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酷站推荐 > 推荐 > 正文

江苏省:支持电信、广电单独装表建户 部分5G基站可电力直接供电

发布时间:2020-05-14 10:34:33 所属栏目:推荐 来源:DVBCN
导读:日前,江苏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最新出台的《关于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信息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进行了说明。 据悉,本次发布的文件中共指明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信息消费举措“29条”,将发力数字新基建,筑牢“智慧江苏”根基。

17.深化智慧警务建设应用。在智慧城市总体框架下,统筹推进智慧警务建设应用,整体推动智能泛在感知网、雪亮工程和升级版“技防城”建设,科学整合布建前端多功能感知设备,加快推进与政府部门、社会单位等自建视频监控的联网共享,构建“全城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智慧天网。深入推进公安大数据智能中心建设,升级完善全省公安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等基础设施,切实做强警务“智慧大脑”。加快5G、AI、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加强警用专业技术和智能化设施、设备的研发应用力度,为赋能社会治理、服务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科技支撑。加强对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省公安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等负责)

18.促进社会治理领域信息化应用。推动政务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平台化和一体化建设,构建省市两级云管理服务体系。实施政务(大数据)云融合工程,构建全省统一的政务云平台。推进各设区市完善新一轮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鼓励支持有条件地区探索建设“城市大脑”,完善城市物联网综合感知平台,打造智慧城市指挥和运营中心。升级城市智能门户和移动端,推进“多屏联动”,打造全景式、全覆盖的城市公共服务平台。以省市两级大数据中心数据和已建的共享交换体系为依托,建立社会治理大数据应用中心,加快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省政务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公安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委网信办、省大数据管理中心、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等负责)

三、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19.推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软件产业创新发展新动能,定期征集和发布关键核心软件技术攻关指南,重点发展核心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新兴平台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建设重点软件企业培育库,分类分策培育骨干软件企业。鼓励软件企业与制造业企业深度融合,加快工业技术软件化发展,支持工业APP汇聚平台以及微服务资源池建设和推广,组织省内重点软件企业研发推广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健康、智慧环保等智慧江苏建设重点领域应用软件。支持建设自主开源软件社区,鼓励使用开源平台进行软件开发,引导骨干企业部署基础性、前瞻性开源项目。支持软件开发云应用,鼓励建设软件工程化平台,推广应用首版次软件产品,推广使用软件价值度量规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负责)

20.加快发展互联网经济。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新动能,建立互联网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创新型初创企业三位一体的互联网企业培育体系。对具备构建生态能力的重点互联网企业建立“一企一库”制度,对首次入围中国互联网百强的企业给予2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认定为互联网平台经济“百千万”工程的重点企业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对重点企业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优先扶持。支持增值电信企业发展,鼓励增值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与各行业融合创新。(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通信管理局等负责)

21.加快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建立我省大数据重点企业库,推动政府部门数据及应用场景优先向入库企业定向开放。支持和鼓励大数据在工业、农业、警务、水利、审计、人防、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重点行业应用,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研发推广大数据优秀产品与服务。组织企业积极参与数据开发与应用大赛、“i创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对获奖项目给予奖励。对云服务提供商开展分级评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负责)

22.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组织开展工业智能建模、工业机器视觉、病理细胞诊断、人工智能算法框架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面向制造业重点领域开发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产品。鼓励龙头企业在人工智能重点领域牵头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人工智能测评中心,培育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打造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支持评价、检测、计算等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各设区市争创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组织区块链应用示范项目评选,开展省级及以上优秀项目需求对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委网信办、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等负责)

23.深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应用。组织实施国家、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工程重点项目30项,新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0家、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50家、“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基地10家。积极组织电子、机械、化工、纺织、冶金等重点产业集群骨干企业承担国家、省工业互联网技术攻关任务。瞄准产业升级和智能化发展,加强13个重点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平台、标杆工厂、优秀解决方案、特色基地的培育,将重点产业集群优秀标杆项目、新模式新业态项目、服务支撑体系项目,纳入工业互联网重点项目库。支持工业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云化软件产品和服务,加快数字化转型。全年新增3.5万家核心业务上云企业,培育3000家左右星级上云企业,新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通过评定企业400家以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负责)

24.推进智能制造示范应用。推进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和示范工厂建设,新培育省级示范智能车间200家。组织省内外龙头骨干企业做好智能制造服务支撑,培育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商,在重点行业加快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推广应用。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首台(套)重大装备等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遴选10个示范引领作用强的省级智能工厂项目,对入选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项目,纳入智能化改造项目库。(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负责)

25.推广农业信息化融合运用。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基地建设,促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机、农产品加工业等深度融合,加快规模设施农业广泛应用。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探索建立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鼓励市场主体利用互联网嫁接特色产业,发展创意农业、观光农业、认养农业、都市农业、分享农业等新业态,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求。优化提升益农信息社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能力,打造“互联网+”“乡村综合服务网络”。(省农业农村厅、省委网信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负责)

四、保障措施

26.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围绕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重点领域,重点在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以及软件产品研发、信息消费、工业互联网等项目库中培育遴选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重点示范项目,给予支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强链补链、创新应用、示范试点,开展项目储备。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建立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督促评估制度,适时组织开展对5G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评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通信管理局等负责)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