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的物联网产业曾差点“跌倒”在爆发之前......
物联网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各从业人员的坚持与努力,作为物联网行业的深度观察者和研究者,物联网智库致力于从物联网整个行业中挖掘出有价值、有深度、有共鸣的内容,特推出【物深度】专栏以飨读者。本文是【物深度】专栏第002篇文章,主角为以LoRa为代表的低功耗广域网。 2018年1月初,南京大雪,大量车次因为天气的影响而被迫停运,中兴克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业花了不少功夫才抢到一张从南京到北京的高铁商务座车票,又在车上足足等了5个小时才发车;几乎差不多同一时间,大洋彼岸,长期在美国工作和生活的Semtech无线和传感事业部副总裁(现为Semtech中国区销售副总裁)黄旭东,暂且推掉手头的其他工作,克服时差和各种问题,火速飞往了北京。 他们都是为了同一件事而来——就在半个月之前的2017年12月14日,工信部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则名为《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的公告。 其中的一些条款对物联网领域的重要连接技术——低功耗广域物联网的组网、连接造成了直接影响,可能导致LoRa、非授权频谱NB-IoT、Sigfox、ZETA、Weightless等通信技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业务直接受到“重挫”,波及的物联网企业达上千家,涉及到的行业应用更是数量巨大。如果终稿按照这一版本施行,无异于让正在跑步向前的物联网产业狠狠跌一个跟头。 Semtech和克拉科技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此次而来,正是为了积极“自救”,将物联网业界的声音及时传递给监管层。 当然,不只是他们,在接下来的半个月内,包括升哲科技、门思科技、博大光通、南鹏物联、唯传科技、艾森智能在内的一百多家物联网企业相继派出代表,从深圳、武汉、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地自发赶往北京。 2018年1月11日上午,上百家物联网企业代表齐聚北京,就《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在会上就十点意见达成共识。会后,大家将签字盖章过的“十点共识”进行汇总,由几家企业代表统一提交给工信部。 2018年11月28日,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在认真梳理分析反馈意见建议并与相关单位协调和沟通基础上,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完善和修改,发布了进一步征求意见的公告。 时隔一年后的2019年11月28日,在平衡各方面诉求的基础上,工信部正式发布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相关公告。与最初的《征求意见稿》相比,这一版删去了对低功耗广域网产业发展限制最“严”的规定,可以说是摘去了相关企业头上的“紧箍咒”。至此,针对微功率设备监管制度的“靴子”终于落地。 站在当下,回望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物联网智库认为这是值得在中国物联网发展史上留名的一次重要事件。 对政策制定方来说:从一开始的《征求意见稿》,到广泛听取产业界声音,再到组织专家召开相关研讨会进行论证,最后到政策的正式落地,整个过程充分展现了政府出台政策的科学性、严谨性、灵活性和包容性,可谓是当前环境下良好的行业政策制定样本。 对相关企业而言:由于此前该领域的监管方面存在一定空白,所以企业对“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没有清晰的认知,而现在政策的落地则给业界吃了颗“定心丸”。只要在法律规定的合法范围内,企业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开展相关业务。 对整个物联网产业而言: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合理的政策引导,自此,物联网产业可以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一路大踏步向前。 风平:“洪水总要找到出口” 汽车在马路上跑,需要占用一定的车道,同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也需要占用“车道”,我们称之为频谱。 就像一条车道被占用了其它车辆就无法通行那样,如果同一时间有两个人在相同的信道里发射电磁波,就会出现相互干扰的现象。因为目前可用的频谱资源十分有限,所以为了通信顺畅,就要分配不同的人、不同的应用在不同频段。 我国的频段划分属于行政划分,由主管部门进行合理分配;欧美国家则是市场主导,频段是用来拍卖的,但二者的相同点是都需要获得授权才能使用。 然而并非所有的频段都需要基于授权才能使用,典型的比如ISM频段(Industrial?Scientific?Medical?Band)。 ISM的中文意思分别是工业的(Industrial)、科学的(Scientific)和医学的(Medical),顾名思义,ISM频段就是各国挪出某一段频段主要开放给工业,科学和医学机构使用。应用这些频段无需许可证或费用,只需要遵守一定的发射功率(一般低于1W),并且不要对其它频段造成干扰即可。目前,许多国家的无线电设备(尤其是家用设备)都使用了ISM频段,如车库门控制器、无绳电话、无线鼠标、蓝牙耳机以及无线局域网等等…… ISM频段在各国的规定并不统一:如美国有三个频段902-928 MHz、2400-2484.5 MHz及5725-5850 MHz;欧洲900MHz的频段则有部分用于GSM通信;而2.4GHz为各国共同的ISM频段。因此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b/IEEE 802.11g),蓝牙,ZigBee等无线网络,均可工作在2.4GHz频段上。 和欧美国家不同,除国际通用频段之外,中国并没有1GHz以下专有的ISM频段,这就导致体量日益增多的微功率联网设备想要通信,却没有合适的“车道”可以跑车。 如果说人与人之间的通信是高度同质化的需求,那么物与物之间的通信则正好相反,是高度碎片化的,应用场景繁多,仅靠电信运营商单一的重量级网络无法满足大量低端物联网设备轻量级、极低成本、极低功耗、自主可控、按需部署等需求。 正如克拉科技刘建业所说:“洪水嘛,总要有出口。因为市场有需求,所以总要找到一个出口。” 470-510M频段就是市场找到的那个“洪水出口”。由于广电模改数,很多地区的电视台都不再使用该频段了,并且无线电管理局98年以来一直允许该频段用于微功耗仪表计量使用,这40M频段在全国范围内都属于大部分范围底噪良好的可用频段,也因此成为物联网领域事实上的标准——因为彼时物联网领域的核心应用就是各类计量仪表。 而后,随着物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日益繁多,部分物联网企业进一步扩大了其应用范围,扩展到井盖、路灯等新型联网设备和更多复杂的应用场景。使用时,大家都在努力遵循发射功率和占用时长的技术要求,避免自我干扰。 无线电管理局前期对470-510MHz频段较为宽松的管理政策,事实上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物联网应用的大力发展。但不得不说,这类行为也相当于是企业在监管的“灰色地带”里试探,此种局面的形成也实属无奈,核心原因是中国根本就没有其他可用的物联网频段。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20多年来,国内有上亿台微功率民用计量设备工作于470—510MHz 频段,有的已经在网运行十多年,而国内基于非授权频谱的低功耗广域网络部署和硬件设备制造也均集中在该频段上。 虽然20年来一直风平浪静,但历史遗留的问题总归需要被解决,监管的“模糊地带”迟早需要被厘清,因而也为之后的事件埋下了隐患。 风起:几个“小道消息” “实际早在2015年,《征求意见稿》出来之前,我们已经听到一些风言风语,说无线电管理局会加强对基于非授权频段技术的监管。”一位不便于透露姓名的行业企业代表在接受物联网智库采访时如此表示。 克拉科技刘建业同样也表示听到了类似的风声,他进一步补充道,“那时候只是些小道消息,还有传说称可能有人在背后运作,想借着政府对频谱管理的由头,趁机打压LoRa。”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