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政策 > 正文

家电并购黄金时代落幕

发布时间:2020-12-26 23:57:11 所属栏目:政策 来源:互联网
导读:访问: [活动]阿里云“企业飞天会员年终盛典”:2核8G云服务器低至390.6元/年 这也是美的自 2016 年并购德国库卡机器人以来,公开透露的第二起重要跨界并购案。 其实,家电厂商收购一家电梯公司并不奇怪,日本的东芝、日立等家电巨头就拥有自己的电梯业务

与美的一样疯狂并购海外公司的还有海信。

从 2012 年起,海信先是拿下了两家美国激光芯片设计公司,再将目光聚焦在日本家电品牌,分别于 2015 年、2017 年收购夏普墨西哥工厂全部股权及资产,以及东芝映像解决方案公司的 95% 股权。

海信近年的最后一笔海外交易在 2018 年,它以 1.832 亿欧元(约 14.5 亿人民币)宣布收购欧洲白色家电巨头 Gorenje,进一步扩张海外市场。

除此之外,海尔对三洋在部分国家及地区白色家电业务的收购,以及对新西兰家电厂商斐雪派克超 90% 股份、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家电业务、 意大利家电公司 Candy 的收购,总并购额高达 446.32 亿人民币。

这也使海尔也成为 2010 年以来,我国并购海外企业及股权耗资最高的家电公司。

三、海外并购大战的时与机

为什么我国家电行业从 2010 年前后开始掀起游猎海外企业的风潮?并在 2015 年、2016 年推至疯狂的并购追逐战?

实际上,这与我国家电行业的成熟与崛起息息相关。

2010 年,恰逢我国 “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我国家电行业正处于变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从黑电到白电再到厨卫、小家电市场,几乎都处于寒冬之后的复苏状态,市场规模迅速增长。

据市场研究机构中怡康数据报告,2010 年我国家电市场规模为 10758 亿人民币,首次突破万亿市场大关,且市场增速高达 20.7%,一改过去十年来我国家电市场发展低迷的境况。

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刺激,人们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提升,我国家电市场发展在逐渐好转的同时,也对自身品牌的强化、技术实力的提升,以及走向全球化市场带来更大的挑战。

还有一个问题是,那时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家电品牌的认可度并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我国家电企业依靠本土品牌走向全球化的道路。

在迫切的发展需求下,通过并购海外企业来补全自身品牌、技术、业务和市场的拼图,也成为了我国不少家电企业的发展策略。

例如,美的对 Miraco、开利和 Clivet 公司及股权的收购,其目的也是为了进一步开拓埃及、拉美和欧洲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再如海信、海尔分别对夏普、东芝和斐雪派克的收购,则更多地是为了获得相关专利和技术,并通过外资品牌推动自身的全球化进程。

而创维对德国美兹的收购,也是为了推进自身全球化的同时,切入更高端的电视市场。

源自不同的目的和野心,催生了我国家电行业海外并购大时代爆发,甚至也造就了不少 “蛇吞象”的收购案例。

但这一时代的爆发不仅仅是因为我国家电企业的高速发展需求,还有海外市场环境造就的机会。

为什么在那个时期下,有那么多的海外家电企业可以 “卖身”?尤其是日本不少知名家电品牌也陷入 “卖身场”中。

在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看来,家电作为一个面向个体消费者的 B2C 行业,对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家电企业而言,无法显示出自己的技术优势,这些国家更愿意将重心放在 B2B 领域,面向企业用户显示自身扎实的技术积累。

另一方面,家电行业的门槛较低,也造成许多发展中国家相继投身到这个市场中,例如中国。同时,发展中国家不管是在运营、人工、土地和制造成本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性价比优势,这与发达国家的运营、生产及人力高成本形成明显对比。

“加之欧美及日本等家电大企业的决策链条较长,运营效率较低,他们对家电市场这种瞬息万变的产品变化趋势和技术潮流相对不够敏感。”梁振鹏说,在这一系列原因影响下,欧美日家电巨头的业务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亏损,最终逐渐选择退出家电市场,将家电业务全部变卖。

而中国,就是这波变卖行情下最热情的买家。

四、家电市场并购黄金时代退潮

这场轰轰烈烈家电并购大战无疑造就了一批自主家电企业巨头,在推动我国家电行业复苏崛起的同时,也加速了我国家电企业走向国际化的进程。

其中,美的从 2013 年市值为 700 多亿人民币的公司,成长为如今市值超 6600 亿人民币的中国家电第一巨头;海尔智家的市值也从 2010 年的近 300 亿人民币,增长到了如今的 1711 亿人民币。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