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网络游戏 > 网页游戏 > 正文

从RPG的发展史来谈谈到底何为角色扮演游戏及其演变

发布时间:2020-03-18 22:43:31 所属栏目:网页游戏 来源:新浪游戏
导读:引言:Role-Playing Game,即RPG,是大多数玩家都接触过的一种游戏类型,哪怕你玩过的游戏其官方定义并非RPG,但也基本涵盖了许多RPG的元素。我们熟知的,远的如FC上的《吞食天地》GBA上的《宝可梦》,近的如《巫师3》《黑魂3》,哪怕还未发布的《赛博朋克

  如前文所提,RPG总结起来具备三大特性:“故事性”“成长性”“交互性”。ARPG作为RPG的分支,属于将其交互性放大的一种游戏类型。ARPG吸收了ACT游戏的即时性,用于弥补RPG游戏缓慢的节奏,同时又不失RPG系统的复杂以及剧情和世界观的设定。ARPG的诞生可以说既满足了玩家对于参与感的追求,同时使得游戏真实性大大提升。

  最早的ARPG说起来还在《DQ》之前,也就是《塞尔达传说》初代,但那时候游戏行业还处于探索期,未有明确定义与制作需求。但随着《恶魔城:月下夜想曲》《最终幻想7》这种尝试下将RPG与ACT相结合的游戏开始爆火,ARPG就成为了各大工作室游戏厂商竞相制作的游戏类型,不过那时候大多日系ARPG从成品看更多的都像是将RPG元素强制插入到一款ACT游戏中,生硬而混乱。

月下前的恶魔城并未出现如此丰富的装备道具系统,还都算得上纯粹的ACT游戏月下前的恶魔城并未出现如此丰富的装备道具系统,还都算得上纯粹的ACT游戏

  将ARPG推向全球市场并引导后续争相模仿的是1996年《暗黑破坏神》的诞生,其60°俯视角立体投影2.5D的画面风格一下成为了西方APRG的标配。那个时候由于计算机的普及,玩家发现鼠标操作对比按键手柄似乎多了几分顺畅感,这给了ARPG得天独厚的条件:快速执行世界行为中的交互性,如NPC对话拾取装备等;分类拣选方便,键盘为RPG元素的载动提供了便捷;通讯技术的发展,游戏全球化普及化。网游的爆火,也是从这段时期开始。

暗黑1暗黑1

  进入21世纪,中国玩家常接触的爆款网游几乎都是ARPG,如《传奇》《征途》《魔兽世界》等等,不过为了更好表现网游多人在线的特点,这些游戏被统称为MMORPG(Massive Multiplayer Online Role-Playing Game),即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对比单机ARPG将交互性进一步强化,如果说ARPG还只是玩家与电脑AI、NPC、游戏世界间的互动,那么MMORPG则在此基础上联动了真人玩家群体,从另一个层面解决了桌游时期找不到人玩的弊端,并且真人对比AI,胜在了难以预料的交互,玩家代入感会得到显着提升。

  世界的东方,虽然日系ARPG并未引爆全球效应,但日本游戏圈在那时有另一种RPG风格逐渐崛起:SRPG(Tactical RPG)即策略角色扮演游戏。其实写到这里我不禁思考,有时候人类的主流追求似乎真就存在地域差,或者说与文化息息相关,视如今各类射击游戏的爆火源起几乎皆为欧美,与更加追求紧张刺激的体验不同,东方玩家似乎更偏爱战术层面上的思考与抉择。

  SRPG对比RPG,强化了战略战术层面,放大了RPG“成长性”的特性。SRPG的成长性由于策略层面的强化,往往有着更为复杂的系统,诸如天气地形武器克制等。与RPG有着明显不同,在SRPG中,玩家的体验更类似“军师”角色,操作多个角色进行排兵布阵,与AI的对抗就像是两军阵前棋盘博弈,每个操作像一道道传令发出,最终取得战术上的胜利。也因此,SRPG在那个时期大多为战棋游戏,并且在剧情上,SRPG似乎更适合诠释诸如“军事”、“战争”等题材。

  我国的单机市场早年也相当流行SRPG,在网吧系统中依然可见诸如《炎龙骑士团》《风色幻想》等国产SRPG。同时,由于不必像ARPG那种需要即时而复杂的操作,掌机对于驱动SRPG显得更加合适,又恰逢21世纪初GBA、PSP的大肆引入,如《火焰纹章》《超级机器人大战》这类经典系列风靡国内单机市场。

火焰纹章:封印之剑火焰纹章:封印之剑

  RPG的现状

  《当传统RPG难以满足玩家口味,RPG是否已死?》这是笔者几年前在一本游戏杂志上看到的一篇外网翻译文章,文章标题表述了一切。从时间点上看,21世纪的前10年,由于各类网游冲击、第八世代主机市场的萎靡、MOBA类游戏的兴起等原因使得传统RPG渐渐失去市场,这一后果也导致了许多制作传统RPG的工作室或倒闭,或合并,或被收购,如黑岛工作室等。

  但RPG是否真的没落,我想并非如此。人如果不能迎合时代而改变就容易被淘汰,游戏亦如此,如果说前文提到的各种游戏特征特性被打上传统RPG的标签,那么新时代的RPG其实就被赋予了更多的定义。

  魂系游戏的诞生并非偶然,从《恶魔之魂》的铺垫到《黑暗之魂》的一鸣惊人,宫崎英高用另类革新的制作思维展现了ARPG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笔者算是一位资深魂系游戏爱好者,而魂系游戏给我最大的两个冲击点,一个是碎片化叙事,一个是巧妙的地图制作。碎片化叙事是将一个完整剧情、世界观以“碎片”的形式分散藏于游戏中的各个地方,玩家在流程推进途中需要自己收集线索进行整合推敲拼接故事的剧情和背景,这种叙述方式既巧妙又极大地提升了玩家的探索欲望;而在地图制作方面,由于3D技术的发展,地图制作不再拘泥于卷轴或横版,更多纵向延伸的场景开发思路被利用,魂系地图设计的巧妙在于各种捷径与意想不到的通道运用,看似诺达的场景被紧密连接起来,玩家常有这种感觉:以为走很远驻足环视才发现似乎又回到原点。这种地图设计既优化了一贯ACT与RPG流程地图推进式,又不像许多开放世界设计空洞而重复,同时也很好地为碎片化叙事提供了载体。自“魂”爆火后诸多“类魂”ARPG的竞相出现,也算是开辟了一种RPG的子分类。

黑暗之魂3黑暗之魂3

  当然,除了魂系游戏,RPG自然还能与AVG(冒险游戏)SLG(模拟游戏)STG(射击游戏)等等结合形成新的游戏模式。即便是ARPG,也有着采用新系统吸附式战斗的《王国之心3》《FF7重制版》;养成类RPG《女神异闻录5》也捧得过年度最佳;CRPG式微还是能诞生出《神界:原罪2》这种2019年媒体最高分的佳作。

FF7RE的吸附式战斗FF7RE的吸附式战斗

  随着互联网的发达,东西方RPG虽然各有特色,但也互相借鉴,RPG到了如今反而成为了一种制作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游戏中。RPG的各种特性赋予了它能强化游戏剧情的深度、能让玩家体验更加充分而真实、能使玩法更加多样,并且从大数据看RPG类游戏的游玩时间要远远大于其它类型的游戏。或许用业界的说法:传统型的RPG越来越少,需求度越来越低,但RPG这个游戏文化永不会消亡,你所游玩体验的,哪款不具备RPG元素呢?

  21世纪已过1/5,RPG的未来发展和趋势将走向何方我不得而知,但我相信这样有魅力的一种游戏形态会永远留存于玩家心中!

  后记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