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云课堂第一期直播达成!两位老师都讲了哪些干货
票房前10的电影,除了《哈利·波特与密室》在1月24日上映,并取得5222万票房外,9部均为后半年上映的影片,第三季度上映影片占5部,其中,在全国疫情基本结束一个月后,7月19日上映的《黑客帝国:重装上阵》取得4300万票房佳绩。上映影片类型上,03年剧情片比例下降,喜剧、动作片比例上升。 新冠疫情期间公众居家观影情况如何? 在今年春节档以来院线电影撤档期间,观众观影向线上转移,我们猫眼研究院近期发布的系列调研结果显示,自1月21日至2月20日一个月时间内,观众人均观影数量7部,平均每人每4天左右观看一部电影,观看10部以上电影的重度电影爱好者在男性观众和低线城市占比较高。 观影渠道选择上,“优爱腾”是最主要的渠道,观影占比81%;受春节档影片《囧妈》线上放映的影响,其上线渠道“头条、抖音、西瓜视频”的观众观影比例占44%。 其中,更多观众在疫情期间选择喜剧类型影片,科幻、剧情、动作类型次之。惊悚/恐怖、灾难、战争/历史类型影片在疫情期间获得比平时更多的观看量。“沉闷无聊,打发时间”是观看此类电影的首要动机。 观众片单中,除线上上映的《囧妈》外,与疫情相关的灾难类型影片《流感》《传染病》关注度升高;奥斯卡获奖影片《寄生虫》《1917》《小丑》等关注度也有所升高;此外,部分观众也会选择重温《肖申克的救赎》等经典影片,以及2019下半年新上映影片。 疫情结束后,观众是否愿意去影院观影? 根据我们向观众发起的调研结果,观众对疫情过后观影的意愿增强,近七成观众选择在疫情结束之后“聚餐吃饭”和“去电影院看电影”;并且半数以上观众在经历疫情后影院观影的意愿增强,27%的观众表示“特别想去看电影”。 三成观众表示“只要影院营业,就会去电影院观影”,观影意愿迫切;六成以上观众则表示要等待官方宣布疫情结束之后再进影院。 社交需求仍然是疫情后观影的首要需求,近三成观众选择在疫情结束后与“朋友/同事/同学”一起观影,超过了与“恋人”、“爱人/配偶”一起去影院观影的比例。 与疫情期间观众线上观影类型相似,喜剧类型仍然是观众疫情后影院观影的首选,在口碑相同的情况下,26%的观众选择喜剧类型,其次是科幻、动作和悬疑类型影片。 在观影意愿增强的同时,部分观众也对影院卫生环境抱有顾虑。调研结果中,有略高于一成的观众表示疫情后观影意愿降低,其主要原因是“担心电影院的卫生安全状况”。不少调研观众也对影院提出“做好消毒工作”、“加强卫生管理”、“保持空气流通”、“控制上座率”等建议。 根据猫眼想看数据,疫情之前,《唐人街探案3》的想看人数最多,达到213万余人,占春节档影片想看数的68%。在这次调研中,我们同样对春节档撤档影片意愿进行调研,有42%的电影观众对《唐人街探案3》的观影意愿提升,位居第一,52%的观众选择《唐探3》为疫情结束后影院观影首选影片;相反,有22%的观众对《熊出没·狂野大陆》的观影意愿有所下降,使这部动画电影成为观影意愿下降最多的春节档影片,其原因与《熊出没》的受众多为低幼儿童有关,在疫情特殊时期,家长对儿童出行公共场所更加谨慎。 对2020电影市场的预测及建议 在钟南山院士预计的大约到4月底才能够结束疫情(结束的含义即零增长之后再持续两个14天的潜伏期,也就是28天都保持零,才能宣告疫情结束)前提下,我们认为电影市场会出现以下特征: 1、疫情结束后,“报复性观影”可能出现。根据调查结果,接近七成公众在疫情结束后有去电影院观影的消费意愿,且半数以上的公众经历疫情后去电影院观影的意愿比疫情之前更强烈。 2、在保障影片质量的前提下,预计6月份开始,尤其是第三季度会出现多部(1部以上)高票房电影。2003年非典过后,第三季度票房较高,有5部电影成为全年票房电影前十。预计2020年疫情过后,因为上半年多部电影撤档,会积压到后半年上映,加上受疫情影响观众观影意愿增强的心理,第三季度会出现多部(1部以上)高票房电影。 3、类型片(喜剧、动作、科幻)会更受欢迎。结合调查结果,疫情结束后,社交需求即与朋友/同事/同学、恋人进电影院观影会成为首选,且在影片类型选择上喜剧、科幻、动作也排在前三位。建议片方在给影片定档时,在疫情结束后可先考虑类型电影,如喜剧、科幻、动作片上映。考虑到父母对孩子健康和影院卫生的担忧,加上疫情期间对学生课业的耽误,不建议疫情结束后少儿类电影马上上映。 4、短视频平台成为影视宣发的有利渠道。疫情期间短视频类应用的渗透率提升较大,移动应用增长排名靠前,且根据调研结果公众的兴趣度也较高,建议疫情结束后,影片的宣发可以把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微视作为重要渠道。 5、建议影院做好防控措施,消除公众进影院观影顾虑。可参考公众建议,如控制影厅观影人数,隔座售票;实名售票,并在检票口测量每位观众体温;每场对座位、3D眼镜进行严格消毒;公布影院工作人员的体温监测数据等。 猫眼专业版数据分析师刘振飞: 历经风雨,我们仍可对电影行业充满信心 在影院两个多月没有影片上映,片方影片挤压待映、资金回流压力巨大,观众心理仍有观影负担的情况下,我们是否能对电影行业保有信心? 我希望向大家传递一些积极的数据、信号,为行业提提气。 第一,我们从历史数据上来看,中国电影票房9年时间提高500亿元、北美电影市场票房22年提高400亿元,对比两个市场的增长速度,中国几乎是北美的三倍。所以哪怕今年市场数据有所折损,但等到市场回归正轨之后,持续稳健增长的中国电影市场超过年票房趋于稳定的北美市场只是时间问题。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