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飞机还快的「超级高铁」完成首次载人测试,到底是革新还是骗局?
总之,技术上不可行,安全上不可行,可靠性不可行,经济上不可行,环境上更是不可行。靠兴趣去研究国家和人民不需要的东西,最后会一事无成,头破血流,毫无价值。 第五种交通方式,离我们还有多远? 总的来说,现在的超级高铁项目即使不是骗局,距离商用还有不小距离。不过这背后的「超导磁悬浮 + 真空管」技术,的确有研究价值,甚至成为未来交通运输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其实在 2017 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就公开了正在研发的「超级高铁」项目,基于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和真空管道技术,逐步实现 1000 公里 / 小时、2000 公里 / 小时、4000 公里 / 小时的最大运行速度,不过航天科工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表。 而西南交通大学的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则是我国最早研究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的机构之一。据西南交大的首席教授张卫华介绍,在 1500 米可模拟不同低气压环境的真空管道内,高温超导磁悬浮模式的测试速度已经超过音速。 目前西南交大的「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已经在 9 月份获得国家批准,最快在明年 4 月就能达到 1500 公里试验时速。 张卫华认为,高速磁悬浮轨道交通将成为未来轨道交通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实际上中国这个「超级高铁」项目亮相后同样受到不少争议,而在这两年也鲜有媒体报道了。 原铁道部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志寰曾在一次演讲中谈到对超级高铁的看法。他认为即便超级高铁存在争议,也远没到落地的阶段,但也有必要研究,因为未来交通的图景会有超级高铁的一席之地。 人类文明的繁荣和进步,离不开越来越快速的交通工具。从马车到汽车,从汽车到火车,从火车到飞机,每一次交通工具的革新都伴随着长时间的技术研发和试验。 超级高铁也一样,它本身并不是一个骗局,但却可能需要数十年时间才有望成熟应用。而那些用不成熟的超级高铁技术包装成的商业项目,的确有「画饼」的嫌疑,但只要是泡沫总有破裂的一天。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