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建站资源 > 优化 > 正文

今天,这个85后创业者靠卖盲盒身价超500亿

发布时间:2020-12-16 23:44:48 所属栏目:优化 来源:投中网
导读:现在给你们两个选择,要么十年后跟我一起上电视,要么十年后在电视前看我们上电视。据悉,这是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当初给初创团队小伙伴放出的豪言壮语。 如今,这个大孩子们的娱乐王国成功叩开了港股的大门。 2020年12月11日,泡泡玛特正式登陆港股。上市

“现在给你们两个选择,要么十年后跟我一起上电视,要么十年后在电视前看我们上电视。”据悉,这是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当初给初创团队小伙伴放出的豪言壮语。

如今,这个“大孩子们”的娱乐王国成功叩开了港股的大门。

2020年12月11日,泡泡玛特正式登陆港股。上市当天,泡泡玛特开盘价77.1港元,较发行价上涨100.26%,市值达1065亿港元。

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诞生之初只是一家时尚潮品的“小百货”品牌。在王宁的带领下,泡泡玛特逐渐转型进入潮玩行业,率先切入盲盒领域,并凭借潮玩一姐的“Molly”系列一举成为国内的潮玩龙头,被称为“盲盒潮玩第一股”。

王宁,这位85后创业者不仅实现了彼时立下的目标,同时也收获了巨额的个人财富。根据泡泡玛特最新市值,王宁身价超500亿港元。与此同时,泡泡玛特背后一众VC/PE也赚得钵满盆满。

从杂货渠道商到潮玩开拓者,追梦“中国迪士尼”

某种意义上,泡泡玛特的诞生充满着偶然性。

据悉,有一次,在香港旅游时,王宁注意到一家名叫LOG-ON的潮流零售连锁店。这个连锁店里集结了世界各地最新商品及大量潮流特色玩意,丰富有趣的同时也传递着潮流先锋感。他当时觉得,类似的经营模式在内地市场也有机会。

2010年,王宁召集了一些大学好友,仿照LOG-ON的样式,在北京中关村欧美汇购物中心开设了第一家Pop Mart商店。因此,在成立之初,泡泡玛特并不是一家专注于潮玩市场的潮玩店,而是一家售卖包括化妆品、玩具、服装等各种创意小百货的零售店。

直到2014年前后,王宁才开始将产品重心集中到潮玩领域。

之所以会有这种战略调整,是因为王宁逐渐认识到,泡泡玛特如果只是作为渠道商运营,商业利润将很难提高,也很难增加与消费者之间的粘性。

“我们觉得很苦恼,因为没法占领消费者心智。充电宝可以是‘杂货’也可以是‘数码’,雨伞可以是‘家居’也可以是‘杂货’,杂货是个很虚的概念,大家只会认可商品品牌而不是渠道品牌。”王宁曾在采访中表示。

而在大幅缩减门店SKU的同时,王宁团队观察到,彼时公司代理的一款来自日本的IP形象玩具产品卖的最好,销售额增速惊人,每年贡献的销售额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30%。

在确定了公司的产品主方向后,2016年1月,王宁发了一条微博向粉丝们征集喜欢的潮流玩具信息。在粉丝的评论回复中,王宁发现,大多数人都提到了由香港知名设计师王信明(Kenny Wong)设计的Molly。

仅4天后,王宁便带着团队飞去香港拜访了王信明。“他已经是玩具圈子里最头部的艺术家了,但对我们来说,相当于遇到在酒吧唱歌时期的周杰伦。”王宁曾在采访时如此形容最初见到王信明的情景。

很快,王宁与王信明就在思想上达成了共识,泡泡玛特也拿下了Molly的独家IP版权。后来的事实证明,王宁这把“赌”对了。

这个有着湖绿色眼睛和金黄色卷发,初次看上去有点凶的撅着嘴的Molly娃娃火了,迅速成为了热销单品。一时间,社交平台上晒Molly的人比晒AJ的还要多,曾一年卖出400万个。

可以说,Molly是泡泡玛特真正崛起的起点。根据招股书,2017年-2019年及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基于Molly形象的泡泡玛特品牌产品的销售额分别占泡泡玛特品牌产品所得总收益约89.4%、62.9%、32.9%及16.3%。可见,Molly对泡泡玛特的销售至关重要。

随后,泡泡玛特又发展了几十个不同系列的潮流玩具,运营了一系列其他IP资源。招股书显示,截止2020年6月30日,泡泡玛特共运营了93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5个独家IP及56个非独家IP。除了自主开发的潮流玩具产品外,泡泡玛特还销售选定的第三方供应商提供的第三方产品。

目前,泡泡玛特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家覆盖潮流玩具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平台,包括艺术家发掘、IP运营、消费者触达及潮流玩具的推广,快速推进了中国潮流玩具大规模商业化。

“我们做的就是一个艺术家的平台,每一年都有新的艺术家在这里去展现自己,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了整体商业化的改造。”王宁曾提到。而他似乎也从不掩藏自己的野心。王宁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希望泡泡玛特未来能成为国内最像迪士尼的那家公司。

这对于一个新生十年的公司来说,显然是个实在且又伟大的目标。

不过,在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投资合伙人苏凯眼中,某种程度上,泡泡玛特现在已经是“中国迪士尼”了。因为泡泡玛特在这个行业已经居于头部,只是中国的市场特性不一定需要和迪士尼百分之百对齐。

“其实我认为,中国不一定会有一模一样的‘迪士尼’,而90后、00后也不见得需要那种传统的娱乐方式了。更准确的描述不是成为‘中国的迪士尼’,而是成为‘世界的泡泡玛特’,这是我们对这家公司未来的期许。”苏凯表示。

VC/PE纷纷下注,红杉为第一大机构股东

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从2010成立至今,泡泡玛特共经历了8轮融资,下场的资本包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启赋资本、蜂巧资本、金慧丰投资、黑蚁资本、正心谷资本、华兴新经济基金等。

其中,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是泡泡玛特的第一大机构股东。

IPO前,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分散。王宁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合计持股55.22%;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持股4.87%,为第一大机构股东;其余股东包括黑蚁资本、华兴新经济基金、正心谷资本、蜂巧资本等。

事实上,虽然泡泡玛特在成长路上获得了众多资本的青睐,但论起融资过程,却称不上“顺利”。

“2018年前每一轮融资都不太容易。”蜂巧资本创始合伙人屠铮记得,一直到2018年下半年,当泡泡玛特凭借Molly掀起一番潮玩热,加之盲盒这一独特的商业玩法使得公司业绩增长趋势已然明朗之时,各大机构才来纷纷主动抛出橄榄枝。

苏凯也提到,泡泡玛特在前几年的几次融资非常艰苦。因为当时这种商业模式前景尚未清晰,数字也还没有出来。而在那个时候坚持对其投资,红杉更多的是认为王宁有独立思考能力及发自内心的自我迭代和修炼的精神,能够坚持初心不断自我超越,具有极高的聚集人才的特质,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创业者。

“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难得的企业家精神和无限的发展潜力,即使他今天做不成明天也能做成,我们坚信这一点。”苏凯表示。

或者可以说,信任并押注王宁,成为了彼时投资人果断投资泡泡玛特的关键动因。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