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的2019年:小败局和小幸运,开启下一个黄金十年
最近,美国的部分车主收到了「全自动驾驶预览」的更新,Autopilot 的能力大幅提升,已经能够识别信号灯、交通标示、垃圾桶以及路面标识等目标。特斯拉也计划在 2020 年第一季度开始为老车主升级自动驾驶 3.0 版本计算硬件。 另外,别忘了特斯拉已经在研发下一代自动驾驶芯片了,预计将在未来两年内实现量产,性能将比一代芯片要好上 3 倍。 法雷奥和 Velodyne 的激光雷达大生意 说完自动驾驶计算硬件,再来看看自动驾驶感知硬件——激光雷达。 2019 年 7 月,作为全球第一家将激光雷达安装到量产车型上的一级供应商,法雷奥忍不住兴奋之情向外界宣布喜讯:已经从四家全球主流车企处获得了激光雷达传感器订单,这些订单的总价值约为 5 亿欧元(约合 5.6 亿美元)。 但法雷奥并未透露这些车企是谁,此前已经采用 Scala 产品的奥迪,应该会在其列。 数据显示,法雷奥第一代 Scala 激光雷达的全球出货量已经超过了 10 万台。 2020 年,法雷奥计划推出垂直视场角增加 3 倍的 Scala 第二代产品;到 2021 年,还将推出 Scala 的第三代产品——采用 MEMS 扫描镜的固态激光雷达。 同样是激光雷达领域的翘楚,Velodyne 在 2019 年 10 月 23 日宣布与韩国零部件供应商现代摩比斯合作,将大规模生产 L3 级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系统。 此外,现代摩比斯还向 Velodyne 投资了 5000 万美元。 根据协议,Velodyne 和现代摩比斯将在 2021 年推出 L3 级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系统,会率先面向亚洲市场供应这一系统,随后逐步扩展到北美和欧洲市场。 Velodnye 与现代摩比斯的合作订单将持续 7 年。 从 2023 年到 2030 年,Velodyne 每年将为现代汽车提供 40 万颗激光雷达。其中,2023 到 2025 年涉及 5 个车型,2025 年之后将达到 10 个车型。 在 2023 年-2025 年的五个车型中,每辆车的标准配置是,前保险杠上放 2 颗 4 通道 40 线的激光雷达,车身周边再嵌入 3-5 颗 Velabit 激光雷达满足防碰撞需要,整体成本不超过 1500 元美金。 从 2025 年到 2030 年,每年每辆车激光雷达成本下行不低于 200-250 美金,最终将达到百元美金。 更早之前,Velodyne 和瑞典供应商 Veoneer 宣布将为福特计划 2021 年中期推出的首款自动驾驶车辆提供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据称这是一个超过 10 亿美金的订单。 虽然在中国市场遭遇了一些挫折,Velodyne 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依然不容小觑。 Drive.ai 的小败局、DeepScale 的小幸运 起家于硅谷、斯坦福精英、吴恩达背书,Drive.ai 曾是自动驾驶圈里的明星公司。 但奈何世事无常,盛极而衰只在转瞬之间。在 2 亿美元估值的高位,Drive.ai 于2019 年 6 月正式关停,大部分员工出走,联合创始人王弢选择加入小鹏汽车,继续从事自动驾驶研究。 苹果成为了接盘者,通过「招聘式并购」的方式,苹果将 Drive.ai 的部分人才、车辆资产和全部知识产权收入囊中,但没人知道苹果为此掏了多少腰包。 诸多 Drive.ai 的元老和骨干加入了苹果的特殊项目组(SPG),开始为苹果的自动驾驶汽车研发贡献心力。 在存在的 3 年时间里,Drive.ai 的团队一直在搭建自己的自动驾驶平台,用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打造高性价比的自动驾驶软件,瞄准 L4/L5 级自动驾驶、开展自动驾驶车队运营服务。 在自动驾驶车辆的落地运营方面也展开了尝试,可以说小有成就。 有媒体称,Drive.ai 的创始团队间存在内斗,这是加速其走向没落的主要原因。但这一切都不会再有定论。 即使有苹果站出来接盘,Drive.ai 的关停依然是 2019 年自动驾驶领域的小败局。俱往矣,希望不会有后来者重蹈覆辙。 与 Drive.ai 相比,DeepScale 要幸运一些,这家不那么引人注目的自动驾驶感知创业公司在受到特斯拉的青睐时,团队成员还不到 40 人,已经拿到 1800 万美元融资,估值过亿美元。 正值资本寒冬,在这个时候被特斯拉收购,可以说是比较安全的选项。 10 月 1 日,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主动在推特上宣布自己加入了特斯拉 Autopilot 团队,跟随他加入特斯拉的还有 DeepScale 软件工程团队的大部分成员。而 DeepScale 的市场、商务团队则选择了离职。 DeepScale 的长处在于自动驾驶的「感知前融合」:利用的是原始数据做感知融合,而不像大多数竞争对手采用的是目标数据。 此外,DeepScale 的团队还非常擅长于重新设计神经网络,以优化计算机视觉模型和神经网络的运行速度,减少内存和算力的使用。 这些优势最终让谨慎的特斯拉按下了「心动按钮」,但特斯拉并未透露具体的收购金额。 有分析认为,特斯拉对 DeepScale 的收购,与苹果收购 Drive.ai 一样,同属于「招聘式并购」的范畴。 Nuro.ai 的 9.4 亿美金「开年大礼包」 硅谷自动驾驶公司 Nuro.ai 2019 年 2 月 11 日在推特宣布获得来自软银的 9.4 亿美元融资的时候,国内还在过春节。 这笔接近 10 亿美元的融资,就像是送给 Nuro.ai 的「开年大礼包」。 在这之前,Aurora 也拿到了有亚马逊参与的 5.3 亿美元投资。Nuro.ai 和 Aurora 一起,通过两起巨额融资新闻,为 2019 年的全球自动驾驶行业开了「钱景」。 和大多数自动驾驶方案商走 Robotaxi 路线不同,Nuro.ai 做的是无人驾驶配送。这条赛道并不见得沉寂,但肯定没有 Robotaxi 那边热闹。 软银的野心足够大,载人和载货「我都要」。 在软银的投注下,Nuro.ai 共计获得超过 10 亿美元融资,成为无人配送领域的佼佼者。 此前,Nuro.ai 已经推出了无人配送车产品,与美国生鲜连锁超市 Kroger 达成合作提供生鲜无人配送服务。 Nuro.ai 计划用这笔融资扩大无人车队规模,为更多合作伙伴提供服务,同时也将引入更多人才来进一步发展、商业化其自动驾驶技术。 2019 年 12 月,Nuro.ai 在美国休斯敦地区与沃尔玛展开无人配送合作,看来,这笔钱花出了一定效果。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2020 年已经到来。 下一个 10 年,越来越多的资金会向头部自动驾驶企业聚集;车企与自动驾驶系统和零部件供应商的合作将更加紧密;Robotaxi 的落地潮流也将全球盛行。 淘汰赛已经开启,赛况将更加激烈。各位参赛选手,请做好充足准备。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