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割据:中国互联网的围城
王砚波向新浪科技表示,一方面,互联网的垄断确实存在,随着创业公司感受到压力,会被迫加入大公司“阵营”,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巨头所主导的“大数据+资本+合作”的模式同样创造了许多跨行业的创新机会。蚂蚁金服的互联网金融,腾讯探索的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以及京东的产品众筹都是很好的案例。 同样,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被巨头看重对于最优秀的创业者来讲也是一种激励。 因为腾讯做了微信,创业者再想做一个微信基本上是没有成功的可能性,滴滴和优步在互联网出行的高速发展,挤压得同质化创业的创新空间所剩无几,从这个角度来讲,创新变得异常艰难。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当滴滴获得了阿里与腾讯,甚至苹果的投资,获得了巨头的资本和资源,在未来或许真的能够成功变成类似微信一样的高频入口,于是滴滴能够在入口上叠加其他的业务,从而形成下一代的入口平台,这个创新是非常强大的。 “优秀的创业者除了要具备难以被大公司模仿的创新能力之外,还应该学会在不站队的前提下,借助大公司的力量来发展自己。”在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张震看来,在工业时代,一旦某一产业形成“围城”,新公司要在相应的产业获取重要的一席之地确实会比较困难。但放在移动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语境下,这个结论很可能是不完全成立的。 有意思的现象是,互联网围城是不断在变化与重构的。在工业时代,信息流动集中、稳定而缓慢,整个社会的行为和消费习惯也因此呈现较为平缓的变化态势,但随着进入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时代后,人们获取信息的流量入口、沟通信息的方式和消费习惯都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演进而不断变化,在张震看来,无论是中国和美国,社交平台每超过5年就会重新洗一次牌。 “在这种趋势下,即便是BAT也不得不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如果大公司在趋势面前出现战略战术的失误,可能是要承受严重的后果,诺基亚、摩托罗拉、柯达这些巨头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张震告诉新浪科技,正是因为用户行为和消费习惯的快速整体变化,可能会让新的产品从中孕育而生,这就给创业公司提供了脱颖而出的机会。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那些敢于对垄断“说不”的人。阿里曾经多次向美团创始人王兴提出,希望控股美团遭拒。2011年,阿里巴巴以3亿元成为了美团B轮投资方,2014年5月的C轮融资,同样有阿里巴巴的身影,王兴当时对外透露,阿里巴巴拥有10%到15%的股权,随着2015年1月美团新一轮的融资,阿里巴巴的股权被持续稀释。美团正在极力挣脱阿里巴巴的“束缚”。 事实上,双方除了财务的投资,在外界看来并没有更多战略性的合作,相反,随着王兴与阿里巴巴的渐行渐远的过程中,阿里不仅60亿复活了新“口碑网”,更投资了美团的竞争对手饿了么。尽管2015年底美团线下封杀支付宝的风波被解释为“个别人员的行为”,但外界普遍认为,阿里与美团在此刻已经“决裂”。 今年1月28日,就在阿里巴巴第四季财报公布的当天上午,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阿里巴巴同意出售美团-大众点评股权,总价值约为9亿美元,阿里巴巴副总裁蔡崇信更在财报发布后表示,阿里巴巴退出美团只是时间问题。 而目前,估值超过180亿美元的美团大众点评也乐于朝着“准BAT”的道路走着,依托于本地生活服务,根据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美团与大众点评在合并后占据了团购交易81.4%的份额,旗下的猫眼电影一度占据着在线售票的头把交椅,剥离了阿里的标签,王兴反成了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务最大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似乎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原本的“小弟”。 情况或许并没有那么糟 互联网发展的总体趋势已经不再激动人心,那些所谓的新常态也只能被称作新平庸,一如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的互联网报告中所提到的,无论是全球经济增速的放缓、互联网使用人数增长的放缓,还是智能手机出货量的放缓。 “互联网故事已经接近‘历史的终结’,互联网必须融入新的产业才能焕发活力。”秦朔告诉新浪科技。这似乎是行业的普遍看法,当“互联网”进入了所谓的“倦怠期”,“互联网+”或者“产业互联网”在不少人看来却成为了目前垄断的突破口。 云启资本曾经投资了一家名为奥林科技的公司,奥林科技所做的是中国的海运行业,中国每年有二十几万亿的进出口商品,对于海运来说,将带来上百万亿的运费,传统一级、二级、三级的货运代理商将服务众多公司进出口的商品,而奥林科技所做的就是通过云计算平台的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系统,将企业、货物与整个供应链进行整合。 “在这两三年里,大的传统行业会蜂拥而至进入互联网,它们需要的是在互联网行业的深耕细作,需要懂具体行业的人去帮助他们‘触网’,这样的东西是BAT比较难做进来的。”毛丞宇表示。 张震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大规模的行业变革一定会来自互联网与实业的结合,纯粹的互联网基因的BAT不太可能对实业领域的方方面面都实现有效的覆盖。” 新的技术也带来新的机会。在秦朔看来,目前出现的内容驱动的新趋势(直播、VR)是突破垄断的另一个 机会。尽管它们总体上来讲并无助于互联网的青春再来,但IOT(物联网)、AI领域,或许需要等待新的终端突破。 事实上,在这些领域,大公司并不比初创公司占据明显的领先优势,大家基本上都在同一起跑线,更多技术达到世界顶级的前沿科技公司是领先于大型互联网公司的。 据美国零售行业市场研究公司NPD集团关于无人机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无人机创新科技公司大疆创新科技公司在北美无人机的市场份额已经占到50%。而在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的市场中,大疆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70%。真格基金创始合伙人徐小平曾表示,BAT目前还没有国际化而另外一大批企业,包括大疆在内,一开始的质量就是世界第一的。 当然,BAT已经开始在着手布局了,无论是智能硬件还是人工智能,还是阿里巴巴的量子计算机,但显而易见,它们的脚步并不如预期那样快,声势也不如在整合O2O行业时那样浩大,除了百度提出在五年内无人驾驶将实现量产,似乎再没有人在讨论BAT的人工智能。 “对于创业者来讲,现在的时代对于创业者的综合能力提出了相较于以往更高的要求,如果创业者仍然延续纯粹互联网时代的微创新思路,大公司的确是可以轻松偷师过去的。”张震说。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