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C2020上海站】圆桌论坛:重新定义IDC
2020年8月27日,国内云计算和数据中心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中国IDC行业标志性盛会——第十五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第二站“IDCC2020 长三角新基建(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论坛”在上海隆重举办。 本次“IDCC2020"融合线下、线上会议优点,首次以现场会议+线上多平台直播的方式,让任意地点的观众随时参与,实现了一场真正同时覆盖全球的行业盛会。 在本次会议下午,围绕”重新定义IDC“这一话题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圆桌讨论。万国数据高级副总裁王海明、华云数据集团解决方案中心副总裁陆璜、竹间智能首席运营官孙彬三位嘉宾在鹏博士大数据华东数据中心总经理杨波的主持下,进行了充分而深度的交流。 圆桌实录如下: 鹏博士大数据华东数据中心总经理杨波 杨波:先感谢一下主办方,因为都是很多年的朋友了,有幸得到邀请,客串一下主持人,在座的各位都是老朋友了,不管是在公司还是在各个层面,我们作为老朋友给大家在这个环节跟大家做一个沟通。 因为台下有很多不太了解我们各自的公司,我建议从我左手边王海明这边介绍一下各自的公司,然后再开始这个环节的论坛。 万国数据高级副总裁王海明 王海明:谢谢波总,我是万国数据的王海明,我们是成立于2001年的公司,到今天我们服务了整个互联网的客户、金融的客户,包括企业的客户,整体来讲,我们在全国主要部署在北上广深、成都、重庆这些核心经济区,上一季财报披露的数据,包括在建中的数据中心差不多接近60个,目前的市值在120、130亿美金的样子,也是非常感谢各个行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一直以来对万国的信任和支持。 华云数据集团解决方案中心副总裁陆璜 陆璜:大家好,我是陆璜,是华云数据的陆璜,再次感谢主办方把我请过来,更加有机会跟王总、杨总和孙总一起沟通交流。 我们公司主要致力于提供全站式模块化的云操作系统以及云组件,加上混合云的组合方案,包括今年疫情之后,对于新创云都有自己解决的方案和产品。我们在2020是计世资讯的象限入选,通过整个云解决方案的提供,帮助大家,因为我们最早也是从IDC起家的,现在主要是致力于云计算的私有云,为大家来提供服务。 竹间智能首席运营官孙彬 孙彬:我是孙彬,来自于竹间智能,我自己也是IDC云计算的老兵,我们是一家人工智能的创业公司,在过去成立5年期间,我们的技术专业是在人工智能里面的语义自然理解方面,人工智能有图像里面,语义是最难理解的,我们在这个赛道中间跑在头部,我们在过去四五年服务了中国头部200家企业,像华为、建行这些客户,保险客户、政府客户,在产业落地中间我们一直在共进。我们从人工智能会刊IDC的发展,也有很多心得,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学习。 杨波:其实今天的话题叫做重新定义IDC,在过去的2019年到2020年发展过程当中,数据中心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有很多热词、热点围绕在我们身边,在新基建政策落地背景下,IDC用途发生重大变化,今天在座的几位,有数据中心的从业者,也有我们数据中心上更加走得靠前的云计算的设计者,还有应用层的用户端,我们把所有的底层、中层和外延都坐在一起,碰撞一下IDC从单纯的数据处理和存储中心转向算力中心和应用中心中,并且为智慧城市提供核心节点,传统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这个过程当中,IDC一改以前的耗电和低税收的大户概念,变成新基建的时代,地方经济中的水电以及公路,到底对IDC有什么样的认知?我们就变革中我们所在的地位,我们展开一个小讨论,想先请海明总讲一下,他对于我们这一轮变革中大家的认知,这个对我来说也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我们是友商,但是最近万国确实是我们行业现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翘楚,已经跃居全球市值第三,这是非常快速、非常大的借助新基建起来的标杆,我想向让海明总仔细的讲一讲他对变革中我们新基建的“新”在哪里? 王海明:市值全球第三,我觉得这个只是一个成绩,我觉得在过去我们上市的不到四年时间里面,我们差不多是从10亿美金的市值,得益于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包括产业互联网,到今天来看,今天题目叫“重新定义IDC”,虽然万国算是行业的头部企业之一,但是谈不上重新定义,就像刚才杨波总讲的,确实面临很多的变化和挑战,当然所有的生意都是在变化和挑战中来的,过去相比我们刚起步的时候,今天整个行业格局变化还是挺大的,过去我们做一个选址,只要在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只要把品质做好,服务做好,功能相对来说是单一的,把水电、安全性保障好就可以了。 但是现在客户发生层级的变化,包括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周边,包括在极致成本、偏远的,比如说乌兰察布、贵州这些边缘的区域去部署,主要是因为整个行业IT的应用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从整个基础的技术的进步开始,包括像5G、边缘计算、AI、人工智能,各种各样的应用,从终端到服务端发生这么多变化之后,导致客户的中心部署的分层开始展现了,有一线的部署,有中后端的部署,有后台冷数据或者深度学习为主的非在线的部署,这样对整个数据中心的选址带来了不同选址的要求,然后是对于极致成本的要求。 过去跟杨波总共过事,如果一年几百个机柜订单的话,当年来讲数百个机柜的订单,这都是比较大的订单,现在都是数千个,甚至过100兆瓦的订单,所有的东西都是这样的,你买得少的时候,价格压力不是很大,用户的成本已经不是很大,租200个机柜,每个机柜1000块钱,一年也没有多少钱,当服务器数十万级别,机柜数万级别的时候,这块成本的追求就越来越高。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