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思为科技彭双全:关于房地产营销数字化的三个预测

发布时间:2020-09-25 18:59:06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站长网
导读:房地产营销数字化趋势将一波SaaS公司推到聚光灯下。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9月18日JUMP大会上,一场征服了全场营销总和CIO的演讲,来自思为科技创始人兼CEO彭双全。 以下是演讲实录: 今天,开发商和渠道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关系。当大家困在这个局里的时候

房地产营销数字化趋势将一波SaaS公司推到聚光灯下。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9月18日JUMP大会上,一场征服了全场营销总和CIO的演讲,来自思为科技创始人兼CEO彭双全。

以下是演讲实录:

今天,开发商和渠道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关系。当大家困在这个局里的时候,我想作为一个旁观者以及工程师的视角,尝试去解读这个问题。

image.png

这是我们内部「思董会」前几个月,在武汉、中山和珠海做的一个调研,这上面的文字是我们做的:

营销总怎么看目前这个情况?

看了一点就觉得特别特别的难,主要是获客以及渠道的问题。

但是今年的难可能跟以前不一样,以前大家只是觉得难,但是今天我听到的是感觉自己突然不会做营销了,以前的营销手段全部失效了,感觉营销走到了死胡同里面。

以前他们作为甲方的角色,众星捧月一样。而今天他们要做的事,是下班以后去陪渠道吃饭,陪渠道喝酒。

即使这样,依然很难,原因是隔壁的项目调佣了,马上自己门可罗雀。这种痛苦除了来自于业绩的压力,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痛苦。

这种精神层面上的痛苦:就是对营销失去主动权。

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这种不确定性的痛苦,包括对于整个未来出路在哪里的痛苦。

之前看《人类简史》的时候,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痛苦源自于错位。它说人类最大的一种痛苦就是人类大脑的进化,远远赶不上社会的进化和文明的进化。

image.png

我觉得用这个点来形容今天的营销,是非常贴切的。

行业已经变了,客户也变了,但是我们还停留在原地,我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原地,我们的打法还停留在原地。

这种错位有哪些呢?

第一个是从增量到存量

城市化进程已经接近到顶,非农就业人口也已经到顶,千人购房率处在历史的最高点。随着人口红利的下降,地产接下来肯定是一路下滑。

不要觉得今年营销难,明年一定更难。

在这种增量和存量转化的过程中,最核心的一个变化就是用户的变化,用户开始可以平视开发商,传统对他的那些逼定和恐吓,比如说“你再不买明年就涨价”,你不要说明年涨价,后年都不一定涨。

这种情况下,客户的决策周期会变长,他的决策行为会到线上。

 

第二,线下到线上

今天的房地产行业有点像出租车行业,在供需关系恶化的条件下,不去线上获客你就获不到客。下雨天的时候,供需进一步恶化,你能在路上拦到车吗?

但一到线上,开发商却是手足无措的状态。

我们去给开发商做数字化运营的时候,我们一复盘,发现基本的线上动作都没有做,所以我们去聊,聊的不是思为要怎么做,聊的是你要去做百度投放,你要把微聊客用起来,聊的是这个问题。

第三,电话到微信

 

我们今天已经到了5G的时代,但是我们维系客户的方式还停留在2G时代。

我们拓客拓到一堆电话,有什么用呢,打也打不通,联系也联系不上。置业顾问最主要的资产其实是客户的微信,但是他离职以后,把微信带走了,把电话却留给公司,你拿着这些电话怎么运营?

这些背后的问题其实都是错位。

这种错位产生以后,大家都在问出路在哪里。可能这个问题,光从线上去解读,从我们目前的现状去解读,不一定能给到答案。我们尝试用工科的思维,提出了一个概念叫死亡曲线。

image.png

在房住不炒的情况下,今天购房用户的买房决策,非常类似这样的一个曲线。他一生中大概有两到三次这样的心跳点出现,一次心跳点持续的时间大概是3-6个月。

以我个人为例,我上一次买房的原因是我太太怀孕,我马上就有换房的需求。在这个点之前,你给我做任何的营销投放,不好意思,无效的,因为我一心只想工作。在这个点之后,你再给我做投放,不好意思,我已经买完了,你房子再好,我认了。

房子的流动性很差,我不可能脱手。

这个模型我特别喜欢的一个点,是它非常的简洁有力,它几乎可以解释我们今天营销遇到的一切难题。

比如说成本高,以前你的投放可能是在线下,你抓一个点就行。但是今天的流量极度的分散,在线上每一个分散流量的价格都非常高。

然后客户越来越稀缺,触达难度也越来越高。所以这个逻辑它本质上是一个概率游戏。什么是概率游戏呢?其实就是碰运气,刚好碰到那个点,你就赚到了。

我刚工作那会儿,我的职责是写驱动,就是在硬件之上会有软件去驱动。这个死亡心跳的曲线很像我在调硬件的时候,示波器上出现的那个心跳的动作。低效区是0,活跃区是1。

怎么去识别是0还是1的状态呢?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写一个计时器,设置一个时间,每隔一分钟就查一下它是0还是1。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建立起连接,不用我来问你,你一旦出现心跳点,你主动来找我。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获取的效率。我以前可能要问一万次都没有一次应答,但是今天我就在这儿等着就行了,只要有应答,我就马上我就知道。但是这种方式依赖于硬件的支持,但是很幸运,我们实际上有这种硬件。

我们以微信为例。微信本质上已经将中国的所有消费者在线上完成了链接和数字化。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深的改变。电话其实有160年的历史,电话本身不是一个数字化的产品,是单向的连接。

但是微信,任何我和你之间的连接都是双向的,这是第一个点,消费者在线上被数字化了。

第二个点是小程序。小程序本质上打通了线上和线下,就是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隔阂。

第三点是企业微信,企业微信完成了人和企业的连接。这种数字基建带来连接的能力,让重构商业成为可能。

在这种能力之下,这个死亡曲线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他会带来三种变化,第一种变化是从单向到双向,第二个是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触达,第三个是模糊到精准。

如果我们还是停留在之前的倒三角的转化逻辑,只是在上面加多一个更大的漏斗——线上的漏斗。

如果不改变方法,非但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反而会恶化问题。因为线上的流量更加不精准,更加难以识别。所以我们营销的打法是从底层都要变。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