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并非巨头游戏 看青云科技如何脱颖而出
在巨头们的业务如八爪鱼一样渗透到各行各业后,与更多企业会出现更多竞争关系,焦虑在放大。不过,让企业直接拒绝互联网云服务不现实,很多企业采取 “多云战略”,将业务部署到不同云服务商,“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避免受制于人的同时降低数据风险。 坚持自主可控和中立可靠是路线的选择,公司战略层面青云QingCloud一直专注在“云”上。 青云QingCloud创始团队核心成员都来自于IBM,在创建青云QingCloud前在云服务市场浸淫多年,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和精准的市场远见,一个例子是,2013年,刚上线不久就实现了全球首家按秒计费的服务,远远超过巨头,阿里云、腾讯云、谷歌云和AWS宣布按秒计费都是2016年到2017年间的事情了,而计费模式是深入理解云服务后远瞻洞见的一个体现。 基于IBM的积累,青云QingCloud创始团队不论是对技术、对产品、对行业、对渠道都有深刻理解。 跟很多互联网巨头看到市场形势才战略布局云不同,青云QingCloud成立就是因为看好云。跟百度、腾讯等巨头不断调整云战略不同,青云QingCloud对云市场的看好一直坚定不移,将其作为长期事业,这一点跟阿里和亚马逊的笃定相似,借用马云的话说,青云QingCloud就是属于那种“因为相信而看见”而不是“因为看见而相信”的企业,亚马逊则有扩张优先谋局未来的底气,青云QingCloud同样关注未来。 曾经,技术工程师围绕私有云与公有云的争议,就像开源/私有软件或者JAVA/C++一样喋喋不休,2010年,AWS CTO Werner Vogels指出:“私有云是个伪命题,不过是个销售话术,是IT厂商为了将客户蒙在鼓里设计出来的词汇。”2012年青云QingCloud成立,很早就决定战略投入私有云和混合云,给彼时青云QingCloud 全栈云ICT服务商的战略打下了基础。现在市场已经验证市场不只属于公有云,多种云并存才是终局,亚马逊也发布了Outposts布局私有云和混合云市场。 不论是技术的领先,还是路线的选择,青云QingCloud都有着深深的IBM烙印。作为B端服务市场的翘楚,IBM的科技文化、工程师氛围和服客户服务价值理念,都对青云产生了深刻影响——不难发现,前阿里、前百度和前谷歌员工创办的企业也都会有原先企业风格的烙印。 当然,前面已经提到青云QingCloud不是不变的,业务不断转型构建全栈云矩阵就是青云QingCloud的随需而变,这体现出青云QingCloud的思维变化。虽然是工程师创办的企业,但却注重引入产品思维。在极客思维基础上构建客需思维,一边追求极致技术,一边脚踏实地做产品,结合市场需求、自身优势和趋势洞见,坚持路线的同时调整策略,基于 “技术领先的底气”做到了“接地气”。 柔道战略赢得未来 从哈佛大学大卫·尤费教授的《柔道战略》中提到的柔道战略来看,青云QingCloud算是一个生动的案例。 《柔道战略》在2000年左右出版,当时互联网刚刚兴起,小企业挑战巨头的神话不断出现。360创始人周鸿祎对这本书推崇备至,他认为: “中国互联网巨头本身的创新能力并不强,所以反过来会模仿小公司,压制创新,创业公司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所以当今中国的创业者急需柔道思维。” 在这本书中,大卫·尤费用柔道运动理念来比喻商战的“以小博大”,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利用柔道运动的三原则:移动、平衡、杠杆借力。 移动是指“创造新品类”,避开巨头锋芒,这一点很容易理解,青云QingCloud瞄准私有云、混合云,脱离狭隘的单领域竞争思维,将目光锚定未来数字世界的全场景数字化,就是在“移动”。 平衡则是指“以攻为守”,柔道运动的关键是“在让对方失去平衡的同时让自己保持平衡。对方如果要进攻,你当然要防守,但最好的防守是进攻,所以要以攻为守地去创造平衡,避免正面的对抗,通过推拉来制造平衡。”青云QingCloud基于全栈云ICT的战略路线、率先布局软件定义,发布九大品牌构建矩阵的打法,再率先以云模式交付ICT的做法,主动出击,比巨头更加进击,可谓是以攻为守。 最后是杠杆借力。“竞争对手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有资产、资源以及很好的合作伙伴。如果能够利用好对手的资产资源, 把它的优势、 合作伙伴变成它的包袱,把它的竞争对手变成自己的合作伙伴,就可以以小搏大。”青云QingCloud坚持中立可靠,坚持开放路线,实际上就是在借力,再借产业互联网的势,就在巨头倾轧下高速增长,风生水起。 当然,现在看来,青云QingCloud距离战胜对手还很远,它还在不断移动和平衡,成功做到不被对手击倒,最后的交锋,或许会在下一个阶段发生。 今天正处于5G前夜,AI技术成熟、IoT爆发在即、产业互联网成为高地。边缘计算、融合计算、软件定义X、智能云服务等新的云技术正在兴起,云计算市场格局正在被改变,昔日老牌玩家四面出击,新锐玩家正在浮出水面。在新的竞争形势下,青云QingCloud们面临新的机会,也迎来新的挑战。青云QingCloud准备如何打? 7月25日,一年一度的CIC (Cloud Insight Conference)云计算峰会,青云QingCloud会给行业答案,罗超频道基于对行业和青云QingCloud的观察,认为其将继续延续如下优势: 1、混合云优势。 唯一一家拥有公私混托一体化架构的企业。在数据中心内以一致的技术架构,实现公、私、混、托一体化构建,多种形态间用户体验完全一致,统一运维管理,打造平滑无缝的混合云基础设施架构; 强化软件定义路线,特别是软件定义存储和网络。青云QingCloud可以平台软件与多品牌硬件的混合实现标准化交付,全面硬件兼容,摆脱厂商锁定;基于具有优势突出的 SD-WAN 产品,青云QingCloud可一站式实现混合云接入,同时让企业云端、物理端、分支机构之间实现无缝高速和稳定的互联;基于QingStor NeonSAN 的远程数据同步能力,青云QingCloud 混合云将可以实现数据的跨平台迁移能力,从而进一步实现基于混合云的灾备体系; 延续产品矩阵模式。青云QingCloud拥有九大品牌矩阵,旗下有大量产品,青云QingCloud官方曾透露CIC 2019将发布 IoT 与边缘计算、网络、软件定义存储、分布式数据库、容器等产品新动向,更多产品会被引入其矩阵,可以统一使用,也可自由拼装,灵活部署,以满足不同的计算场景,兼容不同基础设施。 2、边缘计算。 5G最大的应用场景是IoT,IoT将带来边缘计算的爆发。 青云QingCloud官微在CIC预热稿件中谈到其对云计算未来的看法: “产业数字化将推动边和端获取智能,解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智能连接,最终将实现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全面数字化,进入数字世界”。 青云QingCloud还提出了“广义云计算”概念: “全面数字化的世界要求云服务能力进化到广义云计算阶段。广义云计算应该拥有全维云平台能力,覆盖云、边、端构成的全域数字化场景。”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