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网络游戏 > 网页游戏 > 正文

有一群人用零成本,将垃圾小广告贴满了整个Steam

发布时间:2020-03-11 19:05:52 所属栏目:网页游戏 来源:新浪游戏
导读:最近,葡萄君的Steam上被贴满了小广告,放眼望去,它大概是这个样子。 葡萄君大概有一年多时间没有打开过《绝地求生》了,但还是成为了Steam社区流无差别投放的对象,而在群里聊天的时候葡萄君也发现,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不止我一个人。 葡萄君翻遍了Steam页
有一群人用零成本,将垃圾小广告贴满了整个Steam

  最近,葡萄君的Steam上被贴满了小广告,放眼望去,它大概是这个样子。

有一群人用零成本,将垃圾小广告贴满了整个Steam

  葡萄君大概有一年多时间没有打开过《绝地求生》了,但还是成为了Steam社区流无差别投放的对象,而在群里聊天的时候葡萄君也发现,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不止我一个人。

有一群人用零成本,将垃圾小广告贴满了整个Steam

  葡萄君翻遍了Steam页面,发现这些小广告主要集中在两个页面,一个是商店页面第五栏,也就是社区推荐栏,在以往,这里通常都是Steam鉴赏家对游戏的评论,但是现在每一次都能刷出这些小广告。

有一群人用零成本,将垃圾小广告贴满了整个Steam

  另一个,就是社区栏,就像上面那张动图里,这个页面已经彻底失守,几乎沦为小广告的阵地。

有一群人用零成本,将垃圾小广告贴满了整个Steam

  Steam主页的商店页面和社区页面已经沦陷了

  这个广告投放的操作实在是太骚了,用最低的成本就铺满全球最有名的PC游戏平台的社区资源位,玩家们想要在Steam商店里找游戏,或是通过社区寻找物品,就无可避免地被小广告侵袭。

  而且更难以置信的是,这手操作还是借V社的手来做的,Steam在近几个版本优化了社区功能,希望能更加智能地推送玩家评测,通过玩家互荐游戏,打造更贴近玩家的社区氛围。结果被小广告利用上之后,整个社区的风向似乎就不太对了。

  “零成本、低风险的广告投放策略”

  如果从广告投放的角度来看,这手小广告的操作效率要比过去高得多。

有一群人用零成本,将垃圾小广告贴满了整个Steam

  这些小广告直接选择在Steam社区里进行投放。以上面这个广告来看,小广告盯上的是一款名叫《Marbles on Stream》的游戏,发行于2018年,总评测数量247条,显示为特别好评,从玩家的评论来看,这是一款小众向有一定特色的独立游戏。

有一群人用零成本,将垃圾小广告贴满了整个Steam

  而名为“PUBG社区管理”的账号于3月6日在这个游戏下贴上了小广告,并刷了261个赞,Steam的社区智能推荐系统将其误识别为“有价值的鉴赏家评测”,纳入了社区推荐流。

有一群人用零成本,将垃圾小广告贴满了整个Steam

  游戏总评测数量只有两条,另一条玩家评测还得到了开发者回复

  其实Steam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此举来筛选优质评测,帮助独立游戏实现更多的曝光。

  在绿光计划结束之后,可以看到Steam对独立游戏一直都有着照顾,由于独立游戏在竞争力要远小于传统大厂制作的3A游戏,所以Steam希望拓展推荐位来给到独立游戏更多的曝光机会。

比如Steam年度奖项,就给到独立游戏很多曝光支持比如Steam年度奖项,就给到独立游戏很多曝光支持

  而发小广告者恰恰是利用了这一点。可以看到,在3月6日这天,发小广告者同时选择了十几款符合上述条件的小众独立游戏,给他们贴上了小广告。无独有偶的是,这些游戏的评测赞数均为261个,游戏体验的时长也均为半小时。

有一群人用零成本,将垃圾小广告贴满了整个Steam

  也就是说,这些发小广告者通过机械化的贴小广告和刷赞,就抢夺了原本属于独立游戏制作者的推荐资源,也让玩家对社区推荐流的信任度降低,从而难以达到最初推荐独立游戏的目的。

  那这些发小广告的人到底在带什么货呢?广告中已经明示,他们均指向了《绝地求生》的限时皮肤领取补偿,点击链接后出现的页面也做的像模像样,甚至标注了“绝地求生-Steam版本官方网站”来增加可信度。

标注为“绝地求生-Steam版本官方”的网站标注为“绝地求生-Steam版本官方”的网站

  不过在点击领取之后,链接只跳转了Steam账号登录页面,输入账号密码之后显示为页面错误。这手操作依旧是通过假冒官网来获取玩家信息,由于非官网渠道登录还可能存在账号风险。

  除了以上这种,还有一种广告投放的方式是在Steam的热门游戏下投放广告链接,比如在《绝地求生》以及《Dota2》的评测区内都能刷到许多类似的评测。由于评测刷赞数量难以纳入推荐流,所以采取了通过大量账号刷评测的方式来进行。

有一群人用零成本,将垃圾小广告贴满了整个Steam

  而在他们导入的链接中,则是假冒了日本游戏厂商I社以及其他游戏的官网,通过将MOD以及盗版游戏资源打包出售的形式从中获利。

但是I社不可能有中国官网但是I社不可能有中国官网

  从操作的手法上来看,这种广告投放的方式无限接近于现实中张贴的牛皮癣小广告。首先他们覆盖的流量巨大,包括Steam的商店以及社区页面都被铺满,甚至达到了刷屏的效果。

  其次他们投放广告的成本极低,以上面提到的账号“PUBG社区管理”为例,其账号中仅有两款游戏,却有着123篇评论,也就是说其采用的是评论后退款的策略,投放成本几乎为零。

  然而这种简单明了的操作破坏力却不小,不仅完全破坏了Steam原有的社区推荐流机制,而且原本属于独立游戏的大量曝光资源被小广告吃掉,降低了玩家对于Steam社区的信任度。

  从国区开放以来就没少过小广告

  虽说上面提到的两种小广告都是最近才出现的,不过从Steam国区开放以来就从来没有缺过小广告。

  在2017年左右,Steam的社区推荐流还不算完备,就有人通过加好友的方式来推广告,这种操作方式从国区开放以来一直沿用至今。

2017年通过好友添加推销药品的人2017年通过好友添加推销药品的人 2020年通过好友添加推销网站的人2020年通过好友添加推销网站的人

  Steam原本有社区流限制,只有在商店消费超过5美元才能开启添加好友的功能,不过这也难不倒他们,依旧是采用先操作后将游戏退款的策略,零成本实现推广,向众多玩家发送广告信息。

  葡萄君收到的其中一个“广告好友”邀请,该账号显示有两款游戏,但实际查询后只有《Dota2》一款免费游戏。

有一群人用零成本,将垃圾小广告贴满了整个Steam

  除了这个惯用手法,去年葡萄君还报道过一种新出现的广告套路,不过实际操作者是一些国产页游厂商,他们把页游运作模式中常用的 SEO 关键词优化那一套玩法,也搬到了Steam上。

  具体玩法牵涉到平台的搜索机制:在 Steam 上,一款游戏的简介如果带有你所搜索的关键词,那么它也能被找到。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