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造车,未来出行的另一种可能
换句话说,以前的滴滴更多是打通供需两端的调度平台,但现在的滴滴,在调度平台之外,本身不仅是出行服务的提供者,涵盖单车、专车、公交车等多种出行业态,亦以出行运营商的身份深入到产业链上下游,与合作伙伴一起推动出行业态的持续迭代。 以D1为例,D1没有价格,是市场上第一辆不是按照整车付费,而是按照公里付费的汽车。这种思路转变类似于“运营商模式和手机的关系”,“给电网付费但你不需要发电机”,是汽车行业运营的新模式。 这是在看到整个出行产业正在快速的往共享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大势下滴滴的主动求变,也是滴滴在践行 “让出行更美好”使命的积极出击。 问题在于,无论是程维口中,”D1表面是一台新的汽车,但是背后我们相信新的模式、新的进化速度、新的方向都会给整个出行、整个交通,带来新的变化”,还是他的“在未来,购买服务将替代购买工具,一个人不必拥有一辆车,就可以拥有更加美好的出行体验”的畅想,这些略带理想主义色彩的行业预测能否实现,都需要后续市场验证。 短时间内,或看不到实质性结果。 但即便如此,滴滴还是愿意敢于创新,不怕试错,一如既往。 这正是互联网精神的体现,亦是这个时代的突出特征。 用柳青的话来说便是,这一代年轻人的父辈已经不能告诉我们怎么生活了,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特立独行的、符合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 “至少D1,至少我们在尝试给大家一种可能性,另外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柳青说到。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