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新基建”,不容易

发布时间:2020-06-28 09:39:08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站长网
导读:2016年4月,联想集团CEO杨元庆把数据中心独立出来,成立数据中心业务集团(DCG)。杨元庆表示新的DCG将更快速、更灵敏、更有力地挑战竞争对手,这一业务的利润比PC还高。时间已经过去四年多了,数据中心成功创下了连续亏损16个季度的记录,与当初设想相去

2016年4月,联想集团CEO杨元庆把数据中心独立出来,成立数据中心业务集团(DCG)。杨元庆表示新的DCG将更快速、更灵敏、更有力地挑战竞争对手,这一业务的利润比PC还高。时间已经过去四年多了,数据中心成功创下了连续亏损16个季度的记录,与当初设想相去甚远。

2018年8月1日下午,一群来自五金电镀公司、铝厂、装修公司的人聚在了深圳市长丰工业园里,只为了一个目的——从容一电动公司讨回欠款。容一电动成立于2003年,开始的时候老老实实地做五金制品、模具、机箱和微波电子元器件,过得还算滋润。2014年,公司看到了充电桩市场的一片蓝海,毅然决然地转型做充电桩。四年过去,公司以欠款8225万并申请破产收尾。

在“新基建”行业受挫的企业远非这两家,其中与容一电动同期退出充电桩市场的企业就不下十家,包括曾经的充电桩“第一股”富电绿能。

为何如此多家企业在冲向“新基建”蓝海时,一头扎在了沙滩上?

本文参考《新基建:全球大变局下的中国经济新引擎》一书,探讨了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充电桩等“新基建”项目各自头疼的难题。

01、昂贵的5G基站

5G好用,这是共识。高网速、低延时和高额连接设备数,哪一点都比现在的4G香得多(参见文章:5G之争),但要普及5G并不容易,其中最难的问题是基站的成本。

第一大成本是建设费用。

5G基站建设费用有多高?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2019年10月30日在中国信息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前期每个5G基站投入成本是4G的3倍左右。”

不仅单个成本高,5G基站对数量的要求也高。简单说一下原理,我国5G宏基站建设主要采用Sub-6GHz,频率远高于4G。电磁波的频率越高,传输距离越短,因此,5G基站的覆盖范围也小于4G。具体而言,4G基站覆盖面积在1000m左右,5G根据技术和场景要求的不同分布在100m到300m的范围。要达到4G的覆盖面积,5G基站需数倍才可以。

具体需要多少基站?在2018年的世界光纤光缆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5G 基站数将是 4G 的四到五倍。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截止2019年底,4G基站总数为544万个,用户渗透率为80%。按比例估算,需要数千万个5G基站才能达到目前的覆盖范围。前工信部部长李毅中也验证了这一猜想,他表示未来七到八年要拿1.2万亿到1.7万亿做基站建设,建设的数量将达到上千万个。而截至今年6月6日,5G牌照发放过了整整一年,中国5G基站数约25万个,预计今年年底将有60万个,距离基本覆盖还有较大差距。

5G基站建设完就可以松一口气了吗?也不是,养基站也非常烧钱。根据中国铁塔的报告,华为、中兴、大唐的5G基站单系统的典型功耗分别为3500W、3255W、4940W,而一般4G的单系统功耗仅为1300W,这使得每个5G基站月度电费约为4G的四倍,在大概五千人民币。

高额的成本除了使得运营商不堪负重,更重要的是使得基于5G的市场难以形成。

举个例子。在2008年3G刚兴起时,快速定位功能已经可以实现,然而为何该功能的普及使用却是在2015年?一方面是因为2013年之前智能手机还是新潮品,大部分人用不起也没必要;另一方面,移动设备的流量包价格高昂,消费者也吃不消。

这一情况持续了数年,直到2013年到2015年发生了两个关键改变:一是智能手机成本骤降,技术逐步成熟。在此期间,智能手机的价格下降到大众可以接受的水平,大众机型的功能也成熟到足以支持市面上常用的APP。二是网络资费下降。2013年最早一批的4G套餐费用1G是138元,而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宽带资费水平报告》,2019年第四季度,我国移动数据流量平均资费已降到5元/GB。随着成本的降低,智能手机得以在小城市以及广大农村普及,网约车、外卖平台为代表的基于“快速定位”的运用才得以流行。

4G网络在2016年后才大规模普及

“新基建”,不容易

2013年广东移动的首款“昂贵”的4G套餐

“新基建”,不容易

图片来源:中关村在线

如今,5G基站也面临着类似“快速定位”的市场成型问题。根据ITU(国际电信联盟)的愿景,5G将主要应用于三大场景:eMBB(增强移动宽带)、mMTC(大规模物联网)、URLLC(超高可靠与低时延通信)。无一例外,这些场景需要在5G成本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才能够普及。

为高成本而烦恼的不仅是5G,数据中心和充电桩也面临类似的困境。

我们先说说数据中心。

02、数据中心的两座大山

成本和市场成型的问题也让数据中心头疼不已。

第一还还得说成本,这里的成本主要是电力成本,数据中心是名副其实的“电老虎”。

2019年底,我国数据中心机架有227万个,其耗电量相当于1.5个上海市耗电量或1.6个三峡发电站的发电量。以第三方数据中心厂商光环新网为例,数据中心2018、2019年分别有46.8%、44.8%的支出是在电费上*。

注:数据来源于光环新网2018、2019年年报

决定电耗成本关键因素是温度。数据中心的半导体器件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没有及时把热散走,就会使集成电路和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形成结晶,这种结晶会影响计算机性能和可靠性。室温每增加10℃,其可靠性约下降25%,当器件周围的环境大约超过60℃时,就将引起计算机发生故障。为了保证机房温度正常,数据中心需要使用散热系统(常用的有风冷系统、液冷系统、蒸发冷却系统或封闭冷却系统等系统)。这些系统各有优劣,但无一例外都将耗费大量电能。目前,全国数据中心平均PUE为1.6,这意味着设备制冷等额外耗能是IT设备耗能的60%。

注:PUE为耗能衡量标准,数据中心总能耗/IT设备能耗,其中数据中心总能耗包括IT设备能耗和制冷、配电等系统的能耗,其值大于1,越接近1表明非IT设备耗能越少,即能效水平越好。

为了减少降温能耗,低温多雨的地区成为数据中心建立的首选。例如苹果系统的云端服务iCloud,就是由贵州信息园的云上贵州运营的(该地区数据中心平均PUE为1.3),微软甚至尝试把大数据中心建在了海底。

数据中心机架数,万个

“新基建”,不容易

数据来源:电子信息发展研究院 恒大研究院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