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
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当前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项重大部署。2018年10月,贵州省全面启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从省级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和路径规划,坚持一体化发展,强调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强化保障,采取超常规举措加力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2019年5月,贵州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在全媒体矩阵建设、受众覆盖、功能建设、传播影响、技术支撑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效果,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2018年10月,贵州省全面启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从省级层面立足受众阅读习惯和信息需求的深刻变化,做好顶层设计和路径规划,坚持一体化发展,强调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强化保障,采取超常规举措加力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2019年5月底,贵州88个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全部通过验收投入实际运行,实现了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覆盖,在全媒体矩阵建设、受众覆盖、功能建设、传播影响、技术支撑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效果,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贵州县级融媒体中心总体建设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按照中宣部的统一安排部署,2018年10月19日,贵州省召开全省县级媒体融合发展大会,全面启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贵州省委高度重视,省委主要领导专门作出批示,强调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把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作为落实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从政策保障、项目安排、资金投入等方面提供重点保障。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具体安排部署,多次深入基层实地调研并召开推进工作会议,采取定时间表、定路线图、定工作量、定责任人的“四定”措施,超常规推进建设场地、机构改革、人员培训、经费保障“四个落实”,加力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2019年3月底,贵州88个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全部建成挂牌(另有8个经开区融媒体中心同步建成),经过两个月的调试完善,于5月底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并投入实际运行,用8个月的时间实现了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覆盖,进入“全国第一方阵”。部分省(区、市)先后到贵州学习考察媒体融合发展工作。贵州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成效在2019数博会、深圳文博会、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受到与会者关注。 把握历史机遇、坚持一体化发展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都高度重视基层宣传工作,多次制定推行县域媒体机构性调整的方案,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县域媒体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从中央层面布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加强县级媒体力量,夯实基层宣传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贵州把握历史机遇,强化升级统筹,坚持一体化发展,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取得“六大成效”,有效加强了县域媒体力量,全面高效完成了媒体融合的县域布局。 一体化布局,基本实现6个100% 为倒逼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贵州从一开始就提出了6个100%建设目标,现均基本实现。一是全省88个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全面建成运行,建成率达100%;二是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均建立了全媒体内容管理系统,具备集中指挥、采编调度、高效协调、信息沟通等基本功能,中央厨房建设率100%;三是县级融媒体中心移动端首发率基本达到100%;四是各县原有媒体机构均已完成整合,县级融媒体中心采访力量迁入融媒体中心率100%;五是除部分年龄偏大人员外,县级融媒体中心复合型、全媒体新闻采编人员占比接近100%;六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全部整体接入“多彩贵州宣传文化云”,实现新闻资源共建共享率100%。 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基本建成全媒体矩阵 县级融媒体中心逐步将政府部门、乡镇(街道)所办政务信息网站和“两微一端”等进行整合,实行统一办公、统一管理、统一运营。全省88个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已全部建立新媒体矩阵,其中建成微信、微博、网站、客户端、头条号、抖音号等6个以上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县级融媒体中心达60%以上,初步形成分众传播、分类覆盖的格局。 注重流量聚集,受众覆盖极大拓宽 集中力量打造县级融媒体中心客户端等平台载体,着力提高下载量、日活率,县域内受众覆盖面大幅增加。截至2019年7月,红花岗区融媒体中心“今日红花岗”APP累计下载量达88万多人次,为该区总人口65万人的135%;桐梓县融媒体中心移动传播矩阵用户覆盖40万人,阅读量达5063万人次,“娄山关”微信公众号进入全国区县级台微信公众号百强并稳居前50名。 推动内容与技术深度契合,传播能力有效提升 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建成以来,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推出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作品,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进一步提升。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彩贵州网邀请代表委员通过设在北京的融媒体演播厅,连线万山区、惠水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进行现场访谈、实现无缝对接。新华社支持建设的石阡县融媒体中心,通过央视新闻移动网推出《贵州石阡:甘溪乡干群同唱“我和我的祖国”》快闪点击量达60万+。2019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荔波县融媒体中心抖音号“抖”出了2亿次的播放量,50万人前往荔波打卡,把数据流变成了人气流和经济流。 强化用户思维,功能建设不断完善 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着力健全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三大功能,亮点频出。石阡县融媒体中心2019年5月荣获新华社“现场云优秀融合奖”,2019年年底,新华社将在石阡县召开“现场云与脱贫攻坚宣传报道论坛暨全国中西部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场会”;桐梓县融媒体中心已开通39项便民服务,可申请办理147项行政业务。 充分发挥先进技术支撑引领作用,形成有力技术平台支撑 县级融媒体中心统一接入省级技术平台、全国省级层面首个覆盖整个宣传文化系统的云平台——“多彩贵州宣传文化云”,在技术数据指标、生产流程架构、信息分发渠道、数据采集分析等方面,建立统一的数据资源结构,实现各平台间以及报、刊、台、网、端上的内容资源“无障碍”流动传播。平台支撑主要有“四大功能”:一是融汇数据打造“聚合器”。有效整合报、刊、台、网等媒介资源,接入网信、文化、文产等业务板块数据。二是链接平台打造“连通器”。一期建成工作协同平台、数据开放平台,统一API网关,联通联动省、市、县三级平台,推动内容资源跨区域传播。三是应用场景打造“推进器”。接入的各平台统一架构、统一资源、统筹利用,实现新闻推送一体化、内容管控一体化、舆情跟踪处置一体化。四是技术支撑打造“服务器”。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提供线索汇聚、图形图像视频编辑审核、内容生产监控与互联网传播分析等应用技术服务,打造全省宣传文化系统信息枢纽。 加强顶层设计规划,超常规举措推进转型升级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