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支持电信、广电单独装表建户 部分5G基站可电力直接供电
8.扩大智能家居场景化应用。实施智能家居推广计划,组织智能家居终端接入和管理系统研发攻关,加大新一代智能影音图文信息设备、智能电视、智能音响、家庭服务机器人等新型消费类电子产品供给,制定智能家居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鼓励企业建设智能家居服务平台,推广“产品+服务”模式。推动传统商贸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载体,建设5家以上信息消费体验中心(馆),在核心商圈、总部CBD设立一批信息消费体验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通信管理局等负责) 9.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制造。加大智能网联整车技术攻关力度,组织省内企业协同开展智能感知、决策控制等系统研发,重点研发L2-L3级智能网联商用车。支持整车企业融合应用机器视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线性控制等关键部件,推出智能辅助驾驶量产车型。鼓励新车型推广应用和传统汽车更新换代。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地建设,鼓励开展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研发测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等负责) 10.加快推进智慧健康服务。加快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等领域信息化建设,组织实施全省线上线下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加快全省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三医”联动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完善基层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实现乡镇卫生院-服务中心全覆盖。推进“5G+医疗健康”示范工程建设,深化“苏康码”在卫生健康领域应用,完善“江苏健康通”APP功能,促进电子健康档案开放式服务。支持和鼓励有关企业研发推广智慧健康产品与服务,建立智慧健康产品研发推广培育项目库。制定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建设指南,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建设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开展统一规范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负责) 11.加快推进智慧养老建设。建设全省养老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促进信息服务企业与养老机构及社区开展合作,提升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探索养老机构智慧安全监管方案。充分利用现有健康、养老等信息平台,打造覆盖家庭、社区和机构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网络,推动老年人的健康和养老信息共享、深度开发和合理利用。推广“互联网+”养老服务典型应用。支持各地建设以社区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等居家健康养老服务。组织企业开展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示范,遴选一批重点企业、优秀产品服务和创新基地。(省民政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负责) 12.完善交通出行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推动公共交通服务公司、互联网公司、地图导航公司、车路信息服务公司、电信运营企业等合作,实现信息查询、出行规划、智能诱导、智慧停车等个性化服务,组织省内重点软件企业研发智慧交通产品,实施智慧交通示范工程,促进“互联网+”“智能+”“5G+”等在交通行业创新应用。鼓励有条件的设区市建设“公交都市”,优化推广智能公交调度系统,提升信息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水平。全面推广手机扫码等移动支付服务应用,打造“指尖出行”助手。深化高速公路ETC门架等路侧智能终端应用,建立云端互联的感知网络。(省交通运输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等负责) 13.打造智慧教育升级版。实施教育信息化2.0计划,推进省教育专网建设,推动全省中小学网络接入宽带达到1000M及以上水平。推进江苏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完善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平台+资源”服务能力。建好用好名师空中课堂、城乡结对互动课堂,建设一批网络名师工作室。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完成100所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培育认定工作,推动全省60%中小学达到省级智慧校园标准。启动“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推进5G、人工智能在智慧教室、在线学习平台、教学管理等领域创新应用。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负责) 14.推进智慧物流和无接触配送体系建设。建设全省智慧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和物流大数据中心。建设无车承运人监测与服务平台,推广线下基地、线上平台、产经信息、物流配送等融为一体的智慧物流营运模式。组织管理企业研发制造、推广自动化仓储设备及系统,推进智能仓储与无人配送,打造同城车货匹配、智慧共配,运力众包等平台,鼓励第三方配送、邮政快递企业推广智能快递柜、社区O2O等智慧末端配送模式。开展智慧物流、网络货运等示范试点工程。列入智慧物流综合改革试点的主体给予财税、土地、人才支持。(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交通运输厅、省财政厅、省税务局、省自然资源厅等负责) 15.加快打造智慧文旅平台。建设集智慧服务、行业管理、数据分析于一体的江苏智慧文旅平台,推动文旅市场服务与监管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文旅服务中心,面向游客和市民提供文旅公共信息查询、文旅产品预订、投诉处理等在线服务;开设线上“文旅超市”,运用手机APP等方式整合文旅产品,实现文旅产品和服务供需精准对接;推进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文旅行业深入应用,通过虚拟现实、网络直播等手段,推出更多线上展览展示展演项目。建设文旅行业监管指挥中心,实现4A级以上景区、重点文化场馆和文保单位全覆盖,做到安全和质量实时监测、智慧监管。建设文旅行业数据分析中心,推进文旅大数据集中化管理和交换共享,为决策分析和精准供给提供数据支撑。(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负责) 16.加快推进智慧环保建设。围绕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加快构建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环境质量、污染源和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提升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控、环境综合执法、园区智慧化监管水平,强化数据深度挖掘分析能力。促进企业利用5G等新技术建设监测监控设施。建设完善“生态环境公共服务APP”等智慧环保服务产品,为企业、公众提供环境质量、企业办事、在线服务等智慧化服务。各设区市积极推进基于5G的生态环境执法、监测监控能力建设,推动形成“5G+智慧环保”应用服务综合支撑能力。(省生态环境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等负责)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