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酷站推荐 > 推荐 > 正文

中国广电宋起柱文章谈广电移动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0-05-21 13:23:32 所属栏目:推荐 来源:DVBCN
导读:日前,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起柱在参与世界电信日中国通信学会论坛期间发表的以《利用ICT推动广电行业可持续发展 打造智慧广电创新网络》为题的文章被公布了出来。 在加快广电移动化发展方面,文章指出中国广电将发挥广电5G社会效益优先的优势

日前,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起柱在参与世界电信日▪中国通信学会论坛期间发表的以《利用ICT推动广电行业可持续发展 打造智慧广电创新网络》为题的文章被公布了出来。

在加快广电移动化发展方面,文章指出中国广电将发挥广电5G社会效益优先的优势,加快实现广播电视移动化的人人通、终端通。通过低频快速实现5G覆盖,解决偏远和农村地区的宽带覆盖,面向视频级的5G接入,把线上应用覆盖中国的偏远地区,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消除中国城乡数字鸿沟。

在推动广电网络转型升级方面,文章指出要驱动以视频为核心的行业智能化转型,使能新媒体生态化创新,特别是4K/8K、AR/VR等高新视频业务发展,真正实现电视无处不在,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整体实力提升。

中国广电将与公共安全、应急、电力等国家重点行业合作,打造具备高可靠性、安全、工业级的5G园区网、5G专网,对行业实现千兆级数字化/智能化连接的底座支撑,赋能行业转型发展和应用创新。

此外,文章中还指出,中国广电将充分利用频谱、码号、内容等优势资源,加快共建共享、开放合作,在垂直领域与互联网公司、产业链公司创新合作,加速建设5G创新应用平台。

还要大力推进有线、无线、卫星传输网络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协同覆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创新发展,加强广播电视新技术应用研究,加强资源整合和网络融合能力,适应发展需求,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

以下为全文内容:

利用ICT推动广电行业可持续发展 打造智慧广电创新网络

202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先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特别是面对疫情对传统经济带来的较大冲击,5G网络、大型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项目为经济快速恢复和未来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为:“连通目标2030:利用ICT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实现”。5G网络是未来全要素、全场景、全连接、全智能社会的坚实底座。在全球宏观政治经济格局中,新基建很可能成为未来30年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为代表的DT技术开始重塑各个产业的系统架构,5G的技术领先给了我们2-3年产业发展的机会窗。作为国有骨干企业,中国广电将以5G建设和发展为契机,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引导,高起点建设一张可管可控、安全可信、绿色智能的国家战略基础网,打造兼具宣传文化和综合信息服务特色的清朗网络空间,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一、以新基建战略为核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党中央、国务院着力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5G建设。广电5G建设是一件势在必行、必须做好的大事,是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战略布局中的一招大棋,是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文化安全的重要抓手。实施内需拉动和新技术创新突破是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战略,国家新基建战略已经明确了5G、工业互联网作为新技术设施,人工智能、大数据作为新技术基础设施。

根据国际测算,传统基建领域投入1美金,可以产生3美金的GDP增量;而在新技术领域投入1美金,可以产生20美金的GDP增量,以5G和AI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驱动数字经济向智能化经济升级,到2025年全球智能经济的增量将达到100万亿人民币,相当于2018年中国和印度GDP的总和,增长空间巨大,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拉动内需,投资新基础设施将是未来10-30年我国确定性大战略,而新经济中5G是基础中的基础,运营商承担了主力军的角色。中国广电应三网融合战略而生,着力推进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发展,加快互联互通平台建设,布局融合媒体业务体系;2019年6月6日获颁5G牌照,成为我国第四家移动通信运营商。

二、以新数字化基础设施为支撑,加快广电移动化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全球性的“压力”测试,尤其是对电信网络和ICT基础设施,直接检验了其抗疫的能力和价值;中国的4G网络和FTTX光纤网络无论是规模和技术先进性上都远远领先于全球其他市场,在抗疫期间稳定可靠,成功支撑了线上业务量的增长,网络流量增长了50-70%,用户每日上网时长增长2.4小时,达到6.7小时;远程办公、远程政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加速发展和成熟,用户数达到3-4亿,经历了疫情下生产生活由线下转向线上,社会物理隔离而生产、生活仍可持续的巨大转变的考验,使我们能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后新增病例趋零,加速复工复产,恢复社会秩序。当前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4G网络和光纤网络过度商业化,规模和技术都无法应对疫情冲击,导致线上业务的发展受到抑制,影响抗疫的效果。

抗疫的经验说明,强大的网络和新ICT技术基础设施,不仅仅是数字化经济的强大支撑,更是在疫情等大的宏观挑战下应对困境、实现快速逆转的强大武器和保障。面向2030年越来越复杂和不确定性的大环境,构建强大新技术设施,将是我们克服各种挑战和困难,实现高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实施网络共建共享,强化网络优先、网络先行是中国广电的努力方向,也是巩固壮大宣传思想文化主阵地的需要。中国广电将发挥广电5G社会效益优先的优势,加快实现广播电视移动化的人人通、终端通。通过低频快速实现5G覆盖,解决偏远和农村地区的宽带覆盖,面向视频级的5G接入,把线上应用覆盖中国的偏远地区,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消除中国城乡数字鸿沟。

三、把握长、中、短三波叠加的机会,推动广电网络转型升级

以DT技术(AI、大数据、云)为特征的新技术周期已经开启,这是50-60年的长波周期,将主导未来30年的技术形态;同时以5G为代表的中周期(10-20年)技术循环在2020年开始提速;触发以大视频为代表的短周期(2-5年)创新和商业突破;三波叠加即意味着产业的巨大挑战,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机会,是实现产业超越的最佳机会。

针对大视频业务创新和商业突破趋势,中国广电将发挥广电行业内容优势,驱动5G+内容产业的规模化和商业化,形成数字化经济的强大支撑。借助广电5G网络,着力打造智慧广电战略背景下的高新视频,为国家在媒体领域的政策落地提供从解决方案到技术演进的系列化支撑保障。驱动以视频为核心的行业智能化转型,使能新媒体生态化创新,特别是4K/8K、AR/VR等高新视频业务发展,真正实现电视无处不在,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整体实力提升。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