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群雄割据:中国互联网的围城

发布时间:2016-06-13 16:07:55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新浪科技
导读:自中国市场经济时代拉开大幕之后,对于中国的创业者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国家层面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了国策,而这个概念提出的时间节点,又是一场

BAT生而为垄断竞争

“目前是BAT历史积累的优势的红利释放期。”秦朔这么看待当下的互联网时代。

在这些互联网巨头看来,现在是“资本战略大于产品突破”,事实上自从2011年的微信出现以后,巨头们的创新可以说越来越少,由于他们已经形成的寡头化、平台化与生态化优势,因此造成了所谓的“漩涡效应”,新的公司和应用越是发展,就越将感受到漩涡对他们的吸附力,这种吸附力将迫使他们站队。

在过去数年中,随着BAT的不断壮大,一个更为明显的例子似乎可以体现这种漩涡效应带来的影响。自从BAT以后,鲜少有纯互联网公司能够对他们造成明显的冲击,无论是滴滴出行还是京东,背后还是摆脱不了他们的影子,而当下的另一波明星公司,小米、乐视,以及向互联网转型后的华为,无不是从硬件加软件或内容的方向取得了突破,包括软件起家的奇虎360,也正在全力想掌握住硬件的入口。事实上,如果是纯粹的互联网领域,BAT的垄断性在进一步加强。

BAT形成垄断的原因,在不少业内人士事看来,在于互联网的自身的性质。这其中,信息与用户是一个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互联网的网络效应是能够带来规模收益的。对于传统产业来说,它们是随着规模的阔大,利润是呈下降的态势,而互联网恰恰相反,因此只有规模不断壮大,利润才能够最大化。

同时,基于“信息”,在传统的交易中,信息是本地化的,它们只存在于交易双方之间,但通过互联网,这些信息是不会被遗忘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作为第三方支付系统,能够收集无限多的信息,一个人最喜欢去哪里购物,购买什么价位的商品,每个月购物的频次,它们将为用户建立档案,包括了个人关系的图谱、行为模式以及通常很难观察到的用户偏好。利用这些细节信息,互联网巨头可以很轻松地超越传统工业边界。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