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牛集团为什么要上市?公牛电器市值可达500亿?
不过,小米转换器的体量尚小,营收不到公牛的1/30,净利润仅为公牛的1/50,目前还不足以对公牛的老大地位构成实际威胁,这种竞争更多地还带来了很多积极作用。例如公牛外观上已经很少见到老旧的蓝白配色,多是纯白或者纯黑,在客户需求方面也在做更多的改进,推出防雷防过充儿童保护等新品种。所以小米的竞争恐怕也并不是公牛选择在A股上市的直接动力,那么公牛到底在因为什么而改变呢? 公牛集团募资主抓业务结构转型 公牛此次拟募资48.87亿元所投资的项目重点,并不在其支柱业务——转换器上,而是更多聚焦于新业务(表1)。 按照计划,近49亿元募集资金中,12亿元将用于墙壁开关业务,10亿元将用于转换器自动化升级,7.43亿元用于LED照明,还有9.9亿元用于渠道建设及品牌推广等。这说明,借助此次募资,公牛或许打算调整其业务结构。 3年能卖出6亿个插线板,固然证明了其强大的市场垄断力,然而,仅靠插线板这一单一的产品,已经越来越难以支撑公牛集团逐渐高企的估值,2017年其收入增速虽依旧保持,但净利润增长动力已稍显不足,2017年出現了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下滑的情况(表2)。 与此同时,从2015年到2017年,公牛集团的存货金额分别为3.9亿元、4.61亿元和9.63亿元,2017年存货同比增长了108.9%,而且60%的存货是库存商品。 库存的增长可以分两个方向来考虑,从积极的因素看,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加上感受到了小米竞争的压力,公牛为防止出现货品不够的状况而加强备货,虽然带着些许“紧张感”,但还是正常的商业逻辑。 但如果存货的增长,是因为竞争、房地产政策或是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导致销售出现问题,为了扩大铺货范围而盲目增加库存,或者货品已经产生滞销,经销商处已经堆积库存难以继续向公牛进行买断式采购,那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不过好在,近三年公牛的存货周转率仍比较稳定,在6-7次之间波动,2017年出现小幅放缓。但2018年一季度已做年化处理的存货周转率跌破6次,降至5.89次/年,说明存货状况有恶化的趋势,若存货周转率持续下降,导致存货难以及时变现,甚至出现减值,那么负面影响将会非常大。 或许正是为了摆脱过于依赖转换器业务,也为了降低竞争带来的不利影响,公牛早在前几年就开始不断调整业务结构,进入了其他相关产品领域,涉及墙壁开关插座、LED照明以及数码配件(表3)。 其中战略重点业务墙壁开关插座以45%的增速在2017年为公牛创造了23.21亿元的收入,占营收的比重已经从2015年的24.74%上升至2017年的32.14%,与此同时,核心业务转换器的收入占比也有比较明显的下降,2017年为55.89%,相比2015年下降14.43%。 丰富产品线、多元化探索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墙壁开关插座的毛利率还更高。 2015到2017年,墙壁开关插座的毛利率分别为48.01%、49.94%和49%,对比起来转换器的毛利率仅为40.64%、44.86%和33.37%,2017年前者毛利率高出了15.63个百分点。 公牛的墙壁开关插座主打“装饰性”,不同于普通的白开关,有多种颜色和花纹让消费者可以与家里的装修风格搭配,所以售价更高。2017年,公牛装饰开关插座的单价为8.82元,而普通白开关的单价仅为5.82元。 由于转换器毛利率持续下降,而其目前仍占到半壁江山,2018年一季度,公牛的毛利率持续下降2.81个百分点到34.98%。此次募资的一个重点,就是扩大墙开业务的产能建设,提高其收入占比,这也许在未来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公牛的毛利率情况。 事实上,公牛过去一直颇为注重新业务和研发,其早年创新的按钮式开关,代替过去可靠性低、容易损坏的翘板式开关,至今仍在行业中沿用。2015-2017年,公牛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51亿元、1.8亿元和2.87亿元。2017年其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4%,超过了电器行业中苏泊尔的2.71%与九阳股份的3.68%。在公牛插线板产品线中,有抗雷击、防雨淋、防脱落的产品,也有多面式、带WiFi功能以及便携式全球旅行转换器等,在一个看似多少年来都没有改变的插线板上,公牛做了多种研发创新尝试,可见其专注与危机感。 高瓴入股后家族仍控股9成上市能否改善家族企业基因? 募资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改善公牛的业务结构,而另一个重要原因或许是为了改变家族股权独大的局面。 本次上市前夕,高瓴等火速入股公牛。2017年12月4日,阮立平、阮学平与高瓴道盈、晓舟投资等7家投资公司和1个自然人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高瓴以8亿元受让了公牛集团2.235%的股份。按照此次交易估算,公牛集团估值已经达到了358亿元,若以当年公牛的净利润计算,市盈率为27.86倍,与A股上市的消费股估值相差不大。 此次高瓴入股,双方虽未披露合作原因,但观察高瓴的投资风格和逻辑,一方面手握互联网巨头,如阿里巴巴、京东、美团到最新的虎牙、考虫等,另一方面,高瓴还投资了不少消费类企业,比如良品铺子、蓝月亮、江小白,这些都是行业内的头部企业,或者拥抱创新的传统企业,公牛集团恰好符合这两个条件,所以,高瓴对于公牛的兴趣也就不难理解了。 对于公牛集团创始股东来说,这是第一次引入外部资金,在此之前,公牛只有三个股东:良机实业、阮立平和阮学平。其中第一大股东良机实业,也是由阮立平和阮学平控制,两人分别持有其50%的股权。 上述交易中的其他受让方,除晓舟投资、伯韦投资与孙荣飞(公牛持股0.42%的慈星股份公司董事)外,控制人均与阮立平、阮学平兄弟有直接或间接亲缘关系(表4)。 凝晖投資的控制人是阮立平和阮学平控股的铄金投资,以及两人的兄弟姐妹;穗元投资股权结构与凝晖投资类似,其中还加入了阮立平的妻子及妻子的兄弟姐妹。齐源宝的法人为阮立平女儿的配偶。值得注意的是,阮立平和阮学平二人不仅直接持股比例绝对平均,在股权分配上对兄弟姐妹们也“雨露均沾”。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