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进光刻机,中国芯片血勇突围战
这家公司的崛起之路其实也颇为曲折,日后有时间汐元可以详细为大家讲一讲。 简单来说,其实早期的光刻机制造并不复杂,最早是日本的尼康和佳能进入这个领域,但后来让美国的Perkin Elmer和GCA公司捷足先登。 不过尼康和佳能也不是吃素的,在上世纪80年代,逐步击败前面两家美国公司。 那个时候,还没有ASML什么事,他们在1984年成立,当时只是飞利浦的一个小部门。 不过他们很给力,第二年就和蔡司合作改进光学系统,1986年就推出了自家很棒的第二代产品PAS-2500。 到了八十年代末,GCA衰亡,Perkin Elmer卖身给美国另一家巨头光刻机SVG。但后来,SVG发展也不行了,在2000年被ASML收购,ASML在这次收购中获得了关键的反射技术。 90年代末21世纪初,行业需要超越193nm的解决方案,这实际上是ASML和尼康的决战。ASML在2002年接受台积电提出的浸入式193nm的技术方案,光源也就是DUV深紫外光。 而尼康作了一回死,它和英特尔合作一起研发了一个非常超前的技术,结果失败了。 于是ASML从此逐渐超越尼康,成为光刻机领域的霸主。后来英特尔离开了尼康,转身投向ASML阵营。 至于EUV光刻机,其实最早是英特尔牵头搞的,还联合很多公司以及实验室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EUV的组织,其中就包括ASML。 后来这个组织解散了,就剩ASML还笃定要做EUV。 2012年,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分别以41亿、5.03亿、8.38亿欧元入股ASML,因为要打造EUV光刻机,耗资巨大。 当然,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也没吃亏,后来事实证明,他们不仅享有EUV光刻机的优先供货权,并且由于ASML股价暴涨,在后来出售或减持ASML股份时,这三巨头都获利颇丰。 从这简短的发展历程能看出,之所以只有ASML能造出EUV光刻机,汐元总结,有三个原因: 一是几十年技术积淀,足够耐心。 这个积淀有两个途径,一个是自身研发投入,另一个是并购,例如前面说的,收购SVG获得了关键的反射技术,还有收购美国光学技术供应商Cymer得到了光源技术,收购蔡司半导体公司24.9%的股权,并与之共同研发最顶尖的光学技术。 二是赌对了技术方向,能制造7nm工艺的芯片技术不止一种,但EUV是比较可行的;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不缺钱,不缺资源。 ASML有一项独特的规定,就是要想获得光刻机的优先供货权,必须入股自己,这样就等于将半导体巨头们绑定成利益共同体,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资源,都有保证。 其实,ASML光刻机设备90%的零部件都依赖外购,正是因为和众多技术供应商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关系,ASML才能整合最顶尖的资源来办大事。 八,国产光刻机,走在曲折但奋进的路上 ASML虽然伟大,但毕竟是别人家的。 本文开头对当前局势的分析,相信IT之家小伙伴们也很清楚,对于中国来说,只有自己掌握了核心科技,才能不被外界掣肘。 所以最后一节,我们回到文章开头所说情势,聊一聊国产光刻机目前的发展现状。 中国对光刻机的研究起步并不晚,大概在上世纪70年代,早期的型号主要是接触式光刻机。所谓接触式光刻机,也就是光罩贴在晶圆上的。中科院1445所在1977年研制出了一台接触式光刻机,比美国晚了二十年左右。 1985年,机电部45所研制出了第一台分步投影式光刻机,而美国在1978年研制出这种光刻机,当时使用的是436nm G线光源 90年代的时候,国内光刻机在技术上和国外其实相差还不远,大概相当于国外80年代中期的水平。 不过要知道,光刻机这种东西,工艺(即采用光源的波长)每向前进一个台阶,制造的难度、需要的资金,都是指数级增长的,越往后越难搞。 2000年开始,我国开始启动研究193nm ArF光刻机的项目。正如前文所说,那个时候ASML已经正在研究EUV光刻机了。 2002年,光刻机被列入国家863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由科技部和上海市共同推动成立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来承担。 上海微电子基本上也代表了目前国产光刻机的最高水平。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其自主研发的600系列光刻机可以实现90nm制程工艺芯片的量产,使用的还是193nm ArF光源。 很明显,从制程工艺的角度上看,国产光刻机目前和ASML差距非常大。不过,国际上其他国家也基本没有量产157nm及以下光刻机的,从这个角度看,国产光刻机和除ASML之外的国际水准也并未落后多少。 目前上海微电子还在研究为65nm制程芯片服务的光刻机,什么时候能够做出来,还不好说。 还有的,就是一些实验室取得的成果,以及一些媒体误读。 例如2019年4月,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的甘棕松团队成功研发出9nm工艺光刻机,这个就还是实验室里取得的成果,使用的也不是ASML的那一套方案。 再例如2018年11月,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超分辨光刻装备研制"项目通过验收,实现了22nm的分辨率,引起媒体一阵沸腾。 但其实,这个设备基本上可以说并不是用来制造芯片的,距离制造芯片也非常遥远。 所以这里也说明一下,光刻机不仅是用来制造芯片的,也可以用来制造一些光学领域的其他器件等。 总之,目前国产光刻机能实现的制程水平还卡在90nm,和ASML差距明显,高端光刻机还是要靠进口。 九、结语:半导体行业没有捷径 世界局势风云变幻,现实不断催促我们必须尽快在半导体技术领域有所突破。 但是,在这个产业里,其实也没有什么捷径或者弯道超车的路可走,只有一个制程节点一个制程节点地去攻破,积淀技术。想要追赶国际领先的水平,只有付出更多的精力,投入更多的资源。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