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苹果“芯”基建简史

发布时间:2020-06-28 09:46:11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站长网
导读:目前,苹果公司手里的iPhone、iPad、AirPods、Apple Watch等主力产品早就用上了各种各样的自研芯片,从SoC到网络连接、安全等等,只剩Mac系列电脑。不论是iMac还是MacBook,其芯片上仍然还印着一个大大的“Intel”Logo。 一旦苹果实现了Mac芯片自给自足,

性能的绝对优势也是自研的甜头之一。通过自研,芯片性能不必再受制于人,苹果iPhone中的A系芯片,迭代至今,其性能已经接近部分入门级台式机CPU。许多人都知道苹果iOS系统的流畅体验,但这流畅体验则需要强大的性能作为保障。

正如现在做终端的厂商常说的一句话,“一切脱离硬件谈软件的,都是耍流氓。”


苹果“芯”基建简史


▲苹果A12与同时期高通、华为SoC Geekbench测试成绩对比

并且更先进的芯片制程工艺也带来了更低的功耗、更轻薄的机身、更持久的续航,这些都是苹果最为看重的产品设计。曾经有苹果工程师透露,当初苹果AirPower无线充电板项目最终流产,一部分原因就是苹果执意将温度控制在36度以内,不愿妥协,因为苹果说,这是要给手表充电的,手表热了,那怎么办?

苹果对于产品设计的执念,必须要靠强大的硬件做支撑。

当然,硬件与软件的打通所带来的流畅使用体验,也是苹果硬件生态的核心竞争力。芯片的架构设计简单来说是告诉CPU该怎样去执行代码。苹果的芯片是自己设计的,操作系统是自己设计的。两个同根之人用母语交谈,效率自然比异国人用再好的翻译机交流都更加顺畅。


苹果“芯”基建简史


除了给用户带来的体验提升,自研芯片也让苹果核心技术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苹果可以对研发工作掌握十足的自主权,避免了向三星等竞争对手泄密的风险。

苹果的芯片,似乎永远像个“黑盒”,苹果也不希望你了解,他只希望你用着“爽”就可以了。就算你执意将小黑盒破拆开,也只会面对数百亿密集排布的晶体管,而无从下手。

05、二十年执念,从软件到硬件生态帝国

苹果这种对于自研的“执念”,其实是植根于他们基因中的。英特尔前CEO欧德宁跟乔布斯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他就曾经直接点破说,“这只是乔布斯控制欲的另一个表现,他想控制产品的每一个环节,从芯片到材料。”

在乔布斯的时代,软件是苹果的灵魂,也是苹果起家的本领,但苹果知道软件需要强大的硬件支撑才能带来更好的体验,因此他们开始构建自己软件+硬件的整体生态版图,而芯片,则是沉于硬件下面的一盘大棋。

2011年,库克接棒,他扛起乔老爷子的意志,继续深耕硬件和软件,并集中攻克所剩不多的芯片硬骨头。从Apple Watch到AirPods,从Swift编程语言到iPad OS,而这次拿下Mac芯片,则补齐了最后一块短板。


苹果“芯”基建简史


自此,苹果二十多年的软硬件生态版图再次来到新的阶段。

06、结语:科技圈食物链顶端的生存法则

从苹果造芯的初衷,到他们一步步招兵买马,从0到1建立自己的芯片帝国并开枝散叶,我们能感受到苹果造芯的决心,我们更可以看到其落地产品为他们自身带来的巨大利益和为消费者带来的优质体验。

而这一次,苹果要动真格的,将最后一块被他人掌控的芯片业务重新拿到自己的手里。届时,苹果所有核心硬件产品的芯片都将实现自研。1994年,苹果Mac处理器从摩托罗拉转向IBM;2005年从IBM转向英特尔。十五年过去了,下一个属于苹果自己的Mac芯片时代即将到来。

放眼全球科技巨头,将芯片、系统、终端产品都握在手里的,唯有三星、苹果和华为这极少数几家,有意思的是,他们恰好也是全球智能手机行业的头三位玩家。不过三星虽枝叶繁茂,却在智能手机之外的AIoT设备领域少有亮眼表现,华为相对全面,但其全球化发展却频频受阻。

苹果,在这三个方面的优势则不言而喻。可以说,虽然苹果不可能短时间撼动PC界的“Wintel”生态,但苹果芯片生态帝国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


苹果“芯”基建简史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智东西(zhidxcom)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