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知识付费2019:险中求变
从用户层面来看,过去的知识付费更多面向于城市职场人群,并未覆盖下沉市场,但随着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拆掉信息不对称的围墙,更多平台为县城及农村用户提供了获取知识的窗口,他们也更偏爱美食、广场舞等生活风俗类内容。 短视频之外,更多新载体被运用于知识付费赛道中。 2019年12月,植根于微信生态、提供小程序和H5建站的知识付费SaaS服务商小鹅通,获得好未来领投的1亿元B轮融资。 知识付费+小程序,众多强手正在该领域竞逐,包括行业内TOP 10的知识平台“荔枝微课”,有专注于提供视频知识付费服务的SaaS平台“创客匠人”,有提供知识会员及付费文章的“掌会小程序”。 碎片化的知识付费内容,也正符合小程序“去中心化”的产品形态,但最关键的是小程序连接了微信11亿月活和大范围的社群,知识平台可通过社交流扩大传播范围,以持续提升用户获取与转化的速率。 短视频、小程序,知识付费平台依旧在求新求异。 不过,回归本质,技术驱动了内容形态和载体的变化,短视频和小程序都仅仅是知识付费的新载体之一,这也符合平台紧跟用户需求变化的底层逻辑。 再进一步,知识付费的新变化也凸显出两大风向。一方面,知识付费通过视频、小程序的形式,持续覆盖下沉用户,这是过去知识平台未曾深度介入的领地。 另一方面,知识内容也逐渐呈现垂直化趋势,例如农业、日常生活以及财经等专业领域,知识平台也借此来突破细分市场,深耕长尾用户。 不难发现,无论下沉还是细分,知识付费平台是在挖掘新增量,随着互联网存量红利褪去,只有触及到被不同人群所分化的市场里,平台才能打破增长天花板。 这是知识平台求变的外部因素,其内在动力又是什么? 当下,知识付费市场趋于理性,用户的付费意愿回归正常水平,这也意味着付费用户的获取难度增加,而各平台为延续增长势头,必须要在内容端加以突破。 因此,与短视频、小程序结合,知识平台通过内容新载体来迎合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吸引新用户入驻,而抢先试水新内容并追逐新趋势的平台,有望沉淀更多消费习惯难以迁移的忠诚用户。 显然,面对流量增长的困境,知识付费是在不断破局。 通过内容变化驱动用户数量与停留时间的增长,知识平台转型背后的驱动力是不断加固“内容-用户-关系”的铁三角,以此驱动平台在用户、商业化层面的新一轮增长。 破局用户增长时,知识平台也不能落下商业化的功课,用户对线上课程的消费热情减退,各家平台也延伸出新的商业化路径,相继在线下教育以及社群化上做出尝试。 例如得到的“得到大学”,一期课程收费10000元,目前累计招募学员超过1500人。而在社群层面,类似知识星球这样的付费App早已流行,读书会形式的付费社群、限时付费分享的快闪群更是在微信中屡见不鲜。 对知识付费平台而言,线下商业管理类教育是对线上课程的拓展,质量高且收费更高,而社群本质也是对课程内容的补充,加深主讲人与用户的紧密联系。 如今,伴随破局用户增长的行动开展,知识付费平台也在持续拓展服务场景,包括线下课堂、跨年演讲等,以此打通更多交易闭环,驱动商业化轮子的加速运转。 知识付费平台依旧在商业化道路上负重前行。 可见,市场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为知识付费洞开了新机会,平台可以抓住这一关键的转型时刻,挖掘出产品端的新增长支点,这也会是行业险境中的一道曙光。 2020年,知识付费平台要在险中求变。 富贵险中求 新的农历鼠年,知识付费将如何“闪转腾挪”? 第一,无论载体千变万化,知识付费平台在内容端必须有所改变,一方面是在呈现载体上追随技术变革的脚步,拓展音频之外的短视频、小程序等形式。 另外,内容端的变化关键还是在于产品价值提升,平台要不断强化垂直领域和腰部讲师的力量,在IP光环之下打造更坚固的知识内容金字塔。 同时,回归内容本身,用户心智也在不断成熟,知识平台应进一步改变内容泛化的局面,针对同一领域打造有所侧重的知识课程,为消费者提供多元选择,并注重输出兼备高实用性的经验类内容。 知识内容的优化之路道阻且长。 第二,在消费者端,知识平台的任务同样艰巨。随着消费升级以及自我提升需求的增长,用户对无形知识有着更强的购买欲,但这种购买冲动还难以支撑起整个市场大盘。 目前,盗版的得到课程、知乎Live依旧在网盘和淘宝上肆虐,在版权意识有限的情况下,用户对无形内容付费,以及回报创作者贡献的概念,还在持续养成阶段。 因此,提升用户为知识内容消费的意识,这不仅有利于平台提升收入,更将进一步激活整个市场大盘,对知识付费乃至内容付费领域培养潜在客户。 如今,得到上的“王牌课程”罗辑思维、周二例会都是免费播出,这些IP创作者将用户带进平台的大门,让他们探索其中更多的付费内容,强化版权消费意识。 这也是IP光环的重要作用之一。 从供需关系上看,内容与消费者是高度绑定,优质内容能激活更多用户付费行为,大量的用户购买也能促进平台生产精品课程,二者互相驱动,构成知识付费的发展引擎,而平台正是要全力点燃“内容-消费者”的引擎。 所以,在平台端,知识付费的2020年要去向何方? 在未来道路选择上,得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包括开办得到大学、上线K12教育平台“少年得到”,从线上课程到线下多年龄段的教培体系,得到正向教育机构的目标迈进。 罗振宇此前曾表示,得到希望能够针对终身学习的教育和培训市场,得到大学就是对原有教育体系的一个补充。 正如罗振宇所言,知识付费某种程度是对教育体系的延伸,其提供的文史哲和经管课程显然超越了书本知识的上限,且效果强于用户自学,这也使更多人群获得了“再教育”的机会。 为不断优化教育体验,得到还推出了首款电子书阅读器,丰富知识付费场景,以此形成网罗用户更多学习行为的教育生态。 显然,面对行业增长瓶颈,得到、混沌大学等平台不断放大自身教育属性,为职场人群打造专业的教育内容,这也进一步融合了线上线下的付费场景,最终形成对教育机构服务的延伸和补充。 教育道路之外,知识平台的付费路径被进一步拓宽。 在去年123狂欢节期间,喜马拉雅上线了改编自原著的“三体”广播剧,以及明星电台内容,包括易烊千玺的《青春52问》、张艺兴的《晚安电台》等。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