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临时办公空间提供商。但2003年,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办公空间需求大幅降低,Regus被迫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随后,它进行了重组并继续进行全球扩张。在2008年经济衰退之后,Regus的市场需求再次疲软,在接下来的两年中,Regus的营业利润分别减少了52%和66%。比较而言,WeWork的资产负债表更弱,而且还没有经历过——更不用说证明它能够经受住——经济衰退的考验。

Regus与WeWork享受的估值溢价完全不同。Regus母公司IWG规模和WeWork差不多,在过去两年中,其营收和净利润分别获得了11%和17%的年增长率。尽管如此,IWG的市值目前仅为其营收的一倍左右,而WeWork的估值已是其营收的20倍。怎样才能解释这种差距呢?

诚然,WeWork的增长速度比Regus快得多,但该公司还没有证明它可以从迅速增加的营收中获得具有吸引力的利润。与传统的办公布局相比,WeWork确实具有减少租户办公空间需求的优势。它可以有效地将新购置的(或租赁的)建筑物转换成可出租的办公空间。但这些都是对这一领域竞争常态的微小改进,并不能证明它享受的20倍的估值溢价是合理的。投资者肯定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看待WeWork的业务潜力的。

什么驱动估值像流星般蹿升

有三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似乎在起作用。这听起来与科技行业过去的像流星般转瞬即逝的企业惊人地相似。

1.WeWork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引人入胜的品牌故事。

值得赞扬的是,十年前,WeWork的创始人认识到,一些员工渴望拥有一个更加积极的工作环境,一个能够增进社会互动、福祉、工作效率、创造力和幸福感的工作环境。他们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WeWork创始人们进一步推断,他们可能会有机会扩大WeWork的品牌承诺,以改善我们生活、我们开派对、我们联网、我们锻炼、我们学习、我们关心我们的孩子、我们设计办公空间的方式等。

这一愿景突显了WeWork耐人寻味的品牌故事。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将其描述为一种“意识状态”,而不只是一家沉闷的房地产公司。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所指出的:

“只有当它能够证明自己远不止是一家提供灵活办公空间的公司时,WeWork的巨额估值溢价才是合理的。这可能就是它扩展其他辅助服务的原因。这些服务包括社交网络Meetup、编程培训机构Flatiron School以及位于纽约的一所名为WeGrow的幼儿园——每年的学费将达到3.6万美元。与西班牙冲浪池公司Wavegarden的协同效应更令人难以想象。2016年,WeWork收购了Wavegarden改善的部分股权。”

从本质上说,WeWork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生活方式平台”,声称它的整体价值远远超过了其单个业务的价值。但几乎没有证据表明,WeWork的基本业务模式证明了这种估值溢价的合理性。这种估值通常只出现在真正的科技平台上,这些科技平台往往享有极高的利润率、强大的规模经济、客户锁定能力和强大的网络效应。相比之下,WeWork是一种资本密集型的周期性业务,具有固有的、一般的运营利润率、较高的客户流失率、有限的规模经济和未经证实的网络效应。

而且,目前尚不清楚WeWorks刚刚起步、尚且微不足道的辅助服务——WeLive(带家具的公寓)、Rise By We(健康中心)和WeGrow(学校)——是否能够从WeWork办公空间租赁者手的钱包中再获得额外的收入,或凭借其自身的影响力产生有吸引力的回报。WeWork的核心服务和辅助服务主要面向不同的消费者群体——精通技术的、积极向上的千禧一代人——如果他们成功了,他们可能会不再使用WeWork的服务;如果他们不成功,他们可能不再需要或负担不起WeWork的服务。

因此,WeWork很可能会需要克服较高的客户流失、周期性影响以及持续昂贵的销售和营销成本,才能保持其核心业务的高占用率和辅助服务的用户。

2.商业媒体经常强调WeWork品牌故事中满足人们需求的角度,而没有质疑WeWork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吸引媒体报道对于努力打造独特品牌形象的公司来说至关重要。在这方面,媒体一直是WeWork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盟友,帮助报道了WeWork的不同的业务策略,包括从WeWork每年为数千名员工举办奢华的酒会(被称为夏令营)到其工作场所无限量提供的啤酒,再到不断扩大的新服务范围,再到其最近颁布的员工膳食素食政策。

WeWork是否成功地打造了独特的企业文化?《纽约时报》最近发表的一篇关于WeWork客户体验的文章似乎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WeWork认为它为其成员提供了更高的社会组织感,这是正确的。加入WeWork,你会感觉在一种奇怪的基底上轻轻地飘浮,既不完全漂泊,也不完全锚定,以新颖的波形松散地与他人建立联系。这种关系类似于独立承包商之间的交易、同事之间的合作、陌生人之间的调情以及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只要他们混淆了这些事情之间的界限,他们最终会觉得自己不是WeWork人。”

这可不是普通的临时办公空间租赁公司!

3.作为一家大型风投公司,软银不断追加投资,这使得WeWork能够实现其大胆的愿景。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