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腾讯教育护航和平教育 构筑“抗疫”科技防线

发布时间:2020-02-29 04:35:34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站长网
导读: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如果将疫情比作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停课不停学恰似教育行业战疫的集结号,而在线学习则扛起了当下教育的大旗。 2月10日,天津市和平区首战告捷:全区34所学校(含民办),实现了智慧校园平台100%覆盖;7万名中小学空中

“我们设想的工作流程,学生先进行自主学习,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资源或教材等多种方式,然后自行或者团队协作完成教师设计好的学习任务,老师根据学生任务完成的情况判断学生学习的状态,指导学生解决学习困惑,并根据这个阶段学习的情况布置个性化的下一个任务。在此期间,学生始终可以与老师保持沟通,与同学进行交流研讨。”明建平介绍说,这一切都在“和平智慧校园”上完成,并留下数据。

2月3日,和平区正式将“先学后教线上翻转教学策略”作为此次“战疫”主要教学策略,并确定了“录播学习+线上辅导”的基本形式。

“通过区教研室,把各个学科里的骨干老师调动起来,组成了一个个微课程制作小组,每个课件都是一个团队完成的。”明建平说,为了保证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的效果,在制作微课程中,全部以录屏软件捕捉屏幕上PPT演示过程,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的内在逻辑,一步一步地呈现问题的讲解过程。“这样的教学视频,没有冗余信息,更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前自主学习的效率。同时,对每个知识点用一个‘微视频’进行讲解,并配以针对性练习加以巩固。这些‘微视频’一般时长5-10分钟,符合认知规律。”

短短6天,和平区268位骨干教师倾力合作,设计制作了覆盖全学段共513个微课,满足全区第一周全部教学需求。

腾讯教育护航和平教育 构筑“抗疫”科技防线

图:和平区“微课程”已经上传到智慧校园平台上

那么,用同一个平台、同一套资源、同一个节奏,会不会导致一刀切呢?为了规避上述问题,和平区采用了“全区统筹”和“一校一策”相结合的策略。

全区统筹,即充分调动骨干老师的力量,确保在短时间内成批制作区级精品微课,又不会给老师带来太重的负担。一校一策,则是在全区统筹的基础上,由各个学校自行组织安排教学、辅导等。“区里统一推送资源的课时总数,小于各年级课时计划总数,给学校补充资源留下了充足的空间。”明建平指出,如何依据精品资源结合本校学情进行二次备课,如何利用平台组织好学生线上学习,根据重难点精准地布置作业,如何进行集体辅导和个性答疑,都是每所学校要去破解的问题,也是此次线上教学成功的关键。

首战72小时  数据“大盘”高开320万

2月10日,和平区“在线开学”第一天。8点微班会,原本面向辖区7万名中小学生开放的智慧校园平台突然涌入大量登陆者。“以前我们默认学生没有手机,每个家庭有一个家长在智慧校园里就行了。这次考虑到每个家庭的不同情况,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常学习,我们开学前让每个家庭至少要有两位家长加入智慧校园,有手机的学生自己也可以加入。第一天开学,可能家长也都想实际体验一下吧,导致网络一下子卡住了……”卢冬梅回忆说,当时很多老师都懵了。

幸好此前针对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做了应急预案,和平立即启动了预案。腾讯教育也马上第一时间进行了扩容,平台很快恢复了正常。“那时候,在后台看着实时监测数据快速攀升,心里其实是挺紧张的,毕竟以前没见过这么大的数据量,”卢冬梅笑着说。当晚,数据“大盘”收于321万次,相当于每个学生点击了45次。

2月11日,点击总量收于302万余次。

2月12日21时55分,卢冬梅在朋友圈里兴奋地晒了一张数据监测图,并配文:今日大盘再创新高,收于354万点。离我最近的学生用户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安排案例——上午看完了所有资源并完成了作业,中午午睡起来之后,看书下跳棋,晚上闲着没事儿时看“作业墙”,逐个看同学作业。挺好!

腾讯教育护航和平教育 构筑“抗疫”科技防线

图:2月12日,天津和平区教育局智慧校园大屏截图

此后,数据始终保持在每日300万次以上。平台的运行越来越平稳,学生、老师、家长也都渐入佳境。

就在这最为繁忙紧张的72小时里,和平区另外一条战线也已经开启:组织学校测试各类在线互动产品,对比不同产品的特征,匹配适合的教学场景,为满足线上翻转学习必将出现的辅导答疑需求做好了技术准备。

综合考虑资源保障能力、功能与需求匹配程度等方面后,和平区最终选择了“腾讯空中课堂”作为互动答疑的保障产品。

“以前,落实一个项目,很多人都会习惯性地搜集很繁杂的材料。但此次,疫情却起到了催化效果,腾讯空中课堂是极简化地开通。版本更替速度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基本2-3天就优化一版,充分满足一线师生提出的需求。”付金懋说。

灵活指挥 大数据作为教育优化指引

2月14日,教育部出台相关细则,进一步解读了“停课不停学”的内涵。

“我们更有信心了,感觉路子走对了。”卢冬梅说,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浏览和平区的腾讯智慧校园数据大屏——过去三年,和平区与腾讯教育合作,打破数据孤岛,搭建了底层数据平台。此次疫情期间,大数据平台在“在线教育”的规划和教学效果评估方面,显示出了独有的价值。

“第一天、第二天,我基本是定闹钟,每隔五分钟记一次(数据)。因为这样才能准确地知道,什么时间是学生登陆的最高峰,什么时间是教育局和学校需要特别关注的时段。”

依托大数据,卢冬梅发现,学生线上学习的规律,和想象中并不一样。“以前大家都说八点是早高峰,但高到什么程度不知道。早高峰之后,是不是十一二点就要吃午饭了,然后下午二点以后又开始学,一直到五点?观察下来,根本就不是的,从早八点起,高峰一直坚持到晚上十点。”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