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IDCC2019】对话:中国企业出海的展望与痛点

发布时间:2019-12-19 21:18:38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中国IDC圈
导读:近些年来,在互联网企业出海需求的带动下,数据中心运营商和相关行业厂商也逐渐意识到海外市场的巨大价值,开始纷纷策划自己的出海之路。2019年12月19日,在第十四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IDCC2019)第二天召开了2019数据中心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本次论坛

李兴来:我们合作了一两年,最主要的是需要知道IDC方面有些技术是他们不会采用的,IDC有些就是用飞轮技术,所以我们要知道他们采购所需要的那些要求。我们新建一栋楼的话能不用飞轮就不用飞轮,就是了解客户所需求的技术,然后我们尽量提供。

Jeffrey Tay:现在我的体会就是沟通,东南亚供应商其实是很喜欢沟通的,遇到的挑战是中国客户不太愿意沟通,很多时候都是“到时候我跟你说”,这样我们就没有办法知道。培峰其实现在发烧,39度坚持了一天,不过还是要请他说一说感受。

杨培锋:关于怎么高效地去做这个服务,胡总刚才说的一句话非常对,原来胡总还有另一重身份,就是我的职业导师和老领导,最早就是管服务的,所以胡总非常清楚客户关系。换个角度来说,一旦是很灵活地接受服务的话,这一单过去了下一单还要重新来,要么就是企业会有很多成本继续出现,要么就是你的服务质量会有下降,因为每一单的灵活性其实是很关键的。这是现在我们正在干的事情,特别是在国内做定制化机房,其实都是一样的,就是先听客户的需求,大家可以看一看腾讯和阿里机房的标准,有的客户选择海外数据中心的时候会给你提供一些东西,哪家运营商的用户覆盖比较多,应该怎么去组网,这是很具体的例子。最后要有一套很成熟的标准应对的话是不可能的,因为那个都是按照运营经验,所以在海外很多公司不愿意做标准产品,必须很细化每个区域去做一个产品,所以这就是很关键的问题,怎么洞察客户的需求。

不是每个公司都像联通那么有钱,会有很多冗余的资源,但李总肯定不只是靠冗余资源。针对出海的中小型企业其实很关键,我们不可能花双倍的成本去做1.5倍的事情,所以我们会很钻研地去分析每个市场是怎么样的。现在我们很精细化地扎在每个市场去做,不像以前那么泛,当地公司、当地资产、当地运营团队,其实这是很需要自己去打造的,结合中国客户需求的理念去做的东西,海外政策的问题其实很关键。相信后面都是要靠企业自己的发展能力,国际化的平台很简单,本地化的平台一定是资源共享、抱团取暖,特别是终端的服务,可以看到资源能力是非常强的,很多专业公司专门做这个市场,不同商业化需求会衍生不同行业的专业公司出来。差异化、高效率的时候大家会专注于一个点,就是分散和专业化的,但不可能在一个市场高度标准化,这是现有市场的特点。

Jeffrey Tay:就像刚才提到的一定要沟通,不是当下的项目,可能是为了以后的项目来做沟通,这样我们才能好好地规划,规划好了甚至能够知道阿里和腾讯希望用什么品牌,我们就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你们认为下一轮的出海热潮会在哪里,会是什么行业?

李飞虎:互联网企业一定是下一个热点的东南亚,但是在东南亚哪个国家?可选的国家有三个:越南、印度和印尼,个人的判断是在印尼,非常准确。什么行业会发展最迅速?可能不是电商,今天的话题选得很有意思,我的判断是智能家居,因为小米已经是全球第一大的AIoT出口商,中国应该是生态环境在国际上最好的和生产能力最彪悍的,适应本地化结合比较好的。对于社交、支付、媒体、娱乐能不能发展得更好?可能在某些国家成为一个突出热点。

我们要想在东南亚去做就是十几个国家覆盖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几乎所有超过六层楼以上的建筑公司全部来自中国建筑企业,几乎所有的地铁都有中国地铁的工程师施工,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在投资港口和基建,中国最成功的除了OTT企业还有“建筑狂魔”,他们建筑的速度和建筑的成本都是各国非常依靠的。

最后就是受益于东南亚除了中国之外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大部分人愿意拎个包进到某个地方,很少有愿意搬家的,搬家基本上就是来个人把人接去,绝不会把锅碗瓢盆带去,这会越来越多地变成开发商提供或者物业提供,而且希望服务是非常标准的,我见过一家三四个出去做劳务工作的,要是他们搬个柜子也是打电话叫搬家公司处理,专业分工在东南亚是比较缺的,所以对家居的智能需求能够满足所有端口数的爆炸式成长。

李海峰:我非常认可虎总的判断,几乎全都猜中了,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越南,其他区域我们关注俄罗斯和欧洲,最后面的是日本和韩国,这些都是我们目标的方向。这些国家都有强烈的需求,而且比较适配智能家居和移动互联网的转变,我们也觉得这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再到未来,中国制造业还是非常强悍的,可能也会逐渐地向部分国家流动,再往后可能就是下一波的浪潮了,应该说是和移动互联网、智能家居相关的。

李兴来:目前进入马来西亚的公司多数都是基础设施比较多的,比如建高楼建高铁,网络公司就比较少,除了腾讯和阿里。我也希望更多的互联网公司会在马来西亚落地,虽然我们人口不多,不过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东南亚地区每个国家的发展阶段都不同,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比较先进,柬埔寨就是相对欠发展的国家。

杨培锋:东南亚市场一直是我们很关心的市场,也是做得相对比较早的市场,最早取的标准很简单,人口5000万以上,GDP增长5%,画出了印尼、越南、菲律宾和印度。这也是一种方式,当时我们没有做足够的市场调研,其实互联网业务的人口基数和支付能力很重要,虽然后面不同国家有些不同。因为我是亲身去过东盟十国,真的是有固定的调研,目前来看印尼市场应该是发展非常好的。

现在中国和东盟关系也是不断有往来,我们也会经常去广西和南宁作为东盟的门户,不仅是我们这个行业,其实是跨行业的,但基础IT行业是很多IT行业的辅助,包括赋能的平台。单就区域来说,东南亚就是两印、越南和菲律宾,菲律宾也是人口很大的国家。我对菲律宾印象很深刻,昨天我和Jeff聊过,上个月我进了阿罗约,其实他们对中国市场是非常开放的,甚至会划很多地方给中国企业作为产业城,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原来我们做的就是基础建设,友商也拿到了牌照。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