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最成功产品,竟源于一场背叛?
索尼虽然也有类似于任天堂的权利金制度,但费用仅为三分之一,同时光盘的生产成本较低,生产速度较快,生产灵活性较高,厂商能够实时根据市场表现来调整游戏的数量,让制作游戏的成本与风险大大降低,在 PS1 上的第三方游戏逐渐呈现井喷之势。 一个鲜明对比就是游戏数量,截至 1996 年底,第三方公司为 PS1 开发了约 400 款游戏,而他们为世嘉 SS 和 N64 开发的游戏数量分别为 200 款和 60 款,高下立判。 当然,在 1997 年之前,当时的人们还无法断言哪款家用主机会取得最终的胜利,毕竟任天堂 N64 虽然晚了半年发布并且坚持采用卡带介质,但其价格却较为便宜,首发还有《超级马力欧 64》这类大作护航,而世嘉的土星虽然前期销售受挫,但未尝没有机会能和 PlayStation 在其他市场一决高下。 这样的平衡与乐观随着 1997 年的一部游戏而彻底打破,自它开始,胜利的天平的就彻底向 PlayStation 倾斜,其步上神坛的趋势已无可阻挡。 它就是《最终幻想 7》,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子游戏之一。 在 1997 年之前,PS1 上虽然偶现佳作,但论及质量,恐怕还是难以与任天堂和世嘉的第一方 IP 匹敌,虽然有第三方厂商投向索尼,但绝大部分厂商仍在犹豫之中,迟迟没有做出选择。 而史克威尔和它的 FF7 就是在平静湖面中投入的两颗石子,吸引了无数第三方厂商转投索尼和 PlayStation 这个平台。 在 FF7 之前,你能找到的最优秀 JPRG 的画面都是这样的: (超时空之钥 .1995) 或者是这样的: (勇者斗恶龙 6.1995) 再或者是这样的: (幻想水浒传 .1995) 当时的最优秀的 3D 游戏是这样的: (铁拳 2.1996) (生化危机 .1996) 而最终幻想 7 的画面是这样的: 右滑查看更多 (最终幻想 7) 其采用了大量精美的过场 CG 动画,使用即时演算角色和预先渲染的背景,在画面就领先了当时所有 3D 游戏一大截,而在人设、剧情、战斗系统和音乐上同样出类拔萃,取得了商业和口碑上的双丰收,光 PS 版本全球累计销量就突破 1000 万套,是最畅销的 PlayStation 游戏之一。 在 FF7 宣布独占 PS1 并大卖特卖后,PS 就开始奠定在第五世代中无可争议的王者地位,海量的第三方游戏开始涌入这个平台并且宣布独占:最终幻想 8 和 9、勇者斗恶龙 7、潜龙谍影、恶魔城、古墓丽影、GT 赛车、古惑狼、寂静岭、异度装甲、侠盗猎车手 ……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