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银行 VS 南京银行:人工智能布局全面PK
持续大零售营销管理平台2.0版本升级 ,推进零售客 户标签体系建设,完善客户画像与行为分析,为客户提供精准化 、个性化的产品服务组合 。依托人工智能,布局智慧金融,为客户资产配置提供更专业的系统数据支撑。 金融科技建设方面 :推动LPR利率互换交易在SUMMIT系统实施,进行黄金交易结算管理系统的国密改造。 南京银行成立于1996年2月8日,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先后于2001年、2005年引入国际金融公司和法国巴黎银行入股,在全国城商行中率先启动上市辅导程序并于2007年成功上市。 目前注册资本为84.82亿元,资产规模12432.69亿元(截至2018年末),下辖17家分行,191家营业网点,2016年,实现布局京沪杭及江苏省内设区市全覆盖。 在银行业,金融科技不仅仅是业务增长点,甚至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重新排序”的关键竞争力,而人工智能作为金融科技中最重要的一环之一,人工智能应用成为银行在金融科技战场争夺的重要领域。 2019年南京银行首次成功对接法巴意大利Connexis系统 ,落地苏州分行法巴推介意大利客户SWIFT资金划转业务并予 以复制推广。 科技赋能全面开启,重点打造数据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2019年已实现鑫微贷 业务模式的开发落地。启动了公司客户线上服务平台建设咨询项目,持续推动外币运营能力的提升。 在银行主要业务上,南京银行已经人工智能应用投放到实际场景当中。根据南京银行最新披露的信息,银行在风控审查、生物识别、网点建设、客服和移动支付领域都有相关的人工智能应用。作为一家全国排名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江苏银行的城商行,南京银行通过人工智能科技赋能,在业务端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在资产端和利润端均有体现。 图1-1:南京银行人工智能应用布局 资料来源:南京银行历年年报 南京银行人工智能具体应用领域 1.网络金融业务创新突破 南京银行优化“你好银行”APP功能体验,创新应用OCR 、人脸识别 、远程视频客服等金融科技,推出“享富”系列互联网投资产品,上线支付宝、微信小程序等轻量级载体。加快场景化金融建设,推进互联网用户数字化运营体系,上线精准营销系统。 2.渠道与客户服务优化升级 南京银行在年报中指出,深入挖掘线上线下全渠道价值,不断丰富渠道服务手段 、创新服务场景。 进一步拓展移动端线上化服务功能,推进手机银行、个人网银迭代升级,实现零售业务线上化。完成手机银行与你好银行APP的合并建设,提升“鑫e伴”服务功能 ,实现传统客户与互联网客户、零售客户与小微客户移动端一站式服务。 加快布局生活场景,上线 泛金融生活服务平台“鑫e商城”,并通过线下网点体验区的建设,实现“网点、APP、场景” 等线上线下渠道联动,丰富零售客户获客、活客手段。持续推进网点形象标准化建设,加速推广厅堂各类智能化设备及数字化系统。 依托远程视频、人脸识别技术推动智能客服建设,实践外呼营销作业,加快远程银行中心转型。 3.金融同业业务调优结构提升效益 南京银行积极运用金融科技,升级鑫同业系统、票据系统、同业大数据平台,实现鑫同业及票据系统移动化。打造信用评级系统提升风控能力,升级鑫债评系统,上线鑫同信系统,探索智能科技在同业领域的更多应用。为鑫合易家公司提供金融市场领域科技产品支撑,增加科技产品供给,助力科技产品推广,累计为25家同业机构共享93个科技产品。 4.银行卡业务模式创新 南京银行信用卡业务围绕“年轻化 、多元化 、场景化”的发展方向,以信用卡产品为抓手、互联网平台为场景、移动支付为媒介,携手京东金融,发行南京银行京东金 融联名信用卡 ;依托智能终端和移动PAD,形成“线上平台引流+消费场景获客+线下交叉营销+综合价值提升”立体营销获客模式,实现线上化、综合化发展。 截至2019年末,公司借记卡累计发卡2,109.38万张,较年初增加750.61万张,增幅55.24%;信用卡累计发行56.56万张,较年初新增23.11万张 ;信用卡实现透支余额47.22亿元,较年初新增10.51亿元。 5. 智能风控 在智能风控领域,南京银行通过“鑫梦享”计划,展开了与互联网龙头企业深入合作的互联网金融联营业务模式。南京银行结合多渠道征信、反欺诈、黑名单数据库等技术开发,利用大数据风控技术进行线上放贷,打造出一种合作共赢的新生态。通过“鑫云+”平台的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加持,南京银行平均每个客户放款时间只需1秒,日处理订单量可达到100万笔,是原来的10倍。此外,南京银行的客户维护成本也降为原来的1/10。 6. 智能网点 在智能网点建设上,南京银行持续推广布放智能柜台、快窗快柜等自助机具,完善了智能柜台业务功能,实现了对柜面同类业务八成以上的替代。另外,南京银行还升级网点厅堂管理体系,加速推广预约取号、智能排队、智能客户识别等网点智能化服务模式,优化客户体验。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