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云计算并非巨头游戏 看青云科技如何脱颖而出

发布时间:2020-09-02 21:01:20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站长网
导读:行业内一个普遍说法是:因为规模效应,强者恒强将是云计算市场的最终结局。确实,我们看到阿里云、腾讯云都在变得越来越强:规模越来越大,营收节节攀升,但也不难观察到,云计算市场并未沦为少数玩家的游戏,市场出现了显著的分散的趋势。 云计算呈现出分散的趋势

行业内一个普遍说法是:因为规模效应,强者恒强将是云计算市场的最终结局。确实,我们看到阿里云、腾讯云都在变得越来越强:规模越来越大,营收节节攀升,但也不难观察到,云计算市场并未沦为少数玩家的游戏,市场出现了显著的分散的趋势。

云计算呈现出分散的趋势

在BAT外,互联网公司做云服务的有金山云、京东云、网易云等玩家;三大运营商也都有云服务;传统软硬件巨头做云的代表则有华为云、紫光云、浪潮云;IDC厂商华云数据、世纪互联、首都在线均有一定份额。

在老牌厂商和互联网巨头的倾轧下,还有一类“夹缝中生存”的创业型玩家:青云QingCloud、UCloud、七牛云等等。其中,早在2017年硅谷全球数据研究机构PitchBook公布的全球“独角兽”企业名单中,青云QingCloud(qingcloud.com)作为唯一家云服务商成为独角兽。

众多玩家都没有出局的迹象,部分玩家势头反而更猛。创业型玩家在巨头倾轧下却活得有滋有味,青云QingCloud 是其中典型代表。

距离2012年4月成立,青云QingCloud已走过七年。一路走来,青云QingCloud的业务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早期作为新锐的公有云厂商,青云QingCloud获得多家全球知名咨询机构的认可,当选Gartner“Cool Vendor 2015”,IDC中国首届“互联网+”产业创新企业100强,并连续两年被Forrester列为中国公有云“Strong Performer”代表企业。

2015年,名不见经传的青云QingCloud领衔中国云服务商进入私有云领域,成为在金融行业最早落地和拥有最广泛install base的云厂商。

2018年,青云QingCloud推出9大品牌,定位于“企业级全栈云ICT服务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旗下超融合品牌青立方Qing3迅速进入IDC核心榜单《中国超融合与软件定义存储市场跟踪报告》,连续两年在超融合市场排在前五,排在它前面的是华为、H3C和联想这样的顶尖品牌。在最新的一期报告中,青云QingCloud旗下存储品牌QingStor也已跻身软件定义存储核心厂商之列。

云计算并非巨头游戏 看青云科技如何脱颖而出

青云QingCloud的各项排名还有继续增长的可能性:2018年中国私有云市场增速大概为34%,青云QingCloud私有云业务在2018年实现120%的增长。

公有云、私有云两项业务并蒂花开已成为青云QingCloud的一大特色。目前青云QingCloud已为超过90,000家企业客户提供ICT基础设施、平台层服务与应用管理平台的全栈云服务,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许多顶尖企业都是青云QingCloud客户,如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泰康保险、中国太平等金融巨头,江苏交通控股、华润创业、本钢集团、京博控股、广东省公路局、国航、四川航空、康美药业、环球网、好丽友等传统产业巨头,以及掌众金融、闪银、量化派、91金融、好未来、VIPKID、轻课、大象科技、e城e家、极光推送、SENSORO等新兴科技企业。

新兴互联网公司是上云的第一波企业,生于云端;金融巨头对云需求强劲却最为谨慎,金融级云服务就跟电信级安全一样,是技术实力的体现;传统产业则是产业互联网市场云市场的最大增量来源。可以看到,青云QingCloud的三类重点客户正好是云计算产业的重点产业。

青云QingCloud成立以来已先后完成四轮融资,累积融资额近20亿人民币,投资方包括蓝驰创投、经纬中国、招商证券国际等知名投资机构。据此前的报道,2016年青云就已实现税后千万级人民币规模盈利。

青云QingCloud的倔强生长让人在巨头林立的市场搏杀中看到另一种希望。云计算市场没有像很多互联网赛道一样“高度集中”,成为一两个玩家的少数派游戏。中小云计算平台也可以基于中立、专注和灵活性优势,独辟蹊径,快速发展,它们的整体规模虽然距离巨头们有距离,但生存状况却并不差,甚至可以说是过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

巨头倾轧下,如何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或者说,云计算创业者们如何与巨头共舞?作为快速发展,极具特色的初创背景玩家,青云QingCloud在巨头倾轧下的生存之道,值得复盘。

青云QingCloud如何直上?

首先,青云QingCloud选对了路线。

第一个路线是公私混托一体化路线。

在很多玩家都在公有云与私有云间二选一时,青云QingCloud面世初期就决定“脚踏两只船”,成为最早同时布局公有云与私有云的玩家。在私有云领域,青云QingCloud成为头部玩家:与华为、新华三、浪潮等并列。

随着行业和企业对上云需求的日益精分,云计算的发展确实走向了“混合”: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托管云、边缘计算,都各有场景,很多企业同时有着多种云服务需求。根据研究公司MarketandMarkets报道,2021年混合云市场预计将达到917.4亿美元。如果预测准确,2016年到2021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2.5%。混合云成大势所趋,而在这一趋势背景下,作为唯一一家公、私、混、托一体化架构的青云QingCloud具有天生优势,可提供具备一致使用体验并可统一运维管理的一体化混合云架构,为用户构建混合云战略提供体系化、工程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与技术支持。大量案例也证明了青云 QingCloud 混合云的能力与可靠性,比如为华润创业、量化派、掌众金融、环球网等知名企业的提供混合云解决方案与技术支持。

混合云的核心诉求是为不同的业务负载选择合适的基础设施,同时更强调对基础设施差异性的屏蔽。从业务角度来看,企业有的业务负载敏感性强、合规性要求高,需要从基础设施层面保障可控性和物理隔离;而面向互联网的敏态业务有着高并发的特点,更需要公有云的弹性和敏捷性。这就构成了一种典型的混合云需求场景。然而如果不能通过统一架构交付统一体验,企业将面临着公有云和私有云基础设施之间巨大的差异性,为应用层带来开发、部署、运行和管理的巨大复杂度,也为数据的流动与集中造成障碍。

从这个意义上说,很多云厂商面临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的二选一问题,并非是商业层面的抉择,根本上还是技术架构决定的。公有云要求云平台具备无限扩展和自动运维的能力,私有云要求云平台能够最小规模软件化交付,当客户产生混合云需求的时候,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还要无缝打通,面向应用交付统一的平台功能与运行环境,面向企业运维人员交付统一的使用体验。“无限扩展 + 最小规模交付”这两个要求同时满足考验着厂商对云和IT本质的深刻理解,只能在云平台架构设计之初便通盘考虑进行设计,同时也画出了一条技术能力的分水岭。我们常见超大公有云平台无法实现私有云的产品化交付,也常见私有云产品无法实现超大规模部署和无限扩容,原因正是在此。

可以说,青云QingCloud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正是因为在一开始就在技术积累和架构设计上给自己争取了“可公可私、公私一体”的自由。

第二个路线是“软件定义”路线。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