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蚂蚁mPaaS:在荒原播下火种,在山巅眺望未来

发布时间:2020-08-26 19:09:01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站长网
导读:2018年2月,春运拉开序幕。 这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迁徙活动,3.82亿人坐进车厢,被31万趟车次送往不同的目的地。如果有一台摄影机从高空对准中国大地,你会看到数千部列车在同一天内穿过山岭和水域,它们的频次经过精密计算,在安全和运力之间取得最好的

如今你再打开12306,会看到那个传统的静态主页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类入口:酒店住宿、休息厅接送、出行保险、扶贫商城……App本身构成了一个多元的中转站,越来越多相关功能被集聚在一起,不同的业务场景被打通,得以触达到更多用户。

用著名的“长尾理论”来诠释,这也就是那部分沉默的、一直以来被忽视的“中长尾”用户。许多金融机构埋头深耕多年,才惊觉这批数量庞大的无声者,他们长久以来不发一语,他们的价值却不容被忽视。

长尾遥遥垂下,指向无人涉足的空白地带。

那是互联网的下一个必争之地。

 04 于无声处听惊雷

无人区,通常意味着贫瘠的荒原。

但蚂蚁习惯于挖地三尺,在渺无人迹的荒野上追索宝藏。在拿下头部客户的订单之余,mPaaS也试图把重构自身的能力交到更多“中长尾”客户手中。

来,再让我们回到2017年底。或许你还记得,那个时候的杨薇正在12306驻场,她和蚂蚁的同事、铁科院的同僚一起忙里忙外,为“保障春运”的政治任务贡献睡眠时间。

同一时刻,远在江苏宿迁的汪晓涛开始犯愁。

这个面相和善的男人是江苏民丰农村商业银行研发经理,这是一家总资产400多亿、扎根于江苏省宿迁市的农商银行。由于旗下一款名叫“宿速e”的线上贷产品开发厂家“战略转移”,江苏民丰不得不把这个项目接回到自己手中。

对汪晓涛来说,这是个颇有点烫手的山芋。“我们在移动开发端比较弱,只靠一个人忙不过来,如果要在每端配置两个人,人手又不够。”

技术力量薄弱、人手短缺,这是在中小型银行广泛存在的窘境。汪晓涛正是在这样的压力下和mPaaS相遇,回想起来,他颇带点不好意思地笑笑:“早期合作的时候,mPaaS那么多大拿给我们改代码、找问题,也不像现在偶尔问一下就行了,以前我们几乎是天天问,下了班也问,到了周末还会问……”

在合作的过程中,江苏民丰和mPaaS团队逐渐找准配合的节奏。业务拆分、框架优化、代码精简,民丰的拳头产品“宿速e”得以改造升级,并衍生出更多新产品,向辖区内有借贷需求的客户提供线上贷款业务,3年来服务客户上万人,累计放款数十亿。

2018年底,江苏民丰在mPaaS的加持下彻底重构App,应用操作更加流畅,闪退率大幅降低。第二年,汪晓涛还用时下流行的“小程序”构建了一系列生态,从付款码、扫码支付功能,到生活缴费、天猫优选等新生事物,江苏民丰手机银行App在一整套流畅而高效的底层框架支持下,向着新的业务空间伸出枝桠。

用汪晓涛的话说,“一个非常漂亮的App”。

此外,mPaaS对国家监管需求的响应速度也让汪晓涛惊叹不已:国密、IPv6、隐私权限,平台几乎是同步更新,只需要做少许改造即可完成适配。

但是,还没完,这个男人的野心不止于此。

作为银行业少见的mPaaS公有云客户,汪晓涛十分渴望把这个框架推荐给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构建一套全省统一的专有云。他好几次前去游说省联社分管手机银行业务的领导,游说风格简单粗暴:你看,我们只用这么些人,做成了这么多事!

在汪晓涛的设想里,将来会诞生一个“航空母舰”级别的巨型App,江苏的所有下级农信社都可以把自身业务以小程序的形式投放到“母舰”上。高度集成,快速分发,这样的技术图景对一个工程师的吸引力,恐怕和一个军迷亲自登临航空母舰一样震撼。

“他们也想换(架构),我们也一直想他们换。”汪晓涛笑称,“这是我短期内最大的目标。”

有时候,那些意义重大的事件往往在静默中完成。2018年,杨薇忙完了12306项目,跟随着团队向广发银行进军。这时的汪晓涛正在彻夜查找问题、重构代码,试图以技术的力量,让一家小小的农商行焕发新生。

钱款到账,列车开行,代码在这个世界的基底静默流动。

火光从大地的角落升起,沉默者开始发声。

蚂蚁mPaaS:在荒原播下火种,在山巅眺望未来

 05 永续进化

我问张亮:mPaaS的“完全体”会是什么形态?

张亮回答:mPaaS没有完全体,它一定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一方面,新的交互方式和开发方式带动技术的变革;另一方面,来自客户的业务需求也会倒逼产品的进化。

2018年,张亮作为mPaaS产品负责人接受了一次专访。他详细介绍了mPaaS提供给开发者的各项能力,并提纲挈领地总结出三个产品维度:高效开发所需的「客户端能力」,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移动中台」,延展上层能力的「后台连接」。

如今再回首,张亮的讲稿恐怕还得加长很多页。mPaaS在研发效能、数字化运营的方向上愈发精进,又在疫情期间响应客户“远程办公”的需求,进化出音视频相关的组件。产品形态一路演进,要说有什么唯一不变的,就是mPaaS立足于技术的更新迭代,带动金融行业乃至全行业业务创新的初心。

“这是我们产品层面不变的理念。”张亮说。

有不变,也有万变,这或许是迎接未来的最佳策略。每个人都看见名为“未来”的海浪迎面奔涌,却无法描摹它的形状,也无法估测它的力量。

在可见的未来,新的浪潮将会冲上陆地,席卷那些曾经光鲜和强固的高楼,到时候,或许一切又要推倒重来。我问张亮,凭借钻研移动开发平台多年来积累的洞察力,对未来有没有自己的见解?

张亮笑了,他说,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

“mPaaS究竟是什么?mPaaS是致力于终端设备服务的开发框架。”这里的终端设备可以是一台手机,也可以是一种新的交互方式、一种新的设备——例如时下火热的IoT设备;它甚至有可能完全脱离设备,通过AR等近乎科幻的场景呈递给用户。

交互模式会改变,但为客户提供服务的需求永远不变。只要这样的需求存在,mPaaS就有安身立命的空间。在更久远的未来,mPaaS的技术理念和实现方式或许会和现在大相径庭,将来的App也一定会和如今的App走上完全不同的路线,或许我们最常用的工具不再是手机,而是智能穿戴设备、语音接收终端,甚至脑机接口、全息影像……

我们看不清明天的样子,但在微光映照下的轮廓已足够动人。

“将来我们服务C端客户的形式会多种多样化,不单单只局限于手机端的App,它可能会是VR、AR这些场景,各种各样的形态都有可能。”张亮畅想。

技术储备在手,祁晓龙对此也满怀信心:“我们的客户可以是广发银行、12306,但是我们真正的用户,其实是和我一样的每一个开发者。在这个行业里,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我们的用户。”

上海地铁、华夏银行、苏州银行、常熟农商行……越列越长的mPaaS客户名单,此刻都在同一条战线上奔赴未来。它们是焕然一新的摩天大厦,它们是蚂蚁在荒原上播下的火种。

而今火种壮大,火炬参天。

蚂蚁mPaaS:在荒原播下火种,在山巅眺望未来

20世纪,物理学大厦崩塌之后,学者们并没有太过沮丧。他们很快捡拾砖瓦,要在废墟上建造一座比从前更加稳固的高楼。

今天,未来的大浪挟风暴而来,mPaaS伫立在潮头凝视远方。没有人知道它的终点会停在何处,或者说,技术的旅程本来就没有终点。

纵览这时代的先声,在高楼之巅,在海天之外。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