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通信厂商不积极,O-RAN路在何方?
“从基站产业链来看,‘进口替代’含金量最高的环节就是射频器件。从 O-RAN 产业变革机会来看,可能会给一些核心元器件和核心软件厂商带来机会,比如处理器、协议栈软件、基带处理软件、操作系统等等,毕竟原来这些都是封闭到无法进入的领域。从投资机构角度来看,单纯依靠 O-RAN 的机会,再出现几个中兴华为,可能性是不大的,毕竟中兴华为也是会跳舞的大象,不会任凭市场将他们甩开,这是很多投资机构的共识。但对于整个生态中是否存在其他投资机会这个问题,这一点是肯定的,随着市场的演进,核心设备的解耦合,从小基站入手,会慢慢培养一批小基站设备商、核心部件供应商,这些即便无法成为新的中兴华为,在资本市场也是有很高的投资价值,因为这个市场足够大,能够容纳太多的独角兽。” 步日欣补充道。 写在最后 开放和封闭是对立且矛盾的模式,两个模式各有优劣,开放可以通过多样化和开放性来降低成本、推动技术演进,封闭性可以通过一致性和可控性来提高效率。但目前针对电信设备行业,特别是无线通信基站行业,已经形成了封闭设备和系统的行业现状,有限数量的供应商和有限数量的客户,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平衡,这是有其存在合理性的,要打破既有的稳固模式,不会那么顺利。 此外,即使 O-RAN 推广顺利,也不意味着会冒出一堆电信设备供应商,更不意味着运营商自己采购标准化零部件进行设备组装,最后的市场格局也肯定是较高的市场集中度,产品责任也必然落在类似于中兴、华为这样的设备供应商身上,只是理想状态下 O-RAN 设备不再是黑盒设备,此时的设备供应商的产品更加开放与智能。至于网络的运维,还是依赖运营商自身团队,但也必须承认,设备的开放性越高、产品越多样化,运维工作会越复杂,会给运营商运维工作带来更高挑战。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